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芳
(河南省鶴壁市人民醫院,河南 鶴壁 458030)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病情危重,病死率較高,對于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痰液不能自主排出,會進一步加重病情,嚴重時可導致患者死亡。筆者探討了低斜坡俯臥位排痰對重型顱腦損傷后肺部感染患者的影響,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鶴壁市人民醫院山城院區神經外科及康復醫學科收治的93例重型顱腦損傷后肺部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經實驗室、X線等檢查確診,符合重型顱腦損傷后肺部感染的診斷標準[1-2]。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齡(49.63±4.71)歲;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5分20例,6分26例。觀察組47例,男29例,女18例;年齡(49.77±4.78)歲;GCS:5分22例,6分25例。兩組患者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 對照組 采用仰臥位進行排痰。患者取仰臥位,操作人員分開雙手大拇指、并攏四指,置于患者的兩側肋緣上,囑患者深吸氣,屏氣3 s后咳嗽,操作人員手掌由兩側向中心繼而向上推力施壓,每次5 min,每日3~5次。治療7 d后對比療效。
2.2 觀察組 采用低斜坡俯臥位進行排痰。1人站于患者頭端,穩定頭部,同時固定呼吸機管道及氣切導管,其余4人分別站于床兩側,輔助翻轉患者為俯臥位,床頭抬高30°,四肢擺放為功能位,外旋伸展肩關節,軟枕墊高單側肩、腰、膝部,2 h后調整為對側俯臥位。吸痰前2 min吸入純氧,每1 h叩擊背部一次,從患者的肺底部開始逐漸向肺上部叩擊,同時由外側逐漸向內側輕叩,叩擊的頻率、力量依據患者的耐受程度及痰液排出是否順利進行調節,每次15 min,使用吸痰管吸出痰液,9 h后再次翻轉為仰臥位。治療7 d后對比療效。
3.1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肺啰音、咳嗽等癥狀、體征消失,體溫及血氣指標水平恢復正常,X線顯示病灶消失;有效:癥狀、體征顯著減輕,X線顯示病灶縮小>50%;無效:未達以上標準。肺部感染指數(CPIS)評分共計7項內容,滿分12分,分數越高證實患者的肺部感染越嚴重。急性生理、年齡、慢性健康評測(APACHE Ⅱ)評分總分71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死亡風險越大[3]。

3.3 結果
(1)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顯效27例,有效17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3.62%(44/47);對照組顯效22例,有效14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78.26%(36/46),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59,P<0.05)。
(2)排痰量、CPIS評分及APACHE Ⅱ評分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CPIS(4.36±1.28)分、APACHE Ⅱ(12.51±3.16)分,分別低于對照組(6.22±1.61)分、(16.60±4.18)分,觀察組排痰量(35.16±10.36) mL/d高于對照組(25.11±9.31) mL/d。兩組排痰量、CPIS評分及APACHE Ⅱ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生命體征及血氣指標水平比較 觀察組PaO2(69.99±15.61)mm Hg(1 kPa =7.5 mm Hg)高于對照組(59.91±12.73) mm Hg,觀察組PaCO2(42.01±14.11)mm Hg、心率(88.71±19.05)次/min、呼吸(17.93±3.66)次/min分別低于對照組(48.03±15.20)mm Hg、心率(102.02±20.93)次/min、呼吸(25.01±3.96)次/min。兩組生命體征及血氣指標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臨床研究表明,重型顱腦損傷后肺部感染患者極易發生誤吸現象,呼吸機的使用提高了呼吸道分泌物及異物進入肺泡的發生率[4]。由于出現意識障礙,患者的咳嗽反射消失,降低了機體的自我保護能力及排出異物能力。此時,人工吸痰雖有一定的效果,但對于深部肺組織的分泌物難以完全清除,導致病情遷延難愈,無法有效地控制肺部感染。患者改為低斜坡俯臥位后,通過重力的改變,使存積于肺下部的分泌物能夠向上部移動,隨后經上呼吸道排出,在患者取低斜坡俯臥位2 h后排痰效果更為明顯。同時體位的改變能夠顯著解除對背側肺組織的壓迫,降低腹腔內壓力,減少膈肌移動度,最終達到減少壓迫肺組織的效果。此時,機體胸側胸壁的順應性顯著降低,有效改善患者背側胸壁的順應性,使機體的胸部順應性更為協調,進而有效促進肺組織復張,改善肺組織通氣功能,血氣指標水平改善明顯,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5]。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顯著優于對照組,排痰量高于對照組,CPIS評分及APACHE Ⅱ評分低于對照組患者,呼吸、心率、PaO2、PaCO2水平改善幅度均優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低斜坡俯臥位排痰能夠有效提升重型顱腦損傷后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效果,控制肺部感染,促進血氣水平恢復正常,改善預后,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