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琳琳
(029200 內蒙古通遼市霍林郭勒市委員會黨校 內蒙古 通遼)
現行的勞動法律是在工廠法勞動法律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的,它在用于與工廠有些較大差別的各類社會服務領域時難免會存在著一些不完全適用性。此外,由于事業單位為國家提供公益服務的特殊性,其在人事關系的調整的與管理上與其他企業有著明顯的差別,故其聘用合同關系的法律適用程度一直未能明確。
目前,聘用合同關系已經被歸納進《勞動合同法》進行調整,與此同時,由于事業單位聘用制度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特殊性,因此立法機構在對相關法律規定做出調整時會考慮到在聘用合同關系方面制定一些特殊的規定。本著特殊法規優于普通法規,普通法規是對特殊法規的補充的原則,對事業單位聘用合同關系的法律適用性作出調整。實質是說,當前事業單位的聘用合同關系也不是與《勞動合同法》存在根本上的沖突,而是說在相關法律、法規的范圍內,在不考慮其他特殊問題的情況下,還是基本適用的。簡單來說,就是《勞動合同法》的適用只是作為對現行法律的補充。
不難看出,當前我國的事業單位聘用合同關系缺少針對性的法律規范,而已有的法律中真正細化到事業單位聘用合同關系的少之又少,而是這些法規大部分是一些部分規章制度,不具備良好的適用價值。這也就導致了在對事業單位聘用合同關系的相關法律作出補充和完善時總是會遇到重重阻礙,事業單位聘用合同關系與現行法規的適用程度愈發降低[1]。
近年來,拿事業單位的聘用制管理工作來說,一些事業單位是根據《關于在事業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來完善聘用合同關系的,而在實際工作當中,也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均從不同程度上體現出一些聘用合同關系在法律上的不足,這些不足之處導致了當前事業單位的聘用制度在具體的實踐中面臨著各種阻礙,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當前事業單位的聘用制度主要面臨技術層面和管理層面,對于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而言,在完成任務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標準和晉升機會是許多事業單位工作者的職業規劃目標。當前階段,我國科學、文化事業發展水平飛速提升,許多保障和保障體系也日臻完善。聘用機制下大批專業人才涌入事業單位,同時也帶來了激烈的職務競爭。目前,因單位考察、職位任免與審核評價而引發的人事糾紛也屢見不鮮,然而員工在維護自身權益上卻面臨著無從申訴的尷尬局面。
《意見》的第七條規定了聘用人員與事業單位在職位考核問題上存在爭議時的解決方案,即受聘人員可以向當地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然而同時參照《人事爭議處理規定》的第二條,此類糾紛問題是并不能夠交由仲裁部門去處理的。這種根本性的沖突就導致了《意見》上的規定并不能夠充分的發揮其作用,在對受聘人員切身利益的維護上有很大的欠缺。
事業單位的聘用人員與單位不僅只有聘用與被聘用的關系,還有更深層面的人事關系,簡單的說,就是受聘人的人事檔案問題。在具體的工作情況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在受聘人決定與事業單位解除聘用關系,申請辭職時,事業單位參照《意見》來處理受聘人的相關辭職流程,且開出辭職證明,然而卻要對受聘人的個人檔案進行凍結。這就導致了許多受聘人員在辭職后從事其他工作時受到各方面的阻礙。
在人員流動性方面,《意見》使離職人員以往的工作和工齡都無法得到明確的認定。對于人事關系的管理來說,《意見》在維護離職方的權益方面存在著非常大的空缺,這也就導致了許多事業單位利用這方面的空白推卸責任義務,使離職人員自身承擔過大的壓力和風險,進而導致了受聘人員的個人權益受到侵犯。
目前來看,我國在與事業單位在聘用合同關系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制定上存在著嚴重的不足。為了填補聘用合同關系法律法規上的空白,可以實施地方性法法律發過去調整,要有針對性的提出特殊的方案。所以,就一定要加強立法機構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能力和效率,使聘用合同法律區別與其他相關的勞動關系調整法。事業單位在聘用制度上實行法律規章與勞動法律協調統一的模式,因地制宜的去調節不同事業單位,不同聘用方式及聘用熱點的勞動關系[2]。
現階段我國已經發布了一些涉及到事業單位人員管理制度的法律,但是這些法律并沒有真正的涉及到聘用合同關系的具體環節,因此,盡快完善事業單位聘用人員管理相關法律的具體環節,構建配套健全的法規體系是十分必要的。
立法機構首先對應對事業單位現行聘用合同關系的實際情況進行考察,并針對事業單位聘用制度下一些明顯的沖突進行強有力的法律規范。具體要做到對事業單位的聘用合同關系進行調研,抓住沖突的問題點逐一將矛盾的部分消除。在事業單位受聘人員辭職后,使其流動性不受到制度上的阻礙,真正實現“檔案隨人走。”
只有消除了政策上的沖突,才能使受聘人員的個人權益得到合法的保障,實現人事糾紛與法律規章的制度銜接,從而更好地緩解受聘人員的從業壓力,減少事業單位的人事爭議。
綜上所述,我國事業單位多年來的改革進程中,事業單位聘用合同關系與相關法律的適用性問題也因頗有爭議一直受到人們的密切關注。希望廣大相關工作者能夠認清當前事業單位聘用制度的現狀,不斷發現聘用合同關系中與相關法律沖突的問題,并采取積極的改善措施。
[1]李來原.論事業單位在編職工聘用合同的法律性質[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6,35(12):61-66.
[2]劉冠懿.事業單位聘用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研究[J].法制與經濟,2015(0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