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位思考法就是在解決糾紛時,要從不同的立場、角度、高度、層次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和研究的一種調解方法。通過該方法做到考慮周全,使問題解決徹底,不留后遺癥。換位思考法一般針對剛愎自用、固執己見、愛爭強好勝的糾紛當事人而使用。
換位思考法主要適用于兩個方面:一是勞動爭議調解員的換位思考。勞動爭議調解員要站在勞資雙方當事人的立場和角度,尋找全面解決糾紛的適當方法。二是勞資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換位思考。勞動爭議調解員引導、啟發當事人相互之間進行換位思考。
1.勞動爭議調解員的換位思考
勞動爭議調解員在調解勞動糾紛時站在當事人雙方的立場和角度進行調解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勞動爭議調解員在進行調解時,只有勞資爭議從雙方的立場和角度來看事情。才能真正理解他們的感受及想法。這樣才能知道怎樣去進行調解,不至于在調解時引起當事人的對抗。只有站在勞資雙方的立場和角度與當事人進行真誠交流,讓當事人感覺到調解員是從當事人的利益出發,這樣他們才會信任調解員,從而消除對勞動爭議調解員的抗拒心理.調解才能取得成功。
勞動爭議調解員采用換位思考法進行調解,也可體現在調解協議的達成過程中,即在提出調解方案或引導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時,站在當事人的立場,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地思考矛盾產生的原因、解決問題的關鍵和當事人所能接受的向對方讓步的底線,從而提出當事人都能接受的調解方案,或促使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
2.當事人之間的換位思考
勞動爭議調解員在調解勞動爭議糾紛時,除了自己站在當事人雙方的立場和角度進行調解外,還要引導、啟發當事人之間進行換位思考。只有這樣才能使調解順利進行。作為勞動爭議糾紛的當事人,一般都都想在糾紛中獲得最大利益。因此,在糾紛調解過程中都只為自己著想,互不相讓,這樣就容易造成矛盾激化,不利于糾紛解決。但是,如果勞動調解員引導、啟發當事人在考慮自己得失的同時,也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替對方利益著想、體會對方的感受,以真誠換取真誠,以信任換取信任,就會為當事人營造相互融通的心理氛圍。便于糾紛的調解。這正如俗話所說的“要想公道,打個顛倒”。
勞動爭議調解員在采用引導、啟發當事人相互之間進行換位思考的方法進行調解時,一方面要求當事人從公正客觀的角度出發考慮糾紛的具體情況,尋求合理的解決方法;另一方面要給當事人描述對方的處境,講述當事人所不了解的對方的苦衷,并通過類似“如果你是對方,會怎么辦”或“如果你是對方,會怎么樣”或“如果你的親屬是對方,會怎么樣”的假設性問題引導當事人思考對方的立場、感受和想法。值得注意的是,勞動爭議調解員引導、啟發當事人相互之間進行換位思考,并不是直接告訴當事人對方的想法及感受,而應當是通過告知對方的處境等背景資料和不斷提出適當的問題的方式進行引導,使他自己體會對方的感受,得出正確的結論。這種主動的思考可以減少由于當事人對調解員的抗拒或不信任可能對調解造成的消極影響。
勞動爭議調解員采用換位思考的方法,要給當事人灌輸凡事都要全面看問題的觀點,告訴當事人面對糾紛既要考慮自己的理由和利益,又要考慮對方的想法和感受。只有雙方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對方的利益,才會感覺到對方的想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這樣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換位思考,實質上是促使雙方相互理解,消除對抗情緒,從而達成和解的有效途徑。
苗頭預測法就是要求勞動爭議調解員要隨時掌握糾紛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特別是糾紛雙方當事人的思想和行為不斷變化的特點,找出糾紛發展、變化的原因,及時確定預防、解決糾紛的對策,把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運用苗頭預測法是解決勞動爭議“防調結合,以防為主”工作方針的具體要求。要做到“防調結合,以防為主”。必須及時掌握糾紛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發現糾紛發展和深化的苗頭,洞察糾紛當事人思想和行為不斷變化的蛛絲馬跡,及時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進行積極的疏導,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防止其擴大和激化。
