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 濤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深刻闡明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和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在這個關鍵時期,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防治環境污染三大戰役。這三大戰役,與老區建設息息相關:決不能讓一個蘇區老區掉隊,是防范化解各種風險的基礎;精準脫貧攻堅戰,是老區工作重中之重;建設老區美麗鄉村,是防治環境污染的重要環節。因此,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走好老區建設新征程,任務艱巨,責任重大。
走好新征程,就必須深刻學習領會新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凝聚全黨智慧,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進行了艱辛的理論探索,取得了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全新的視野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必將深刻影響實現兩步走奮斗目標和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偉大實踐產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領新征程。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們老區建設促進工作者當前和今后一個長時期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務。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必須在全面系統學習的基礎上,抓住重點、抓住精髓、抓住要義,準確領會和把握新思想、新論斷、新任務、新舉措;必須認認真真、學深學透、入腦入心,同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貫通起來,同把握黨的十九大作出的各項戰略部署貫通起來;必須同老區建設工作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老區建設和扶貧攻堅的系列論述為指引,進一步促進老區建設,在新時代走在新前列。
走好新征程,就必須始終堅持以“黨領導一切”為統領。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十九大報告把“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中的第一條。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這是對我們黨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也是我們黨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必須牢牢把握的根本方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在內憂外患中誕生的中國共產黨從一開始就把維護和實現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奮斗目標,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征程中,中國共產黨堅定捍衛國家民族利益,克服重重阻礙,團結帶領人民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透過歷史的軌跡,能夠清晰看出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擔當起引領民族復興偉業的領導核心的重任。在中國這樣的大國,要把幾億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統一起來建設社會主義強國,沒有一個真正代表和團結人民群眾的黨,沒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是不可能設想的。而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中的核心地位,切實把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落到實處,不僅是對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人心所向、眾望所歸,也是實現新時代黨和國家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走好新征程,就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人民的美好生活為黨治國理政的奮斗目標,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和對社會公平正義的價值追求。正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使中國共產黨人做出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判斷。也正是基于這個重大判斷,明確了兩步走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斗目標,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十九大報告強調,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人民的“美好生活”這一關鍵詞不僅溫暖人心,更激勵奮進;不僅凝聚民心,更匯聚民力。我國已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需要發生了重大變化,已從單一趨向多元、從數量追求質量,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環境等各個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蘇區和老區人民還有相當一部分處于貧困狀態,因此,我們在各項工作中必須切實回應人民的需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進入決勝階段,我們必須遵循順應人民意愿,依靠人民力量,團結帶領廣大人民共同努力奮斗,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體人民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走好新征程,就必須激發我們的新責任新擔當。1999年元月,習近平同志在龍巖動情地說:“老區、蘇區的紅土地孕育了革命,也孕育了革命老前輩,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忘記了這些,就是忘本。”“老區和老區人民,為我們黨領導的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犧牲和貢獻。這些犧牲和貢獻永遠鐫刻在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豐碑上。我們要永遠珍惜、永遠銘記老區和老區人民的這些犧牲和貢獻,繼承和發揚老區和老區人民的光榮傳統,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黨的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先后到河北阜平、山東臨沂、福建古田、陜西延安、貴州遵義、江西井岡山、安徽金寨、寧夏固原、山西呂梁等革命老區考察調研,對新時代大力傳承弘揚老區精神、加強老區建設,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習總書記關于老區建設的重要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開展老區工作的政治遵循和行動指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沒有老區的全面小康,特別是沒有老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那是不完整的,“決不能讓一個蘇區老區掉隊”,任務光榮而艱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圖偉業中,我們要以強烈的責任和使命擔當感,熱愛老區一片深情,支持老區一如既往,發展老區一心一意,切實把黨的關心和溫暖送到老區人民的心坎上;要大力弘揚老區革命精神,努力營造熱愛老區、關心老區、支持老區的濃厚氛圍;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推動各種資源要素向貧困老區聚集,為貧困老區脫貧攻堅、實現更好更快發展創造良好條件;要深入老區開展調查研究,摸清老區發展脫貧攻堅實情,為黨委、政府提供有價值有份量的決策參考,積極爭取有利于老區建設和老區人民的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