孫 靜,谷海洋
(山東省龍口市人民醫院,山東 煙臺 265700)
王樟連教授是國家級名老中醫,主任醫師,中國針灸學會理事,中國針灸文獻學會理事,浙江針灸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長期從事中醫針灸的教學、科研、臨床工作,在運用針灸配合中藥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診療經驗。筆者有幸師從王樟連教授,現將其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經驗介紹如下。
王樟連教授認為多囊卵巢綜合征多發生于青春期初潮后及生育期,并無原發性閉經的表現,其病位在卵巢,為卵泡成熟障礙、無優勢卵泡產生和卵泡壁過度增生不能破裂,以致排卵障礙,最終導致卵泡閉鎖。本病臨床癥狀復雜,以月經延期、稀發、不孕等癥狀為主要表現,或出現肥胖、多毛、痤瘡等全身癥狀,患者一般以月經延期、不孕就診。
王樟連教授認為本病的發生主要是因痰瘀阻滯沖任、胞宮。沖脈為血海,任脈主胞胎,女子以血為本,經絡以通為順,沖脈不盛,任脈不通,氣血無法順利下行,導致月經延期、稀發。痰瘀阻滯日久,沖任、胞宮失養,發生卵泡成熟障礙;痰瘀阻滯胞宮,積而不去,形成癥瘕,導致卵泡排出障礙。郁而化火,癥見痤瘡、多毛等。臨床或因肝郁氣滯,血瘀痰凝;或因飲食不節,恣食肥甘厚味,損傷脾胃,運化失職,津液水濕凝聚為痰,痰濕阻滯,氣血不暢,瘀阻胞脈、胞宮;或以上兩者兼見。治療以祛瘀化痰為先,痰瘀不祛則新血不生,并將以活血化痰調經為主的治療原則貫穿始終。
《靈樞·五音五味》謂:“婦人之生,有余于氣,不足于血。”氣血失調是婦科疾病的主要病機。《景岳全書·婦人規》中云:“產育由于氣血,氣血由于情懷,情懷不暢則沖任不充,沖任不充則胎孕不受。”王樟連教授發現,本病患者多為學習、工作或家庭生活壓力較大的女性,精神壓力大、情緒異常是高發人群的共同特點。肝藏有形之血,又疏泄無形之氣,肝血下注沖脈,同時發揮肝主疏泄功能,促進沖任相資,調節胞宮、血海之蓄溢;且足厥陰肝經“環陰器,抵少腹”,在經絡上與沖、任、督、帶脈及子宮相交,“經脈所過,主治所及”。肝是調節月經周期和正常排卵的樞紐,在調整女性生理及生殖功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歷代醫家有“女子以肝為先天”的認識。另外,津血的運行與輸布全賴于氣的推動作用,若氣機調暢,則津血輸布正常。所以王樟連教授在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時多注重養肝血、疏肝氣、調氣機。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景岳全書·婦人規》云:“氣血之化,總由于水谷,水谷盛,則血氣亦盛,水谷衰,則血氣亦衰,而水谷之海又在陽明。”又說:“經血為水谷之精氣,和調于五臟,灑陳于六腑,乃能入于脈也。凡其源源而來生化于脾,總統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脾胃功能正常才能將精微物質不斷輸布全身化為氣血,使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脾失健運,不能將水谷精微化為氣血,則經水不能按時而至,致月經后期,甚至閉經;水液不能運化,聚而為痰,阻滯經絡周身。所以,王樟連教授在臨床治療中多以活血化痰、通調經絡為先,其次調理中焦氣機,補益氣血。