運用苗頭預測法是目前解決勞動爭議糾紛的一種非常重要、有效的方法。由于我國用人單位利益和要求日趨多元化,使得我國目前勞資糾紛表現為易激化的特點。糾紛不斷增多,新的、復雜的糾紛不斷出現,有些糾紛極易出現反復,難以調解。成功地運用苗頭預測法能夠主動地掌握這些糾紛的發展態勢,面對可能發生的復雜情況可以及時采取措施并解決,從而預防復雜、激化、嚴重態勢的發生。
苗頭預測法的運用需要勞動爭議調解員必須有“糾紛具有復雜性、預防工作具有艱巨性和長期性、遏制糾紛繼續發展和擴大的重要性”的認識,并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有意識地觀察和分析苗頭性問題。要做到這一點,勞動爭議調解員必須具備敏銳的信息意識,要善于發現信息、搜集信息,捕捉其中的帶有傾向性、苗頭性的信息。在預測苗頭時,還要注意對糾紛的變化有影響的因索,并區分不同的糾紛進行具體分析。
苗頭預測法的運用并不只是簡單地把糾紛變化的苗頭預測出來,更關鍵的是,勞動爭議調解員對預測出來的糾紛發展的苗頭要給予高度重視,并及時積極行動起來,進行妥善地處理,把苗頭抑制并消除在萌芽狀態,防患于未然。如果預測到了糾紛變化的各種苗頭后.不去積極預防,反而是“一拖二躲三搪塞”,只會使糾紛越來越復雜,越來越難處理,并使勞動爭議調解員的信譽受到影響,最終失去勞資雙方當事人的信任。
抓住主要矛盾進行調解法是指勞動爭議調解員在進行調解時,依照勞資糾紛的具體情況,抓住糾紛發展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矛盾進行調解的方法。抓住主要矛盾進行調解一般表現為抓住申請調解當事人最關心的核心問題。
有些勞動爭議糾紛是極其復雜的,有時表現為發生的原因錯綜復雜,有時表現為在糾紛中存在多個訴求,特別是在群體性的勞動爭議糾紛中表現得更為突出。一般來講,在多個糾紛中存在的多個矛盾之間往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中一個矛盾解決了也就意味著其他矛盾也隨之解決,或者欲解決某一矛盾要以其他矛盾的解決為前提。此時。勞動爭議調解員要通過全面了解糾紛情況,發現對解決糾紛起關鍵作用的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進行調解,這樣也就等于抓住了調解工作的重點或關鍵,就會使得調解工作不至于“胡子眉毛一起抓”,顯得毫無章法,而是有的放矢,提高效率,使調解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抓住主要矛盾進行調解,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要求,它符合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把握糾紛的本質和發展趨勢,并帶動和促進其他矛盾的解決。同時,抓住主要矛盾進行調解,能夠掌控糾紛的發展和變化,抓住主動權,并有針對性地化解糾紛,提高效率。否則,就會使調解工作無所適從,不知從何下手,或者不分輕重緩急,被動應付。可見,抓住主要矛盾進行調解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
采用抓住主要矛盾進行調解法,勞動爭議調解員必須立足于對糾紛的全局和整體的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只有正確把握和認識糾紛的全局和整體,才有刺于發現主要矛盾。而要做到正確把握和認識糾紛的全局和整體,一方面要注重調查研究,盡可能全面搜集與糾紛有關的資料。另一方面,勞動爭議調解員還要善于觀察、洞悉,準確把握影響矛盾糾紛的主要問題。此外。勞動爭議調解員還必須站在“旁觀者”的位置上,保持客觀中立的立場。只有這樣,勞動爭議調解員才不會受環境影響,不會被糾紛當事人的情緒所影響,從而保持冷靜的頭腦,在紛繁復雜的糾紛中快速理順來龍去脈,抓住影響糾紛的關鍵,及時解決。
勞動爭議調解員要想運用好這一調解方法,首先必須堅持自己所確立的調解工作的重心,排除各種干擾。在措施上,要注意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力量解決好主要矛盾,包括尋求有關積極力量的支持。同時,勞動爭議調解員還要注意根據糾紛的發展變化,及時察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轉化,調整自己對主要矛盾的認識,修正調解方案,時刻有效地掌握調解工作的主動權。
抓住主要矛盾進行調解,只是意味著勞動爭議調解員要分清工作主次和輕重緩急,安排好調解工作的重心和解決問題的順序。因此,抓住主要矛盾進行調解并不意味著忽視次要矛盾的解決。因為,有時次要矛盾解決不好,會導致次要矛盾激化。從而使糾紛變復雜。所以,勞動爭議調解員在調解勞資雙方糾紛時,不僅要抓主要矛盾,把握關鍵,還要統籌兼顧,注意處理好次要矛盾,即遵循哲學的一般原理:抓重點,帶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