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楊
【摘要】通過研究血液透析中心在護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因素,識別護理風險因素,評估風險因素,并加以歸納,得出護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主要為透析儀器的使用,藥物用量不準,管理過程不恰當等。風險管理措施:制定相關防范措施,細節管理,人員管理,制度管理。從根本出發,提前識別、預防風險,提升風險管理觀念,將風險扼殺在搖籃中。
【關鍵詞】血液透析中心;護理;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2..02
風險管理指的是識別、評估、歸納在治療過程中潛在的一些風險,并根據具體風險因素采取相應的措施。護理風險指的是護理人員在護理患者的時候,可能出現的一些潛在危險,并一直存在于就醫的整個過程。血液透析中心相比其他科室有其獨特性,及時將潛在危險解決,對于降低醫患糾紛,提升就醫質量效果顯著。
1 血液透析中心的概況
本科室現有護士45人,年齡范圍為20歲~49歲,平均年齡為33歲?,F擁有5名中專學歷護士,23名大專學歷護士,19名本科及其以上學歷護士。現有15名護士,3名護理員,12名護理醫師,15名主管護理醫師。本科室是醫院血液凈化科室,現有57臺血液凈化機,腎臟血液替換機3臺,每個月需要進行血液透析的病患高達230例左右,需要血液透析次數為1750次左右,工作強度極大,存在較高的潛在風險。
2 識別、評估護理風險
風險管理的第一步就是需要識別、評估護理過程中的潛在風險。按照血液透析中心的特征,評估血液透析中心的風險因素,將其總結歸納如下:
(1)透析器材
透析器材為病患血液透析的關鍵因素,臨床血液透析的時候,HBeAg隱性患者一直在重復使用血液透析器,由于病患的床位根據實際情況會有所變動,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極易出現搞錯透析器的情況。
(2)管道
血液透析至少需要4個小時,病患在血液透析的時候,經常會出現由于針刺不牢、壓力過大造成的透析儀器與管道、穿刺針與管道之間由于連接過松導致的滑落與受壓。
(3)超過濾量
超過濾量指的是按照病患的身體重量設置不同的過濾量,一旦錯誤計算病患的身體重量,或者當完成一位病患的血液透析之后,在復位的情況下,直接復位另外一位病患則會導致過濾量不準確的現象。
(4)使用藥物
病患在血液透析的時候,經常要用到抗凝劑,病患在完成血液透析之后,經常需要補充營養來配合藥物,促進紅細胞的生成,然而由于病患每天的病情都是變化著的,一旦錯誤使用藥物則會為病患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傷。
(5)血液透析并發癥
病患在血液透析的時候,經常由于病情隨時變化,導致各種并發癥的出現,比如低血壓、溶血以及出血等,若護理不到位,觀察不仔細就極易將病患處于危險境地,從而引發醫患糾紛。
3 管理風險的應對措施
(1)進一步規范風險管理,成立風險管理研究小組,制定防范風險措施
血液透析中心的護理人員應當嚴格按照護理部門頒發的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執行,并熟記各項應急預案,安排相應實操培訓,使得科室的護理工作者不僅熟練記憶理論知識,實操技能也能過硬。按照血液透析中心存在風險的特點,規定科室中的護理工作者全要熟知風險因素以及應對措施。血液透析中心還應當根據可能出現風險的因素,制定相關解決方案,包括防止透析儀器錯用,管道、穿刺針的脫離,超過率、用錯藥物、停電停水解決預案。防范透析儀器出現錯誤的具體措施為:當病患到相應的病床就位之后,應當與病人核對好病例名稱,確認正確之后方能夠將透析器取出,護理人員與病患再三確認之后方可安裝預沖。當安裝預沖之前,要求病患對機器進行檢查,確認完好且能正常使用,確認預充過程中線路是否接通,消毒水是否妥當,透析器是否存在氣泡等。在引血治療之前,兩名護理人員應當與病患確認正確之后,方可引血,護理人員還應簽名負責。
(2)細節管理
護理過程中,風險存在于護理工作的整個過程,所以風險管理應當注重細節。護理工作者應當謹慎對待護理工作的每項操作與每個環節,對于護理風險提前了解,提前防范。比如:為防止穿刺針與管道脫落,在固定膠布的時候使用8條以上,并使用交叉固定的方法,隨時檢查管道和機器、透析器之間聯系是否緊密,如若管道滑落應當采取的相關舉措。若要防止超濾量,當在上針之前對機器進行全方位檢查,當完成一位病患血液透析工作之后及時復位,當下一位病患上針之前應當及時檢查機器,診治之前準確測量患者身體重量,之后再確定過濾量,一旦出現任何異常及時告知醫師。
4 風險管理心得
(1)在管理風險過程中,預防是關鍵
由于護理風險存在于護理工作的整個過程,因此護理人員應當及時識別風險,并有目標性的予以解決。根據風險對象、環節以及范圍,制定應急預案,將護理風險控制到最低。
(2)改變風險管理理念
風險管理主要是預防為主,及時識別風險因素,并制定相應措施,及時分析出現風險的原因,將風險控制在最低。
(3)規范行為,提升質量
護理工作服務的對象是患者,規范護理行為,保護患者權益。風險管理過程中,需要明確護理工作者的職責、規范其行為,保護患者權益,降低風險,提升質量,使得患者滿意。
參考文獻
[1] 周麗娜《血液透析中心護理風險及防范措施》[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8).
[2] 婁 嵐《加強血液透析中心風險管理》[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4(9).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