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全球知識文化的快速融合,英語教育事業在我國素質教育的促進下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1]。但是,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過程中仍舊存在不足,特別是在一些偏遠地區或農村中,英語教學問題突出,這對教育的效果和目的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與當前的社會發展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并不相符。實際上,在當前科技迅速發展的環境下,英語作為各個國家互相了解、溝通以及交流的語言工具,其作用越來越重要。因此,掌握英語語言能力極為重要。本文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分析了英語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原因,提出了一些針對英語教學問題的相關對策,以期英語教學能夠完善和不斷發展。
關鍵詞:英語教學 問題 原因 對策
新課程改革提高了對當前英語教師的教學要求[2]。英語教師不僅要確定英語的教學目標,而且還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促進學生英語素質的提高。進入新時代后,英語教師應當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英語素養,并且根據目前英語教學中的問題采取應對措施,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完成英語教學目標。英語教師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總結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并且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激發學生對英語產生學習興趣,盡可能的挖掘每一位學生的潛能,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一、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缺失語言環境。學習一門語言,合適的語言環境是極為重要的。由于大部分學生都是生活在母語環境中,所以學習外語難免會遇到許多問題。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學生不需要為了交流而學習英語,在消費購物時也不需要使用英語,除此之外,在英語課堂上,英語教師也不是完全用英語來授課的。這些因素造成了英語環境的缺失。
缺少實際的互動交流。聽、說、讀、寫是表現英語能力的四種形式,也是英語學習極為重要的部分。聽、說、讀、寫在現實生活中都是極為重要的,缺一不可。由于升學壓力和相應的應試教育大環境的影響,所以教師對英語的書寫能力更注重,對考試涉及較少的聽讀能力不夠重視,以至于學生不能充分、及時的進行相應訓練,導致了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英語能力的全面發展,同時也影響了學生在生活中對英語的應用和交際能力。
缺少適當的鼓勵措施。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通常會不自覺地給學生出難題,唯恐學生驕傲自滿,但是對學生提出的要求過高,大大超出了其能力范圍,以至于一些學生產生了逆反心理,進而教師不斷批評學生,這就造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實際上,這種教學方式比較消極,對一些學生而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無數次失敗后會逐漸喪失,而且教師也沒有得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英語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學習和教學任務過重。在學習方面,因為學生每天需要完成的作業量較大,具有很大的壓力,所以部分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在教學方面,因為某些學校缺少英語教師,以至于英語教師的教學班級眾多,需要批改的作業也較多,沒有足夠的時間研究如何提高教學質量,上課內容重復且簡單,因此教師也會產生一些負面的情緒。
教師習慣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最為普遍,其教學方法比較簡單,不需要教師使用先進的教學設備,也不需要多動腦筋。盡管一些學校具備先進的教學設施,但是有些教師為了省時省力,并沒有認真考慮教改問題,僅憑借一張嘴、一支粉筆和一本書而完成教學,導致了學生無法體會先進的教學手段和設備所帶來的學習感受。
三、解決英語教學問題的相關對策
創新和完善英語的教學模式。英語教師在開拓和創新英語教學形式的過程中,應以培養學生能力為重點,將傳統的教學形式進行改進,還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引入多媒體教學設備,從而達到輔助教學的作用,讓英語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形象、有聲有色,這將大大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伴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英語教師能夠通過網絡快速搜索關于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和文化背景的相關資料,并通過多媒體進行展示,這有利于拓展學生的眼界和知識面。通過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教師將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語感。良好的語感形成于豐富的情景對話之中,對學生學習英語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們應當注重營造英語學習氛圍,使學生增強自己的語感,從而提高英語能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伴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英語教師一定要不斷加強學習,充分認識英語學習的重要性[3]。除此之外,英語教師還應轉變教學模式,創新教學理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琳.英語翻譯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探究——評《大學英語翻譯教程》[J].中國教育學刊,2018,(09).
[2]王莉.新課程下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農村教育,2018,(18).
[3]閻冬.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校園英語,2018,(33).
(作者簡介:阮睿琪,平陽縣浙鰲高級中學,高中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