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
【摘要】核醫學是采用核技術來診斷、治療和研究疾病的一門新興學科。核醫學科是醫院主要醫技科室之一。功能測定技術以及影像核醫學,還有體外分析技術和治療核醫學是核醫學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主要內容,進行核醫學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不同于其他的培訓,這門學科的培訓有其獨特的特點,這篇文章通過分析目前我國核醫學科的現狀,闡述了核醫學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特點,同時也闡述了一些心得體會。
【關鍵詞】核醫學;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教學;體會;思考
【中圖分類號】R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2..02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行業的不斷發展,也出臺了許多關于核醫學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文件,只有對臨床醫學生進行規范化培訓,才能夠使其成長為專業以及合格的醫生,促進我國醫療服務水平的提高。
1 我國核醫學科的現狀
核醫學科具有現代醫學的顯著特征,其主要通過借助科技手段對一些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核醫學科中囊括有PET/CT、SPECT/CT、甲狀腺功能測定儀及體外分析相關儀器等一些先進性的設備,我國目前大約有730個核醫學科,但是只有少數核醫學科開設了PET/CT,我國從事核醫學工作相關的工作人員大約有9500人左右,人員數量不多,并且核醫學科所擁有的相關設備也相對缺乏。結合這些實際情況,就要求醫院有關部門能夠意識到開展核醫學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的重要意義,這樣才能夠培養出更多醫療能力較強以及科研能力較強的核醫學醫師,促進我國醫療水平的提高。
2 核醫學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特點
2.1 功能測定技術
所謂的功能測定技術指的就是核醫學醫師借助甲狀腺功能測定儀等儀器設備,對患者的甲狀腺功能等各項功能進行測定,并結合患者的實際狀況進行綜合分析,以此來提高診斷的準確率。核醫學醫師需要明確的是腎功能會在腎動態顯像時完成,結合這一情況,就要求核醫學醫師能熟練處理、分析相對復雜的數據,對于檢查的流程也要有充分的掌握。
2.2 影像核醫學
由于核醫學與臨床聯系密切,故在出具患者的影像核醫學報告之前要能夠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充分的了解,有必要向患者詢問其病史,并能夠結合患者其他的一些影像學檢查資料做出綜合分析[1],這樣才能夠提高診療的準確性。核醫學顯像的結果與檢查前患者準備、顯像劑、顯像過程密切相關,故核醫學醫師對于核醫學流程、儀器設備如PET/CT、SPECT/CT的操作及后處理有熟練的掌握,在這一過程就要求核醫學醫師能夠標記好高活性室放射性藥品,影像核醫學現主要應用于腫瘤、心血管、腎臟、甲狀腺、消化與神經系統疾病,在某些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中發揮非常有價值的作用。
2.3 體外分析技術
核醫學醫師要能夠明確體外分析結果的臨床意義,要給予各種體外分析結果特別的關注,這樣才能夠保障核醫學醫師在出現體外分析結果與臨床實際表現不相符的情況的時候從多方面分析原因,做好對患者的臨床指導工作。
2.4 治療核醫學
治療核醫學主要是內照射治療,將治療核素以合適的劑量、方式引入到患者體內,這就意味著核醫學醫師需要掌握很多的知識。由于治療核素多具有衰變時間長,能量高,多以B衰變為主,在體內靶向結合,引入不當易造成損傷,所以要遵循實踐正當化、放射防護最優化及個人劑量限值的三原則,掌握放射性防護原則及措施,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當中會涉及放射性藥物分裝使用以及一些臨床知識等,與醫患進行良好的溝通。
3 核醫學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教學體會與思考
3.1 功能測定技術
進行功能測定技術規范化培訓,就要求帶教教師能夠向學生講明操作的規程,讓學生能夠明確功能測定技術的臨床意義,要指導學生從不同的環節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并及時的解決這些問題。
3.2 影像核醫學
進行影像醫學規范化培訓要向學生指明其與X線、CT、超聲和MRI檢查等其他影像學檢的不同之處,在培訓的過程當中要注重培養學生檢查流程的規范化及質量控制。
3.3 體外分析技術
進行體外分析技術規范化培訓要向學生指明這項技術的基本原理以及規范化的操作流程,引導學生將體外分析技術與臨床、影像進行聯系。
3.4 治療核醫學
進行治療核醫學規范化培訓要求學生能夠明確不同疾病治療過程當中的適應癥以及禁忌癥[2],核素使用的劑量、方法及不良反應的處理,更要讓學生明確意識到加強醫患溝通的重要性。
4 結 語
核醫學科與臨床各科都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只有核醫學醫師掌握專業的技能才能夠更好的進行工作,對于核醫學醫師綜合能力要求極高,進行規范化培訓有助于提高核醫學醫師綜合臨床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科軍.2016年全國核醫學現狀普查結果簡報[J].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2016,36(05):479-480.
[2] 張 燁,李曄雄,王綠化,等.放射腫瘤學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初步實踐與思考[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17,26(02):119-122.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