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春
【摘要】目的 分析中醫辨證施護預防痔瘡患者術后便秘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痔瘡術后便秘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60例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60例予以中醫辨證施護。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和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更為滿意,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進行中醫辨證施護可緩解患者便秘情況,為預防患者便秘的重要護理方式。
【關鍵詞】辨證施護;痔瘡;便秘
【中圖分類號】R2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2..02
手術方式為治療痔瘡的重要方式,術后便秘為常見并發癥[1]。便秘后常使得患者出現焦慮、腹脹的問題,同時也是影響心腦血管疾病、直腸癌的重要因素,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工作。針對此種情況主要方式為強化護理,有分析認為采用中醫辨證護理可降低便秘,效果顯著[2]?,F主要選取我院收治的痔瘡術后便秘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中醫辨證護理的效果,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0例痔瘡患者,對照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齡20~71歲,平均(42.73±3.12)歲,內痔21例,外痔22例,混合痔17例;觀察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齡21~70歲,平均(41.64±3.27)歲,內痔20例,外痔23例,混合痔17例。兩組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首先進行心理護理,為患者講解避免出現的機理和危害性。為患者營造私密空間,鼓勵患者增加排便次數。通過健康知識講解,鼓勵患者多食用芹菜、蘋果等粗纖維食物,飲食上禁止辛辣和油膩食用。
觀察組患者進行中醫辨證護理。腸胃積熱常造成患者排便困難,內心煩躁,也會伴有腹脹、舌苔發黃、口干的問題。生活起居護理:居住環境要多通風,避免過于吵鬧和煩躁。飲食上多鼓勵患者食用苦瓜、魚腥草等良性食物。所有湯藥可放涼服用。針刺時可選取足三里、天樞、大腸俞等穴位。
氣機郁滯:患者會出現大便干結、排便困難,情緒不暢,女性患者會出現乳房脹痛,舌淡、脈弦澀。生活起居:引導患者養成定期排便的習慣。飲食護理:飲食上清淡為主,減少辛辣食物防止出現郁火,也可多食用蘿卜等各種順氣食物。針刺時取足三里和合谷,也可采用熱敷腹部,艾灸可于關元、天樞、氣海。
陰寒積滯:患者出現排便困難,面色蒼白,腰膝冷痛,口唇青色,脈沉澀等時。生活中要避免過度勞累,可進行適當休息,進行保暖,環境安靜。飲食護理:飲食上多食用山藥、牛羊肉、狗肉。大便時可選取坐實馬桶。主要針刺穴位:天樞、命門、足三里同時也可配合進行穴位艾灸。
氣血虧虛:此種情況患者多出現懶言、乏力、舌淡、脈澀等。生活護理中,避免過度勞累,適當進行休息,避免受寒,適當進行保暖。飲食護理:飲食中多補氣血,使用幫助和易于消化的事物,如山藥,芝麻,大棗等。針刺時取血海,氣海,關元,脾俞等穴位。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效果。顯效:排便通暢,大便質地成型,排便有規律,排便后無疼痛感。有效:可排除大便,排便不通暢,便后肛門出現疼痛。無效:大便不暢,且排便困難,便秘情況無顯著改善。(2)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滿意度問卷調查表,工12項每項0~3分總分為36分。36~33分為十分滿意,33~30分為基本滿意,30~27分為滿意,27分之下為不滿意。滿意度=(總例數-不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將120例痔瘡患者研究數據均輸入至SPSS 23.0軟件中,進行統計學有效處理,護理效果采用%的形式表示,處理方式為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的形式表示,處理方式為t檢驗,結果顯示,P<0.05,便形成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分析患者護理效果
對照組患者顯效27(45.00%)例,有效26(43.33%)例,無效7(11.67%)例,總有效率53(88.33%)例。觀察組患者顯效29(48.33%)例,有效30(50.00%)例,無效1(1.67%)例,總有效率59(98.33%)例
對比發現,觀察組患者護理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對比患者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更為滿意,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痔瘡為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疾病,此病主要通過手術治療,但術后卻會因各種原因造成便秘。便秘后不僅影響術后康復,也嚴重影響患者心情,采用合適的護理方式十分重要[3]。
肛腸病術后便秘主要原因有三:第一為術后大便會造成傷口疼痛,因此患者不愿進行排便。第二為術后傷口受到炎性刺激,是的肛門括約肌出現痙攣。第三為術后排便較晚因此造成大便干結。中醫分析可知《素問》曰:“太陰之厥……后不利”[4]。也有分析指出為,熱氣滯留小腸,使得達標干澀,疼痛不通。西醫分析認為,手術麻醉后,會影響患者排便系統,此種影響一般存在與術后較短時間。在進行手術時患者臟腹功能較為混亂,大腸傳導功能出現失常,進而出現氣虛和其它各種機體異常。進行常規護理時,很難做到全面有效,對患者進行便秘護理時針對性差。采用中醫辨證護理時,進行分別對待,依據患者病情,結合中醫護理理論,從膳食、理療等方式進行護理防止出現便秘。在中醫辨證護理中首先進行評估,主要為對腸胃積熱、氣機郁滯、陰寒積滯等進行分類,采用各種方式進行護理。腸胃積熱患者多出現煩躁,因此護理中更為重視環境護理,飲食上也更為涼性事物[5]。氣機郁滯患者則要重視通氣,飲食以清淡為主,通過腹部熱敷方式強化順氣。陰寒積滯患者在護理中,重視微補和休養。氣血虧虛患者則強調保暖和補血氣。分析本文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護理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便秘患者進行中醫辨證護理后,護理效果顯著,可緩解患者臨床癥狀。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進行辨證護理后,更有針對性,因此護理中患者滿意度更高,護理方式得到認可。
綜上所述,對痔瘡術后便秘患者進行中醫辨證護理,可提升臨床護理效果和護理滿意度,得到患者認可。
參考文獻
[1] 陳 月.三香散藥熨聯合穴位艾灸預防痔瘡術后患者便秘的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8,25(02):128-129.
[2] 邱占琴,羅麗丹.中醫辨證施護預防痔瘡患者術后便秘的效果觀察[J].中國臨床護理,2018,10(01):53-55.
[3] 孔 娟.中醫藥預防痔瘡術后便秘的臨床分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7,15(17):128-130.
[4] 梁惠球,謝文欽,蘇仙玲,等.痔瘡術后便秘的相關因素分析及中醫護理[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7):160-161.
[5] 陳麗云,楊麗彰.護理干預對預防痔瘡患者術后便秘的作用分析[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2,10(02):452-453.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