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艷軍
“坐月子”其實是古代中國人給婦女做的一些禮儀性的限制。女性最大的神秘性,在于她可以孕育生命,所以在男尊女卑的古代中國,對女人生子當然也要做很多規定。
坐月子的說法出自《禮記》,而不是什么醫書,它甚至規定了不同等級的人生了孩子,所遵守的禮儀都是不一樣的。當然了,隨著中醫學的發展,在這些規定的基礎上又延展了一些和養生有關的規定,逐漸形成了現在所謂的坐月子。
如果按照中國這種禮儀性的限制要求來算的話,那西方人是肯定不坐月子的;但是,如果從醫學角度來說,西方人其實也要“坐月子”,這個坐月子就是指產褥期的恢復。
有謠言說西方女性生完孩子都不用住院,直接去上班了。你不能隨便拿點道聽途說的東西就來說事兒。西方女性也是人,生完孩子照樣也需要恢復身體。美國產婦住院的臨床路徑規定,自然分娩產后48小時出院,剖宮產96小時,和國內的標準也就差了一天,怎么能說西方人生完孩子直接去上班呢?
有些人純粹出于黑中醫的心態,直接跳出來黑坐月子,說女性不用坐月子。坐月子的說法太籠統,我們與時俱進的把產褥期恢復定義為現代的坐月子也未嘗不可,只要不是按照前面說的那些無理的條條杠杠,分娩結束后的休息恢復,對于產婦來說是很有必要的。
我們知道,懷孕對于一個女性來說,在整個孕期9個月的時間里,全身各個系統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不單單是作為生殖系統的子宮變大了)。所謂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妊娠過程很漫長,但是分娩過程相對很短暫,那么在胎盤娩出后,就需要一個相對比較長的時間,使全身各個系統都恢復到妊娠前的狀態,這個時間就是產褥期,一般認為是大約6周。
所以,一般西方女性也需要產后隨訪6周,以觀察產褥恢復情況,尤其對有產科合并癥的產婦,更應加強隨訪。
西方女性顯然沒有很多坐月子的禁忌,但是,還是有些生活上的注意事項。比方說注意休息,開始一段時間注意少食多餐,優質蛋白飲食,調節心情等等。
那么我們的坐月子有沒有醫學依據呢?各有各的說法。撿我知道的有代表性的說幾個。
要房門緊閉,不能通風,這是錯誤的。其實古人也沒想那么多,他們就是一種禮儀性的限制,因為女性地位卑下,所以生完孩子是不能見人的,自然要房門緊閉。這其實很不好,尤其在夏天,容易發生產褥期中暑,而且出汗后擦干,也不會就那么容易著涼。
坐月子不能洗頭,完全沒有醫學依據。其實產褥期要注意清潔,洗淋浴都可以,更何況洗頭了。
忌吃生冷,沒有依據。如果一個人消化系統不好的話,就算不是產褥期也不該吃生冷。
至于月子落下的病會帶一輩子,這種說法比較奇怪。不管什么時候得的病,如果目前的醫療水平不能治愈的話,都是一輩子的事兒,跟月子什么關系?只要按照醫生指導的進行好產褥期保健,沒必要在乎那些拍腦袋想出來的條條杠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