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雪飛
(215000 江蘇江陰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分行 江蘇 蘇州)
隨著現代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經濟發展形式日漸多樣化,各行各業都面臨著較大的市場壓力和競爭風險,可以看到,市場經濟條件下,實體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加上企業利潤下降、非法集資風險不斷提升,銀行業金融服務機構面臨著復雜的信貸風險防控壓力和嚴峻的市場競爭危機。主動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對當前國家對金融領域提出了的新要求,通過法律手段開展不良資產化解和清收,是當前商業銀行化解信貸危機的重要途徑,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問題,增加了化解處置難度。加強新形勢下不良資產化解的法律手段與防范對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商業銀行利用法律手段對不良資產進行處置的基本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提起訴訟、仲裁追償、申請強制執行、實現擔保物權方式。每一種形式都有自身的特點和具體要求,具體表現為:
1.提起訴訟
如果債務人有可以執行的財產線索但是卻不能及時還債或者失去聯系,在對擔保人進行追償時沒有實現,銀行首先想到的處理方式是通過訴訟的方式進行解決,確保自身的利益不受損,銀行將會按照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流程和要求等提供可能的所有的債務人信息,從而以此來確定訴訟方式、申請訴訟保全等。要通過快速處理的方式及時提供信息,提高訴訟效率,才能及時將債務人的財產進行凍結等,降低轉移風險對自身利益造成的損害,也有利于法院判決執行。
2.申請仲裁追償
銀行可以通過一定的渠道選擇一個仲裁機構,事先設計仲裁方案,及時將申請財產保全材料收集整理全面,提前和仲裁機構進行溝通,從而提高訴訟時效,降低利益損害。
3.申請強制執行
如果事先在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合同約定中有明確的可以申請強制執行的條款,一旦發生違規行為,銀行就可以快速通過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方式進行財產回收,這需要提前了解掌握有關的申請強制執行的流程、所需要提交的資料以及具體的時限等,從而提高處置效率。
4.申請實現擔保物權
如果債務人抵押物的價值已經可以滿足債券本息的逾期貸款,銀行就可以通過申請實現擔保物權的渠道來進行清收,這樣法院可以直接通過通知當事人到庭解決的方式來進行裁定,進而通過申請強制執行的方式直接進行資產清查和處置。
在利用法律手段和方式來進行不良資產化解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訴訟周期長,執行效率不高
銀行通過訴訟程序來解決不良資產化解問題時通常會按照層層上訴的方式進行解決,過程環節本身比較多,流程比較復雜,加上法院案件較多,受理時間相對比較長,專業辦案人員能力和素質以及經驗不足,就會對案件審理進程等產生很多的影響,即使訴訟完成裁定后,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很多司法機構對執行方面不夠重視,對被執行人財務狀況等審核監督把關不嚴格,從而對處置質量等產生很大的影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不良風險的發生率和擴大程度。
2.不能有效保障抵質押物權
在進行抵質押物評估和流轉方面,目前相關方面的制度體系還不健全,很多要求和規范沒有建立健全,都是按照行業經驗執行,或者信息不能全面共享,銀行取得固定資產等處置變現過程中通常會遇到很大的阻力,甚至不能對資料等進行處置,從而影響不良資產的有效收回,損害了銀行方面的利益。
3.債務人故意延長執行進度
在進行訴訟時,債務人有可能會拖延時間,通過提出權利異議等濫用訴訟權利的方式來拖延進度,故意不執行,不配合進行下一步操作,影響案件進入實質審理階段的進度或者執行過程中故意阻攔等,影響不良資產處置效率。
4.協調處置過程困難重重
在進行協調處置時,雖然國家對于法院處置權方面組除了明確的解釋和規定,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會出現不予回應、多次協調才回應等互相配合不力的情況,不利于銀行對不良資產進行及時快速處置。
5.社會環境變化和政策影響
受到國際形勢以及國內社會發展變化情況等影響,國家有關政策也在不斷調整,雖然對銀行金融服務機構以及金融市場不斷加強監管,但是會受到很多突發情況的影響,導致很多事項沒有在法律或者政策范圍內體現,一旦涉及到利益糾紛或者矛盾沖突,往往很難拿出具體的條款加以約束,從而不利于后期執行和保護各方的利益。
針對當前不良資產化解法律處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進一步提升處置效果,更好地保護受損方的利益,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和改進:
1.提高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意識和水平
一方面商業銀行要充分預測可能存在的各種風險,對所有面臨的風險情況進行全面排查,不斷學習國外先進的經驗和基礎管理理論,總結經驗,針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逐一列出,制訂針對性措施加以預防,建立風險規劃、識別、監督和防范機制,提高防范風險的主動性。另一方面要健全全面審查制度,對每一項業務嚴格進行審核,細化流程,明確具體的材料等相關要求,嚴密監控貸款抵押物、擔保方的資產狀況等,一旦發現苗頭,立即采取措施處理。針對提起訴訟方面,也要建立有效的線索收集、資料上報、協調溝通機制,提高過程處理效率,從而為審判和執行爭取更多的時間。
2.健全不良資產處置司法制度體系
司法機構也要深入實際,對當前不良資產化解法律方式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等進行查找分析,本著維護涉案人員權益的原則,在訴訟程序、權利濫用、政策落實等方面健全和完善相應的保障機制,加強對案件執行人員的監督考核,加強組織領導,探索更多有利于案件執行的創新舉措和方式,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提高處置執行效率和質量,提升風險化解和處置效果。
3.構建完善的信用體系,形成健康有序的信用環境
要進一步擴大信用體系覆蓋范圍,充分引導中小企業和農村信用機構參與到信用體系建設和監督過程中來,加強與社區聯動等,提高信用知識宣傳水平,全社會形成強大的共同信用監督網絡,利用互聯網等方式,加強對違法違紀人員的追蹤監控力度,運用社會輿論壓力等提高債務人依法還債的意識等,形成健康的社會信用環境,降低不良資產發生率。
總之,隨著形勢變化,發生不良資產風險的情況越來越多,不可控因素也在逐漸增加,想要不斷提高不良資產化解效率和質量,更好地維護受害方的利益,減輕損失程度,就需要從健全司法體系、提升銀行風險管控意識以及構建完善信用體系等多方面入手,不斷努力,才能及時有效化解風險,提高資產最大保護力度,更好地營造良好的金融市場環境,發揮資產利用價值,推動社會全面進步。
[1]吳晶妹,范瑾.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問題探析[J].現代管理科學,2015(06).
[2]袁彥娟,趙東升.不良資產化解的法律手段與防范[J].青海金融,2017(12).
[3]霍成義,王洪剛.不良資產處置現狀及對策研究——以山東省東營市為例[J].青海金融,2017(05).
[4]張杰.新形勢下地方中小銀行精準處置不良資產的思考[J].福建金融,2017(02).
[5]侯亞景,羅玉輝.“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我國金融不良資產的“處置之道”[J],經濟學家,2017(01).
[6]遲慧君.論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的法律對策[J].法制博覽,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