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艷玲
【摘要】目的 觀察阿卡波糖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于2016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0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54例及對照組54例,對照組給予鹽酸二甲雙胍片口服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再予阿卡波糖片口服治療,兩組均連續治療8周。結果 觀察組顯效33例,有效17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2.59%;對照組顯效24例,有效18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為77.78%。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結論 阿卡波糖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效果滿意,故值得推廣。
【關鍵詞】2型糖尿病;阿卡波糖;二甲雙胍;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2..02
糖尿病是一組以血糖升高為主要特點的常見代謝性疾病,臨床中可分為3類,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及其它特殊類型的糖尿病,其中尤以2型糖尿病在臨床中最為常見[1]。據有研究報道顯示,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的變化,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已達9.7%,且呈逐年上升態勢,而且有一定的年輕化趨勢,已經成為我國最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2],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并積極治療。近年來筆者采用阿卡波糖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0月~2018年3月吉林省遼源市龍山區東吉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0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2組,每組各54例,觀察組中男30例,女24例,年齡47~71歲,平均年齡(55.3±4.6)歲,病程1年~6年,平均(3.8±1.4)年,體重指數21.5~29.6kg/m2,平均(25.1±1.7)kg/m2;對照組中男31例,女23例,年齡46~70歲,平均年齡(55.1±4.5)歲,病程1.5年~7年,平均(4.0±1.3)年,體重指數21.6~29.0kg/m2,平均(25.5±1.5)kg/m2。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及體重指數等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病例標準
①年齡40~75歲,男女均可。②符合“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2]。③病程≥1年。④經控制飲食及運動治療后,血糖水平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者。⑤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病例標準
①年齡<40歲,或>75歲。②不符合“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③病程不足1年者,1型糖尿病者,其它特殊類型的糖尿病者,已經使用胰島素治療者。④合并有肝腎系統嚴重疾病者。⑤過敏體質及精神、神經疾病者。⑥未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4 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 16.0統計軟件,采用t檢驗及x2檢驗,以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治 療
2.1 對照組
指導患者積極控制飲食,以低糖、低脂肪、高蛋白飲食為主,攝入足夠的纖維素、維生素及礦物質,同時注意結合運動治療。在此基礎上,給予鹽酸二甲雙胍片(規格為500 mg/片)500 mg,每日3次口服。連續治療4周為1個療程,共2個療程。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方案的基礎上,再予阿卡波糖片(規格為50 mg/片)50 mg,每日3次口服。連續治療4周為1個療程,共2個療程。
3 結 果
3.1 療效判定標準
①顯效:經治療后,空腹血糖(FPG)<6.1 mmol/L,餐后2h血糖(2hPG)<7.8 mmol/L,糖化血紅蛋白(HbA1c)<6%。②有效:經治療后,FPG<7.8 mmol/L,2hPG<11.1 mmol/L,HbA1c<8.0%。③無效:經治療后,血糖、HbA1c等下降未達到有效標準者。
3.2 結果
觀察組顯效33例(61.11%),有效17例(31.48%),無效4例(7.41%),總有效率為92.59%;對照組顯效24例(44.44%),有效18例(33.33%),無效12例(22.22%),總有效率為77.78%。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
4 討 論
2型糖尿病的治療方法包括控制飲食、運動療法、口服藥物治療及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等。當控制飲食、運動療法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后,應考慮使用口服藥物治療。治療2型糖尿病的藥物較多,筆者采用阿卡波糖聯合二甲雙胍進行治療,二甲雙胍可以抑制腸壁攝取葡萄糖、增加葡萄糖的利用而降低血糖水平,阿卡波糖則有可競爭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延遲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及吸收被,降低餐后血糖水平的作用。綜上,采用阿卡波糖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效果理想,故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史耀勛,田 謐,楊 輝.臨床常見病550問[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150.
[2] 蔣 燕,孫良閣.阿卡波糖與二甲雙胍配合甘精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效果對比[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1):35-37.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