唐·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說:“針灸而不藥,藥而不針灸,尤非良醫也……知針知藥,固是良醫。”針灸屬外治法,著重于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藥物屬內治法,善于協調臟腑,扶正祛邪。
王樟連教授在臨床應診時注重辨證論治,針藥兼施,常以“湯藥攻其內,針灸攻其外”。選藥多用丹參、生地黃、當歸、白芍活血養血;椿根皮、益母草活血,引藥歸胞脈、胞宮;桃仁、紅花、三棱、莪術、澤蘭加強活血化瘀之力;卵巢增大加威靈仙、皂角刺、浙貝母散結消癥;郁金、佛手、柴胡、薄荷、生麥芽等疏肝理氣;郁而化火加夏枯草、黃芩、澤瀉、茯苓、豬苓、車前草、薏苡仁利濕化濁;枳殼、枳實、桔梗、木香調理氣機;紅藤、敗醬草通調經絡,蕩滌腸腑;生黃芪、白術、山藥益氣血;腎虛者加菟絲子、杜仲、桑寄生補腎生精;焦山楂、雞內金、炙甘草固護胃氣。針灸取穴以任脈、足陽明胃經為主。任脈主胞胎,陽明經多氣多血。取穴:關元、水道、歸來、子宮、次髎、血海、膈俞活血養血;天樞、大橫、氣海、太沖調理氣機;中脘、足三里、陽陵泉、陰陵泉助脾胃運化;三陰交主陰血,調理肝、脾、腎;脾俞、胃俞、腎俞補益氣血。行平補平瀉手法,隔日1次,加TDP照射。
現代生活交通極為便利,人們運動量不足,多久坐,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尤其盆腔血液循環更差。臨床應診要強調每日需30 min左右的快走、慢跑、打羽毛球等有氧鍛煉,既可抗焦慮,疏解肝郁,又可促進氣血運行,提高機體的抵抗力。
患者,女,29歲,未婚,2013年6月18日就診。主訴:月經延期2個月。13歲月經初潮,25歲以前月經量、質、周期正常,偶有痛經。因考研緊張,月經周期15 d,色暗,量少,點滴而下。B超檢查未見明顯異常。曾服用益母草顆粒,之后月經周期37~40 d,經期4~7 d。現因工作不順心,月經已2個月未至,末次月經4月29日,量中等,色深,夾少量血塊,經行前腹部隱痛。刻下癥:體胖,面油,背部痤瘡明顯,乳房脹痛,胃納可,無口苦,大便不暢,質黏,舌質淡水滑苔,脈沉澀。性激素檢查:促黃體生成素(LH)12.1 IU/L,促卵泡刺激素(FSH)4.2 IU/L,雌二醇(E2)276.5 pmol/L,孕酮(P)2.13 nmol/L,睪酮(T)2.6 nmol/L。B超:雙側卵巢切面大小正常,內均可見10多個卵泡回聲,卵泡最大直徑0.7 cm,內膜厚約1.2 cm(雙層)。西醫診斷:多囊卵巢綜合征。中醫辨證:月經后期,證屬痰濕血瘀阻滯。治宜活血通絡,行氣化痰。一診方藥:丹參、干益母草、紅藤各20 g,生地黃、炒白芍、當歸、椿根皮、桃仁、紅花、澤瀉、茯苓、豬苓、車前草、枳殼、焦山楂、雞內金各10 g,陳皮、柴胡、炙甘草各6 g,7劑。取穴:中脘、天樞、大橫、氣海、關元、水道、歸來、子宮、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陰交、太沖、脾俞、胃俞、腎俞、十七椎、次髎。加TDP照射,隔日1次。5 d后月經來潮,上方繼服,加灸神闕、關元、十七椎至月經結束。三診舌苔薄白,改丹參10 g,干益母草10 g,去豬苓加生薏苡仁30 g,針灸處方去次髎、十七椎、血海,囑其加強體育鍛煉。四診恐柴胡用久劫傷肝陰,去柴胡加郁金、佛手片各10 g,針灸加陰陵泉、陽陵泉。五診加生黃芪10 g。依此反復治療3個月,月經周期已恢復至33 d,色量均正常,改逍遙丸繼服1個月。半年后隨訪,B超顯示已有優勢卵泡,1年后結婚,自然懷孕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