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婷
(430200 武漢市江夏區檢察院 湖北 武漢)
檢察機關監督行政機關移送涉刑案件主要根據兩個主要的規范性文件。一部是在2001年由國務院頒布的《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刑犯罪案的規定》,另一部是在2011年由中共中央、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關于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的意見》。除此之外,不同的省份也出臺了許多與此相關的規范性文件。
就目前移送涉刑案件的現狀而言,偵查監督業務發生了令人可喜的轉變,由辦事模式轉變為了辦案模式。在本文摘要中提及的四個部分是當下監督行政機關移送涉刑案件的具體全面性的概括。另外,近期在線索來源中增設了主動抄送的內容。
在實際的操作執行中,監督線索存在著一些備受人們關注的問題。一般來說,監督線索的三個來源渠道分別為,舉報渠道、辦案發現渠道和抄送渠道。關于舉報渠道,許多的行政當事人對于檢察機關監督行政機關移送涉刑案件的具體操作不是十分了解,這樣一來就導致了舉報渠道的線索不能夠及時地發揮出自身的最大價值,而在辦案發現渠道中的線索來源在就更少了。因此,監督行政機關對于移送涉刑案件難以進行全面的了解,更別說從中提取有價值的涉刑案件線索了,而抄送渠道指的是通過抄送案件的方式來促使檢察機關的監督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具有一定的被動性。
在具體的實踐操作過程中,許多的行政機關對于檢察院的監督職責仍舊停留在與公安機關的對接層次上,對于有關的監督內容存在著認知不足的問題,這樣一來許多的行政機關只是將涉刑案件移送到公安機關,甚至有些人沒有意識到需要進行抄備檢察機關的工作,這些情況將會導致行政執法機關和檢察機關工作配合不到位。
在執行案件期間,許多的相關行政機關不具有限制人生自由的權利,也不能永久性扣留財務。因此在很多的移送涉刑案件中會發生當事人逃逸,贓物轉移的情況,在對待此類案件中,檢察機關因自身權力有限使得案件在調查過程受阻,利用現有的單一方法來對案件進行定案,使得立案的成功率一直處于較低水平,降低了移送涉刑案件的辦事效率。
檢察機關監督行政機關移送涉嫌案件是有專門的小組負責人參與的,但是在具體涉刑案件的移送過程中需要更多的人來與各個單位的承辦人進行及時聯系和溝通。雖然說現在全國各地都建立了相關反面的信息網絡平臺,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導致許多的信息化網絡平臺會被投入使用,并且距離其使用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
在檢察機關監督行政機關移送涉刑案件中存在的許多問題都是因為相關立法不足所導致的。一方面,現有的相關立法對于檢察機關監督行政機關工作的職責規定不規范、不全面。除此之外還缺少有關檢察機關監督行政機關移送涉刑案件工作的專門立法。另一方面相關立法對于檢察機關監督職能的內涵和外延規定不清,無法為監督行政機關移送涉刑案件提供充足完備的理論支持。
我們需要通過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來確立檢察機關監督行政機關移送涉刑案件的相關職權,在檢察機關的監督行政機關職能范圍內主要針對訴訟活動進行監督,但是對于一些訴訟活動的監督,檢察機關的職能還需要進一步的進行擴展。因此,檢察機關的監督職權需要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來進行立法和明確規定。在立法中應明確檢察機關的監督行政機關對于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三個方面的各項內容。
在以往的移送涉刑案件中占主導地位的是政府部門,但是由政府機關來主導檢察機關移送涉刑案件是十分不恰當的,應該由檢察機關來主導此項工作,而檢察機關的監督行政機關是專門負責監督的執行機關,他們對于刑事法律十分的熟悉,能夠及時對監督行政機關進行法律指導,檢察機關在移送涉刑案件的過程中有利于案件的順利進行。
全國各地應大力發展有關兩法銜接的信息網絡平臺,通過搭建信息化網絡平臺檢察機關的監督,行政機關可以對于涉刑案件進行全面地及時了解和掌握,避免了線索來源少和時間滯后的問題。另外搭建信息化網絡平臺可以節省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1]張建升,元明,甄貞,謝鵬程,金園園.打造信息共享平臺 深化“兩法銜接”機制建設[J].人民檢察》,2013.19.41.
[2]劉福謙.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的幾個問題[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2.1.38
[3]張建升,卞建林,秦前紅,孫靈珍,高一飛,金園園.讓檢察權在人民監督下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專家學者縱論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J].人民檢察,2015.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