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芝珍 占麗平 王林
【摘要】目的 分析系統性護理干預對開胸術患者的預后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以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間接診的30例開胸手術患者為例,對其施行系統性護理干預,并加以分析其臨床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后,護理總滿意度為(93.33%),且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護理前(P<0.05)。結論 對開胸術患者提供系統性護理,有助于護理滿意度及生活質量的提高,效果顯著,值得使用。
【關鍵詞】開胸手術;系統性護理;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2..02
開胸手術是外科臨床產常用的一種術式,雖然療效較高,但并發癥較多,以肺部并發癥最為常見,如肺血栓栓塞癥,已成為外科術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加上此術式創傷大、疼痛重、術后應激反應強烈等問題的存在,導致患者術后恢復受到嚴重影響。為此,本文對我院開胸術患者提供系統性護理干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開胸手術患者為例,共納入30例,抽選自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間,均全身麻醉且為ASA分級I-Ⅲ級,無精神障礙、呼吸功能障礙等疾病,在患者知情同意下開展研究,其中男女比例18:12,年齡30~57歲,原發疾病包括10例食管癌、17例氣管異物,3例其他。
1.2 方法
向所有患者提供系統性護理干預,即成立系統性護理,成員包括主治醫生、護理人員、康復治療師、心理治療師等,如下:①心理護理,與患者主動交流,了解患者性格特征,評估患者心理狀況,采取最為恰當的方式向其介紹手術流程、注意事項、護理要點,緩解患者緊張、恐懼等不良心理,同時邀請以往接受同種手術治療的患者進行自身說法,進一步增強患者治療信心;②飲食護理,評估患者營養狀況,以患者日常飲食習慣為依據,與其家屬共同為患者制定飲食計劃,以清淡、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食物為主,可結合其體質變化,提供適量的補氣益血藥膳;③疼痛護理,指導患者取舒適體位,并做深呼吸,放松全身肌肉,減輕負性情緒,也可通過音樂療法、心理暗示療法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緩解疼痛,必要情況下,給予鎮痛處理;④活動護理,在患者進行呼吸運動、有氧運動時給予相應的護理,如有氧運動護理,指導患者做樓梯上下行走鍛煉,以機體可耐受為宜,注意保持強度適中,始終處于有氧運動狀態;⑤引流管護理,叮囑患者翻身/更換體位時注意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暢,避免打折、彎曲、阻塞,造成逆行感染,同時密切股嚴查引流液的性質、顏色、量,以術后0~6 h引流液≤100 mL/h、0.24 h≤500 mL/h為宜。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以生活質量問卷為工具,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即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高。
及護理總滿意度(以本院的調查表為工具,評價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狀況,總分100分,即十分滿意100~80分、較滿意79~60分、不滿意低于60分,總滿意度=十分滿意率+較滿意率)[1]。
1.4 統計學方法
以軟件SPSS 21.0為工具,計量資料表示為均數±標準差,以t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護理滿意度
護理后,有12例非常滿意,16例較滿意,2例不滿意,護理總滿意度為93.33%(28/30)。
2.2 生活質量
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高于護理前(P<0.05),見表1。
3 討 論
已有多項研究指出,做好開胸手術患者臨床護理工作對其預后恢復具有重要意義[2]。系統性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方法,可充分體現護理工作的完整性、科學性、系統性,即要求護理人員轉變思想觀念,提高其主動服務意識、自覺性,使其真正做到為患者服務。本文結果顯示,護理總滿意度為93.33%,且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高于護理前,表明系統性護理具有良好的臨床優越性,即對患者施行全面、細致的可控性護理,包括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疼痛護理、活動護理、引流管護理,不僅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狀況,提高其治療依從性,緩解臨床癥狀,促進呼吸功能的恢復,而且能夠有效預防胸部相關并發癥,從而改善其預后發展水平,使其對護理工作感到滿意。
綜上,系統性護理干預對開胸術患者效果較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對護理滿意度,預后良好。
參考文獻
[1] 郭 霖,劉申香.系統性護理干預對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化療患者滿意度及不良反應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2):134-135.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