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營營
(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河南 南陽 473000)
近年來胸腔鏡技術發展迅速,逐步涉及外科各個方面,在胸腔鏡下行肺大泡切除術是胸外科近年來開展的新技術。胸腔鏡技術對患者的創傷小,術后恢復快,但手術過程較精細,對術者及患者的要求較高。系統化圍手術期護理可保證手術順利完成,避免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同時還可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我防護意識,避免術后復發的可能性[1]。筆者通過觀察對比112例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術患者的護理措施,以尋求更加科學的護理方法,為今后的臨床工作提供借鑒。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南陽市中心醫院在胸腔鏡下行肺大泡切除術的112例患者為觀察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6例。對照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齡16~68歲,平均(41.6±3.2)歲;單側氣胸39例,雙側氣胸17例;單個肺大泡37例,多發性肺大泡19例;首次發病45例,2次發病以上11例。觀察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齡17~70歲,平均(41.9±3.3)歲;單側氣胸37例,雙側氣胸19例;單個肺大泡36例,多發性肺大泡20例;首次發病46例,2次發病以上1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發病情況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護理,包括病區環境護理,病室光線、空氣、溫濕度等物理因素護理,術前協助醫生完善術前各項檢查,做好患者呼吸道、胃腸道等護理,術后切口及引流管等專科護理。所有護理措施均嚴格按照標準護理流程,各項護理具有獨立性。
2.2 觀察組 實施系統化圍手術期護理。首先根據患者身體素質和手術計劃制定科學、系統的護理措施;然后按照護理計劃在不同時期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不僅注重患者圍手術期軀體狀態護理,還重視患者的心理狀態、各項術前準備、術后康復訓練等。具體如下。
(1)術前準備 向患者了解其疾病史、手術史、用藥史、藥物過敏史等并認真記錄,為醫生用藥提供參考。逐步完善各項術前檢查,排除其他合并疾病,嚴格遵守胸腔鏡手術適應證。做好術前皮膚清潔衛生;囑咐患者術前禁食10 h,禁水4 h,防止術中因麻醉劑或插管引起嘔吐,導致誤吸。手術當天常規留置胃管及尿管,執行術前用藥醫囑。有吸煙史患者術前戒煙2周。教會患者做腹式呼吸和有效的咳嗽、排痰方法,并熟練掌握其技巧及要領[2]。鍛煉患者床上活動及床上大小便,提前適應術后臥床期間生活。
(2)心理護理 有針對性地向患者講解疾病發生原因、主要治療手段及胸腔鏡治療的優點,治療過程中需要患者積極配合,使患者充分了解治療過程,消除不良心理反應,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3)病情觀察及引流管護理 術后24 h內應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應特別關注患者呼吸、血壓、血氧飽和度等指標。給予低流量持續鼻導管吸氧(3 L/min),保證患者血氧飽和度在95%以上。定時進行血壓監測,通過血壓變化可間接判斷患者是否存在胸腔內活動性出血,防止失血性休克的發生。勤查看胸腔鏡切口處有無滲血,做好切口護理。妥善固定胸腔引流管,防止牽拉、扭曲,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腔至少60 cm,避免引流液反流入胸腔,引起逆向感染[3]。術后初期,應密切觀察引出液的量、顏色、性狀,定期擠壓引流管,防止凝血塊堵塞管路,發現異常及時向醫生報告,并采取相應措施,及時準確地記錄在護理記錄單上。
(4)肺功能鍛煉 術后待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可協助其采取半坐臥位,使膈肌下降,利于呼吸,同時還利于引流。協助患者定時咳嗽、咳痰,做腹式呼吸運動,也可定時做吹氣球運動,促進呼吸,鍛煉肺功能,防止肺不張、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
(5)出院指導 對患者進行院前健康宣教,囑咐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避免重體力勞動,適當進行鍛煉,以增強體質。根據天氣情況及時增減衣物,避免感冒[4]。定期復查,一旦出現呼吸困難、胸痛、胸悶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防止復發。
3.1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平均住院天數、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向患者發放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將護理印象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3.3 結果
(1)住院天數比較 對照組平均住院天數為(16.7±3.4)d,觀察組平均住院天數為(11.3±2.7)d,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3.184,P=0.024<0.05)。
(2)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6%,較對照組16.1%低;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100.0%,較對照組89.2%高;組間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表1 兩組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術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2 兩組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術患者術后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胸腔鏡肺大泡切除術雖然為微創治療,對患者機體的創傷較小,但對患者的身體要求較高?;颊咭休^高的適應性,特別是患者的呼吸道準備對術后肺快速擴張具有重要意義。常規護理措施往往比較單一,缺乏連貫性及系統化,護理計劃往往不夠完善甚至缺失,對術后并發癥預防作用不明顯。術后并發癥的出現不僅增加患者軀體痛苦,延長住院天數,而且增加治療費用,加重患者家庭經濟負擔。本研究中,觀察組實施系統化圍手術期護理具有較強的計劃性,各項護理措施具有一定的連續性和目的性,從術前各項檢查完善,禁食水、禁煙酒等消化道、呼吸道準備,到腹式呼吸、床上大小便訓練等預見性護理,均能夠改善患者身體條件,使其更加適應手術條件,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從而縮短患者住院天數,提高護理滿意度,可見系統化圍術期護理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總之,科學、系統的圍手術期護理,可保證胸腔鏡手術的順利進行,是手術成功的基礎。術后胸腔閉式引流管護理和肺功能鍛煉可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手術創口快速恢復。出院指導有利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重自我保健和監測疾病復發的能力,對縮短患者住院天數、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均具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劉藝,邊立紅.經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術的護理體會[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3(1):50-51.
[2]畢淑娟.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術的護理體會[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4,31(4):424.
[3]孫靜.電視胸腔鏡微創手術治療肺大泡護理體會[J].蚌埠醫學院學報,2003,28(2):183-184.
[4]于海霞,尉靖敏,冷珊珊.肺大泡病護理體會[J].中國民間療法,2013,21(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