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鑫,黃慈輝,劉韻韻,張旭婷,袁婷婷
(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 廣州 510405)
結胸證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的,以有形之邪阻結于胸而不局限于某一臟腑為主要病機,以胸脘硬滿、脹痛拒按為證候特點的病證[1]。該證可出現于多種外感及內傷雜病中。
對于結胸的病因,《傷寒論》第131條曰:“病發于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第134條曰:“太陽病,脈浮而動數……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比粝轮蛘`用水療,致使陽邪內陷于里,與機體既有的病理產物如痰、水、食、瘀等互結,而形成結胸證[2]。結胸證的第1個典型癥狀,如135條“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結胸證的第2個典型癥狀,如第131條“病發于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于陰而反下之,因作痞也……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痙狀”。[3]
小陷胸湯出自東漢·張仲景《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毙〗Y胸病定位在心下,其病機主要為痰熱互結。清·張隱庵曰:“結胸者,病發于太陽而結于胸也。” “太陽主表,宜從漢解,而反下之,則胃中空虛,邪熱內入,結于胸膈之陽分,因作結胸?!薄稄埵厢t通》云:“凡咳嗽面赤胸腹脅常熱,惟手足有涼時,其脈洪者,熱痰在膈上也,小陷胸湯主之。”國醫大師路志正教授認為臨證凡痰熱互結者,不可拘泥何病,皆可以小陷胸湯治之。
小陷胸湯方中藥物為“黃連一兩,半夏半升湯洗,瓜蔞實大者一枚”。黃連苦寒,瀉心下熱結;半夏辛溫,化心下痰飲;瓜蔞實甘寒滑利,消心腹胸膈痰熱滿結[4],既能助黃連清熱瀉火,又能助半夏化痰開結,同時還有潤便導下的作用,使痰熱從大便而出,而且還有活血化瘀、通痹止痛的作用。3味藥相互配合,組方嚴謹,達到辛開苦降、清熱化痰開結之功效。
患者,女,50歲??人浴獯?年余,逢勞累或受涼即發。近半年出現咳嗽、氣喘、胸悶加重。3 d前患者胸脘硬滿、脹痛,拒按明顯,遂入院就診。癥見:患者端坐呼吸,活動受限,自覺胸悶有阻塞感,時有心慌咳嗽,咳白色泡沫痰,飲食正常,口唇紫暗,舌尖紅,苔黃膩,脈弦滑有力。診斷為結胸證;辨證為濕聚生痰、痰熱互結。以小陷胸湯加味治療。處方:黃連片6 g,法半夏10 g,瓜蔞實10 g,薤白6 g,枳殼10 g,桑白皮10 g,茯苓10 g,炙甘草6 g,5劑。每日1劑,早晚飯后溫服。方中薤白、枳殼行氣祛痰;桑白皮、茯苓利水濕以遏生痰之源。方中桑白皮配法半夏,有急則治其標之意,以收平喘之功。患者服藥5劑后胸悶減輕,氣喘明顯減輕。復診后繼續服用5劑。兩周后電話隨訪,患者已好轉,能夠做日常家務勞動。
本例患者結合脈證,辨為痰熱之邪互結胸脘的小結胸證,故用小陷胸湯以清熱滌痰,降氣開結。胸脘部為陰陽升降之要道,患者胸脘硬滿拒按,端坐呼吸,活動受限,咳有白色泡沫痰,為濕聚生痰、阻滯胸脘氣機之象;舌尖紅,苔黃膩,脈弦滑,可見痰濕郁而化熱,故舌脈見熱象。方中法半夏辛溫,可滌痰化飲,寬胸利腸,并可疏通血脈;瓜蔞味甘而性寒,能開胸胃之熱痰;黃連苦寒,可泄心胃之熱。以上3藥合用,則痰熱分消,祛其結滯。并在小陷胸湯基礎上,加用薤白、枳殼增其行氣降氣之功,桑白皮清熱瀉肺,茯苓健脾利濕,甘草調和諸藥。全方辛開苦降,寒熱并用,符合本案之病機,故服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