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都臨
(510075 合享匯智信息科技集團(廣州)有限公司 廣東 廣州)
專利是知識產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自己儲備專利彈藥則是第一步,而彈藥的優劣會直接影響到專利權人的專利運營策略。高價值專利的產生由很多因素綜合決定,在專利技術客觀不變的條件下,如何挖掘出高價值專利的技術方案的過程則有跡可循。
當前慣用的專利挖掘方法主要有:通過功能亮點挖掘專利點,通過技術分解方式挖掘專利點,通過功能分解挖掘專利點,通過研究專利文獻的技術功效矩陣挖掘專利點等。下面通過對比分析各種專利挖掘方式的利弊。
功能亮點法是通過在產品功能確定之后,找出新功能和亮點功能的方式找到專利點。
首先列出本項目所能實現的新功能。這里的新功能是泛指,除了常規意義上理解現有技術沒有實現的功能外,還可以是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具有更好實現效果的功能。
然后對新功能進行分析,初步判斷該功能的可專利性。
針對一個功能,分析現有技術為什么不能實現,本發明是如何實現的。分析結果常見有兩種:①該功能是大家沒有想到的功能,現有技術可以實現,只不過沒有人想到去做;②該功能的實現是通過克服技術難題而實現的。對于第一種情況,從技術層面上看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并沒有改進,因此,基本可以確定該功能所對應的技術方案不具備專利要求的創造性。在否定該功能的專利性之前,我們還需要核實以下事實:對于新功能的實現,是否是將現有技術完全照搬,例如軟件方面只是改一下操作對象、消息發送內容,那么基本可以否定該功能的專利性。但如果新功能的實現雖然借助了現有技術,但需要結合該功能做一些技術上的調整,且技術調整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那么,該功能所對應的技術調整方案具備專利性。
功能亮點法是通過牽出一根紅繩拉出一串專利,功能亮點是紅繩,而結果則是較高的專利產出。功能亮點法的優點在于可以直接的找出專利點,不需要耗費太多的精力,但也正因如此,該方法容易遺漏部分技術創新點。從功能的角度看是新的但該功能采用的技術不一定是新的,而且還存在另一種情況:功能不變但技術是新的。研發人員往往對產品的功能如數家珍,而對專利的理解不深。因此功能亮點法適合研發人員自行進行專利挖掘。
功能分解法則是在功能亮點法上進一步調整進行的,先將產品功能羅列出來,對功能進行分解,確保少遺漏專利點,然后按照功能亮點法執行。
功能分解法相對于功能亮點法降低了因新功能羅列不全的可能性。
技術問題法是在研發過程中遇到了問題,發明人通過技術手段解決了該問題則為一個專利點。
研發人員在研發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技術問題,而且技術問題往往令研發人員印象深刻,所以解決這些問題的技術方案的可專利性較高。這里指的技術問題有多種:因遇到技術難題需要攻克的技術問題,因需要增加新功能而帶來的技術問題,因需要提高產品性能而改良技術方案帶來的技術問題等。
技術問題法是從技術問題的角度來倒推專利技術方案,從產生專利點的結果上看,解決技術問題法與功能亮點分解法有一定交叉。研發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是競爭對手的共性問題的可能性較大,而且這些技術難題很可能是行業共性問題,而共性問題一般是行業焦點和核心。因此,在行業焦點和核心技術上布局專利更有價值。所以解決技術問題法同樣適合研發人員挖掘專利點,而且更容易產生核心技術的專利組合。但該挖掘方法不夠系統,容易遺漏專利點。
同技術問題法相似的有技術分解法,技術分解法是在技術問題法上改進,參考功能分解法的思路進行的。將產品技術按模塊進行多級分解,分解到一個合理的層級,以保證產品技術點的全面性,然后梳理確認每一個技術點是否具有專利點。進行技術分解的過程可采用技術樹、魚骨圖等多種方式。
技術分解法的優點在于能夠較全面的梳理專利點,降低了遺漏專利點的可能性,但是該方法也存在一些問題,技術分解的技術深度和廣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處理這項工作的研發人員,因此技術分解對于研發人員是一個重大考驗。而且技術分解的過程帶來了較大的工作量,該方法需要得到技術大牛、發明人和專利工程師的配合才得以完成,因此不適合發明人自己挖掘專利點。
技術功效矩陣法是通過專利檢索,找出相關專利并進行技術功效標引,將技術功效點交由研發人員歸納整理,將整理出的技術點和功效點以矩陣或者熱力圖的形式進行展現,得到全面且顆粒度適中的技術功效圖。發明人可以根據羅列出的技術點挖掘是否有優選技術以及全新的專利技術方案;也可以通過效果點挖掘專利,查找是否有改進的技術效果或者全新的技術效果;還可以綜合技術點和效果點進行整體分析挖掘出專利點。
技術功效矩陣法的另一種方式是由資深的研發人員和產品人員列出技術點和功效點,然后根據技術點和功效點進行專利檢索獲得產品相關專利,然后通過專利標引和后期的歸納整理得出技術功效矩陣圖。
技術功效矩陣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技術分解法技術點羅列不全面的問題,也可以改善功能分解法帶來的遺漏問題,因此該方法具有較好的全面性。但該方法的一個重要問題是費時費力,一個產品的相關專利少則成百上千,多則上萬甚至幾十萬。當該產品的相關專利比較少時,會遇到技術分解和功效分解顆粒度大的問題,此時仍然需要資深的研發人員和產品人員進行分解。
當然,專利挖掘并不僅僅需要挖掘專利權人已掌握的技術,還需要對未來技術進行布局,這涉及到專利權人對未來技術的預測問題。因此,專利挖掘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需要具有較高綜合能力的人才才能勝任。
根據上述的對比分析,專利權人在進行專利挖掘的時候需要根據挖掘目的、挖掘時機、性價比等因素綜合考慮,選擇適合自己的專利挖掘方法。
[1]王寶筠.以項目功能出發進行的專利挖掘(上).電子知識產權,2010,11.
[2]謝順星,竇夏睿,胡小永.專利挖掘的方法.中國閥門與專利,2008,7.
[3] 高雁,肖麗華,岑奕朗.企業如何申請高質量的專利.電視技術,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