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1.中南民族大學藥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2.中南民族大學民族藥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湖北 武漢 430074
壯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現今大約有1400萬人居住在廣西境內。因當地的氣候和環境的影響,壯醫通過長期的生產生活和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陰陽為本,三氣同步——壯醫的天人自然觀;臟腑氣血骨肉,谷道水道氣道,龍路火路——壯醫的生理病理觀;毒虛致百病——壯醫的病因病機論;調氣解毒補虛——壯醫的治療原則。這些傳統理論同時也是壯醫特色療法的指導思想。
因壯族人民聚居的廣西地區氣候潮濕炎熱,居民易患邪毒時疫、風濕痹病,且當地奇山怪石眾多、動植物種類繁多,故壯族人民善用石器、骨針、草藥等來治病,并逐漸形成以“外治”為主的醫療手段,其特色療法“壯醫三寶”為:①針刺療法——在病人體表施針治病的一種方法,以“以痛為腧”和“以灶為穴”為依據選取施針部位;②藥線點灸療法——采用壯藥泡制成的苧麻線,取出后將其一端在燈火上點燃,使之形成圓珠狀炭火,再將此炭火迅速灼灸在人體體表一定穴位或部位;③蓮花針拔罐逐瘀療法——將蓮花針叩刺療法與拔罐技術相結合,先用針刺穴位后再拔罐。
2.1 針刺療法 壯醫針刺療法可細分為多種,其中刺血療法和針挑療法被研究較多、應用較廣。
刺血療法有助于改善人們的亞健康狀態。陳紅等[1]發現患者接受該法治療后,其5-羥色胺水平上升而去甲腎上腺素水平下降,失眠癥狀明顯緩解。曾翠瓊等[2]報道刺血療法使實驗小鼠的免疫水平有所提高。同時,刺血療法對慢性疲勞綜合征(具體表現為:失眠、免疫力低下、頭痛等)也有良好的療效[3]。陳紅等[4]用刺血療法配合腹針療法來緩解由痧毒引起的脾虛癥狀。此外,有文獻[5-6]報道刺血療法能治療痤瘡和乳腺增生。
針挑療法在臨床上能治療多種病癥。在外科,它可被用于治療常見的肩周炎、頸椎病、類風濕性關節炎、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等病[7-11];在內科,它被證明對哮喘、面神經麻痹、甲亢等病有很好的療效[10]。蔣桂江等[12]對哮喘患者進行針挑療法結合西藥的治療,發現患者的喘息、咯痰、咳嗽等癥狀明顯減輕。李克明等[13]建立哮喘小鼠模型,發現在接受針挑治療的哮喘小鼠體內,引起哮喘的某些致炎因子被抑制。還有研究[14-15]顯示,針挑療法結合藥線點灸療法有助于治愈痔瘡和近視眼。
2.2 藥線點灸療法 藥線點灸療法的臨床應用涉及不同領域。在內科,藥線點灸療法在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脾胃虛弱性泄瀉時,與其他療法相比,均表現出更好的療效[16-17]。同時,藥線點灸不但有助于改善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情況[18],而且有利于治療膝骨性關節炎、偏頭痛、中風痙攣性癱瘓[19-21]。在婦科,藥線點灸療法不僅可以治療慢性盆腔炎[22],還可以治療痛經并緩解行經性頭痛[23-25]。在兒科,該法用于治療小兒遺尿癥、小兒厭食癥、小兒反復上呼吸道感染,并常以內服藥配合治療[26-28]。在皮膚科,藥線點灸療法有助于帶狀皰疹的治療。鐘氏和林氏[29]用藥線點灸療法來緩解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陳攀等[30]發現藥線點灸療法聯合常規藥物,對帶狀皰疹患者的免疫系統具有良好的調節作用。此外,有文獻[31-32]報道藥線點灸療法能有效治療面部痤瘡和斑禿。
2.3 蓮花針拔罐逐瘀法 蓮花針拔罐逐瘀法先用蓮花針叩刺,疏通龍、火兩路的氣血;再用拔罐法拔除龍、火兩路的瘀毒。現代醫學認為,該療法能讓患者出現一定程度的出血、并且使患者身體局部發熱,這樣有利于舒緩血管和肌肉的痙攣狀態,起到改善局部微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幫助減弱炎癥反應;火罐的負壓和刺絡會給予人體中樞一定的刺激,從而促進人體對神經體液及精神活動的調節,以改善機體機能、提高免疫力,促使有毒有害的物質排出[33-34]。
