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師工會
十師北屯市雪嶸公司物業一部經理劉孝江,一個其貌不揚,從事平凡工作的平凡人,用心認真工作,用愛孝順老人。
作為一個物業人,在工作中隨時都有業主反映問題,他就像一位“兵”,接到電話就是命令。有時候下班回到家,剛端上熱騰騰的飯,電話來了,他立馬放下碗就出發了。在劉孝江管轄的物業區域內有2000多戶人家。很多老人都認得劉孝江。每次見面的時候,老人們都高興地稱呼他,“小劉,來了。”盡管今年已經53歲的他,但在老人的眼里,他的勤快勁依然像個小伙子。老人見到他時,總想把剛從地里摘回來的蔬菜給他帶點,都被他婉言謝絕。劉孝江感慨,現在與業主相處的這種融洽關系來之不易。記得,剛接手福瑞花園小區的物業時,曾有業主對反應的問題沒有得到及時處理(有些問題物業沒有執行力,只能向上級反映),大罵于他,甚至還動手。這時的劉孝江只能默默忍受著。在他的心中,這些老人跟他家里的老人一樣,碰到老人想不通的事情,他做到禮讓三先。
隨著時間的推移,也隨著為業主越來越多的服務,業主們認可了他。甚至有些人在換零部件時,主動提出讓他去購買,足以看出大家對他的信任。
劉孝江說,每次幫業主處理完問題后,會感到一陣輕松。一次,一位業主地下室水管子破裂,他處理的過程中被噴了一身的水,回到家時衣服已凍成硬殼。妻子心疼地說:“為了工作也不能不要命呀。”而劉孝江則笑笑說:“問題解決不了,我心里老是有個事。”
像這種事在劉孝江身上發生很多次。也有人說,好歹是個經理,可以讓員工去解決呀。他坦然道:不去現場,事情得不到解決,心里不踏實。劉孝江就是這樣一個吃苦在前,臟活、累活搶著干的基層領導。有時掏污水井時,劇烈的惡臭熏得讓人反胃,但工作起來,就忘了一切。他為員工樹立了榜樣。
劉孝江的工作得到了單位領導及業主的認可。他說,這些功勞還要歸功于他家的兩位老人。“家有一老,勝有一寶。”劉孝江的妻子也在環衛一線工作,每天很早就出門工作了。是老人幫他們夫妻操持著家務,讓他們夫妻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2000年,劉孝江提出讓住在云母二礦的岳父母跟他們一起住。因為老人上了年紀,而且云母二礦地理位置偏僻,就醫條件不好。一家五口人生活在78平方米的樓房里,雖然有點擠擁,但一家人卻其樂融融。聰明的劉孝江明白,要想長期和睦相處,首先飲食習慣得一致。岳父母是南方人,而他是北方人,他就隨著老人的口味吃,放棄了舌尖上的愛好。老人生病時,他陪同去烏魯木齊市治療。悉心地照顧,讓老人逢人便夸女婿好。老人身體狀況好時,盡量多做家務,讓勞累了一天的夫妻回到家就吃上熱飯。劉孝江說,一家人住在一起,沒有矛盾是不可能。他家遇到矛盾時的方法是冷處理。大家冷靜了之后都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一下,沒有原則性的問題,隨之都變得豁達起來。他們夫妻兩人很少因為生活瑣事吵架,是大家口中的模范夫妻。
模范夫妻互敬互愛。在劉孝江父親生病期間,忙得不可開交的他,只能讓妻子一人回一八二團照顧老父親。稍有時間,就回一八二團看望父親。在父親的最后日子里,夫妻倆陪著老人走完了他的一生。
溫馨、和諧、寧靜的家庭環境影響著孩子。每年岳父母過生日的時候,一家人聚在家里要大餐一頓。兒子都會買些小禮物送給外公、外婆,說祝福的話逗老人開心。孩子從父母身上學會了孝順。家里生活上的事,劉孝江基本不插手,他抱著“難得糊涂”的想法。但兒子進入青春期,有時學習壓力大,情緒不好,對外公外婆說話語氣不禮貌時,他會訓斥兒子,安慰岳父母。他經常鼓勵兒子要有上進心,他打趣兒子:我和媽媽每年都會領一個紅本本回來(獎狀)。家里五個人,爸爸、媽媽、外公都是黨員。兒子在八年級結束時,拿回了“三好學生”的獎狀,而且有志加入共青團。劉孝江就是這樣一個樸實、平凡的人,不講大道理,寬容待人。用言行感染著別人,用快樂影響著別人。他的生活每天都充滿著陽光。
2011年,他的家庭被雪嶸公司評為和諧小康家庭;2015年,獲得十師北屯市“和諧小康家庭”稱號。他本人在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被雪嶸公司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15年,被師市工商聯評為優秀共產黨員;被十師北屯市評為勞動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