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秀鳳,李永芳
(1.山東省威海市文登中心醫院,山東 威海264400;2.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人民醫院,山東 威海264400)
痔瘡是直腸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膚下靜脈叢屈曲和擴張而形成的柔軟靜脈團,是發生在肛門內外的常見病、多發病,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以20~40歲多見,大多數患者隨年齡增長而加重。筆者臨床運用驗方治療,加以精心的護理,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
治療方法:取蟬蛻15 g,冰片12 g,麻油30 mL備用。先將蟬蛻用微火焙焦存性、研末,加入冰片研成極細末,用麻油調勻即成。患者每晚臨睡前,先用金銀花20 g,大鱉子12 g(搗碎),甘草片12 g,煎湯趁熱熏洗患處,然后用棉簽蘸油膏涂敷在痔核上,連用1周。
護理措施:糾正不良飲食習慣,痔瘡患者應戒酒,同時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攝取水分及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保持肛門清潔,勿抓撓患處。每次排便完畢,應將肛門清洗干凈,每晚用溫水清洗肛門,并浸泡臀部。溫水可促進患部的血液循環,有助于收縮腫大的靜脈并止痛。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連續長時間靜坐于椅子,每小時至少起身活動5 min。堅持體育鍛煉,拒絕肥胖,體重過重的人較易出現痔瘡,也容易發生靜脈曲張。
分析:蟬蛻性寒,味咸而甘,有疏風清熱、散風解表的作用;冰片性寒,味辛涼,外用具有清熱止痛、止癢生肌防腐的功效;麻油性寒,味甘,有潤燥通便、解毒生肌的效果。3者合用,配合精心護理,療效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