彭錦繡等[35]運用蓮花針拔罐逐瘀法結合中草藥外洗與護理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竇錫彬等[36]運用蓮花針拔罐結合自血療法治療黃褐斑,二者均取得良好療效。還有研究[37-39]表明,蓮花針拔罐逐瘀法能緩解瘀血型偏頭痛和急性腰痛,該法配合電圍刺能治療髖關節滑囊炎。
綜上所述,現階段的壯醫特色療法的研究和發展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在聯合式療法的臨床療效研究中,因相關對照實驗的設計不夠合理,難以說明壯醫療法的獨特療效;其次,由于缺少藥理實驗的支持,大多數壯醫特色療法的藥用機制尚未闡明。同時,壯醫特色療法缺乏統一的技術規范:同一種疾病能使用不同的壯醫療法來治療,同一種壯醫療法又能治療不同的疾病,這使得治療過程過度依賴壯醫的經驗積累,使患者得不到醫療保障。
通過分析上述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①進行更科學的實驗來驗證壯醫特色療法的臨床效果。使用更嚴格的診斷標準,設置合理的對照實驗來評價每種特色療法的單獨療效。②建立相關實驗動物模型、開展大量實驗以闡明壯醫療法的作用機制。③總結壯醫特色治療體系,制定相關的醫療技術規范和操作標準,以達到高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壯醫特色療法的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陳紅, 張婷婷, 呂春燕, 等. 壯醫穴位刺血療法治療實熱型失眠癥30例[J].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5, 36(1): 52-54.
[2]曾翠瓊, 曾振東, 呂琳.壯醫刺血療法對更年期小鼠免疫系統的影響[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3, 22(6): 6-7.
[3]陳紅, 陳小剛, 張婷婷, 等. 壯醫刺血療法配合腹針療法治療脾虛型痧病50例[J]. 中國民間療法, 2014, 22(3): 60-61.
[4]陳紅, 程少威, 朱志強, 等. 壯醫刺血療法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95例的療效觀察[J]. 廣西醫學, 2011, 33(1): 43-44.
[5]蔣宗菊. 龍膽瀉肝湯聯合壯醫刺血療法治療痤瘡的臨床研究[J]. 中國醫學創新, 2016, 13(10): 98-101.
[6]陳紅, 呂春燕. 壯醫刺血療法配合保乳消結湯治療乳腺小葉增生100 例療效觀察[J]. 四川中醫, 2009, 27(11): 122-123.
[7]韋南山, 盧蘭楠. 痛必靈酊聯合壯醫針挑治療類風濕關節炎30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6, 25(10): 66-68.
[8]牙廷藝. 針挑療法的臨床研究現狀[J]. 中國民族醫藥雜志, 2009, 6: 72-73.
[9]韋南山, 盧蘭楠. 壯醫針挑療法配合關節康復鍛煉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 廣西中醫藥, 2016, 39(4): 11-14.
[10]竇錫彬. 近十年壯醫針挑療法治療內科疾病的臨床研究進展[C].//中華中醫藥學會全國中醫外治學術會議貴州省針灸學會學會年會, 2014, 77-80.
[11]楊秀靜, 牙新悅, 牙廷藝, 等. 壯醫針挑療法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臨床療效分析[J]. 中國民族醫藥雜志, 2014, 8: 9-10.
[12]蔣桂江, 王小平, 陳劍, 等. 壯醫針挑療法治療支氣管哮喘臨床觀察[J]. 中國民族醫藥雜志, 2014, 6: 6-8.
[13]李克明, 唐漢慶, 王有科, 等. 壯醫針挑療法對哮喘模型小鼠TSLP、OX40L及Th2優勢分化應答的影響[N]. 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 2017, 39(3): 176-178.
[14]竇錫彬, 張紅參, 李克明,等. 壯醫針挑結合壯醫藥線點灸療法治療痔瘡療效觀察[J]. 廣西中醫藥, 2013, 36(2): 35-37.
[15]黃琴, 黨澈, 樊小源,等. 壯醫針挑療法結合藥線點灸治療近視眼的臨床研究[J]. 大眾科技, 2016, 18(10): 47-48.
[16]曾均. 溫經湯聯合壯醫藥線點灸療法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30例療效觀察[J]. 河北中醫, 2016, 38(3): 382-384.
[17]嚴付紅. 壯醫藥線點灸治療脾虛泄瀉42例[J]. 針灸臨床雜志,2006, 22(1): 43-43.
[18]朱紅梅. 壯醫藥線點灸對中藥內服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癥增效作用的臨床觀察[J]. 四川中醫, 2009,(8): 116-117.
[19]鮮于慧子, 陳日蘭, 朱英, 等. 溫針灸結合壯醫藥線點灸治療膝骨性關節炎臨床觀察[J]. 湖北中醫雜志, 2016, 38(7): 58-59.
[20]龐宇舟, 蔣祖玲, 李建穎, 等. 壯醫藥線點灸結合竹罐療法治療偏頭痛120例療效觀察[J].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15,(20): 72-73.
[21]江小榮. 壯醫藥線點灸療法治療中風痙攣性癱瘓50例[J]. 西部中醫藥, 2011, 24(2):14-15.
[22]韋金香, 覃文波, 卓秋玉, 等. 壯醫藥線點灸療法治療慢性盆腔炎療效觀察[J]. 廣西中醫藥, 2013, 36(3): 49-50.
[23]楊文進. 壯醫藥線點灸治療痛經55例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4, 23(1):1.
[24]張燕珍, 林辰, 方剛, 等. 壯醫藥線點灸治療青春期原發性痛經的療效評價[J]. 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0, 5(7): 597-599.
[25]韋金香. 壯醫藥線點灸療法治療經行頭痛68例[J]. 中醫外治雜志, 2005, 14(2): 37.
[26]呂其玲. 壯醫藥線點灸治療小兒遺尿癥120例[J]. 中國民族醫藥雜志, 1997, 2:18.
[27]郭欽源. 藥線點灸療法在小兒厭食癥臨床治療中應用療效觀察[J]. 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5(4): 186-188.
[28]賴崇杰. 玉屏風顆粒聯合壯醫藥線點灸治療小兒反復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觀察[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5, 24(17): 1858-1860.
[29]鐘江, 林辰. 壯醫藥線點灸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療效分析[J]. 中國民族醫藥雜志, 2008, 7(7): 18-18.
[30]陳攀, 林辰, 陸惠燕. 壯醫藥線點灸對帶狀皰疹患者外周血T細胞亞群的影響[J].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3, 36(2): 37-38.
[31]陳蓮, 韋善玲, 黃秀蘭, 等. 單純壯醫藥線點灸治療面部痤瘡療效觀察[J]. 山西中醫, 2011, 27(1): 34-35.
[32]鄧翠榮, 黎玉宣, 文思泉. 壯醫藥線點灸療法治療斑禿30例[J]. 四川中醫, 2010, 7: 119-119.
[33]盧波.壯醫蓮花針拔罐逐瘀療法配合電圍刺治療髖關節滑囊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21(13):6.
[34]宋寧,秦祖杰,梁薇,等.壯醫蓮花針拔罐逐瘀療法治療瘀血型偏頭痛療效觀察[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3(6):1904-1906.
[35]彭錦繡, 王粵湘, 黃謹明, 等. 壯醫蓮花針拔罐逐瘀療法對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治療與護理[J]. 中國民族醫藥雜志, 2010, 16(8): 42-43.
[36]竇錫彬, 黃正干. 壯醫蓮花針拔罐逐瘀療法結合自血療法治療黃褐斑36例[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2, 21(8): 5-6.
[37]盧波. 壯醫蓮花針拔罐逐瘀療法配合電圍刺治療髖關節滑囊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2, 21(13): 6-6.
[38]程先明. 壯醫蓮花針拔罐逐瘀療法治療急性腰扭傷療效觀察[J]. 內蒙古中醫藥, 2012, 31(18): 29-30.
[39]宋寧, 秦祖杰, 梁薇, 等. 壯醫蓮花針拔罐逐瘀療法治療瘀血型偏頭痛療效觀察[J]. 中華中醫藥雜志, 2013(6): 1904-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