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 娜
(300202 天津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天津)
水資源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是生態與環境的控制性要素,是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基礎。水資源管理在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中具有首當其沖、不可或缺的戰略作用。《水法》《防洪法》等一系列水法律法規的相繼頒布施行,標志著我國水利事業發展邁入了依法行政、依法治水的軌道,為水政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隨著全國依法行政工作的不斷推進,水行政執法體制及運行機制面臨著新的挑戰,如何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建立一支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水行政執法隊伍和與之相適應的運行機制已成為全社會共同關心和探討的問題。
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頒布實施后,天津市水行政主管部門開始籌建法制機構,加大水行政執法力度,特別是1995年水利部水政監察規范化建設實施意見提出“八化”要求,天津市水行政執法隊伍規范化建設邁上了一個新臺階。設置主要有四種模式:一是有執法任務的單位組建水政監察支隊,日常工作由水政監察機構負責,統管所轄水政監察大隊,支隊負責人由主管水政監察工作的處長或水政監察機構負責人擔任;二是有執法任務的單位只設水政監察支隊、大隊,不設水政監察機構,水政監察工作主要由承擔主要行政管理職能的科室負責;三是有的區縣水務部門組建的水行政執法隊伍與水政監察機構單獨設立,獨立運行、各負其責、分工協作;四是有的區縣水務部門組建的水行政執法隊伍設在水政監察機構,加掛水行政執法隊伍的牌子,不增加行政編制。截止2017年,天津市水務系統已成立水行政監察支隊、大隊約70支。基本實現了將現有水行政管理職能全部納入行政執法行為規范的范疇,保障了水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
水行政執法人員是行政執法工作的具體實施者,對執法人員培訓主要以集中授課為主,模擬演練、經驗交流、案卷評查、案例研討為輔的形式。同時對加強執法人員開展職業道德、反腐倡廉、政治思想的教育,開展依法行政理論、預防職務犯罪和職業道德等相關知識的培訓,牢固樹立執法人員文明執法、公正執法、廉潔執法的理念。
水行政執法隊伍是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的中堅力量,近年來,水行政執法工作得到了各級領導的普遍重視,各級水務部門加大投入,為所屬水行政執法隊伍配備了勘察、通信、交通等工具,為一線執法人員制作了統一執法工作服裝,佩帶了執法標識,基本做到了執法裝備與執法任務相適應,使執法效率與應變能力顯著提高。
基層水行政執法隊伍中的執法人員呈現學歷低、年齡大的現象,有的水政監察隊伍平均年齡為54歲。隊伍中多以工程管理人員為基礎,法律專業人才匱乏,因此依法辦事的能力較低,不能適應新形勢水行政執法工作的需要。
部門內部配合機制不順暢,部分管理單位對水行政執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造成水利工程管理與水行政執法相脫節,加之事前防范與事中監督不力,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了一些水事違法行為因得不到及時處理而滋生蔓延,進而擴大了水事違法行為的危害后果。
因水行政法律法規設定的執法權有限,執法人員在現場實施強制措施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違法當事人圍攻阻撓,因而使現場執法秩序得不到很好維護。加之地方水務部門沒有與當地政府、公檢法、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建立成熟的聯系機制與合作方式,信息資源缺乏共享,致使水行政執法工作難以及時有效開展,違法事件不能得到有效查處。
在天津市水行政執法隊伍中還存在全額撥款、差額撥款、自收自支等各種性質的事業編制,經費來源不統一。水行政執法裝備、辦公設備長期得不到配置與更新,很難適應新形勢下“數字水政、信息水政”工作開展的要求。另水行政執法工作無統一的執法服裝、執法標識,又無相應的行政強制手段,執法的威懾力明顯降低。
隨著國家行政機構改革的不斷深化,部分執法崗位人員經常調整,剛適應了執法工作又調到其他工作崗位,每年既有剛滿一個執法證件注冊年度的執法人員不再注冊執法證件,又有新工作人員補充到執法隊伍中,使得隊伍結構不穩定,造成了執法人員疲于應付的局面。加之水政監察工作缺乏專業技術資格系列,執法人員對未來的職業發展失去了信心與動力,使得隊伍的穩定受到一定程度影響。
①建立水行政執法組織體系。按照水利部水政監察規范化建設目標“八化”中“執法隊伍專職化”的要求,有執法任務的單位全方位地強化水行政執法隊伍職能,構建較為完備水行政執法體系,確保上下聯動、左右協調、政令暢通。
②建立水行政執法制度體系。為規范水行政執法行為,依據水利部有關文件的規定,建立健全水政監察工作的相關機制,完善內部規范化制度,使各項水政監察工作在制度的規范化下有序開展。
③建立行政執法責任目標體系。完善《行政執法錯案、過錯責任追究辦法》和《行政執法辦案獎懲辦法》等工作制度,明確各級水行政執法隊伍的具體執法責任。執法部門與執法人員簽訂行政執法責任書,將執法職權、執法責任分解到每一個執法崗位和執法人員,實現行政執法責任制層層分解。
①建立水行政執法能力體系。為提高執法人員的業務素質,制訂切實可行的培訓目標、培訓計劃,通過組織法律知識競賽、專題調研考察、開展案卷評查、執法技能比賽等培訓形式,有效地提高執法人員依法治水的意識和執法實戰的能力。
②建立水政監察人才管理目標體系。制訂水行政執法人員整體素質達標計劃,建立水政監察專業技術資格等級,建立優秀執法技術專家人才庫,采用典型案例研討會、執法技術分析座談會以及現代電子技術促進各方執法水平,暢通溝通渠道,實現整體推進、資源共享的目的。
①建立行政執法監督考核指標體系。建立監督考核體系,按照工作的重點實行量化賦分,確定考評結果、公布考評結果。考核結果直接與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掛鉤,并作為年度單位評優的重要依據,強化內部監督制約機制,規范執法隊伍的執法行為。
②建立執法評議考核指標體系。大力開展行風評議考核活動,建立健全內部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政府監督、專門監督和社會監督等多層次的監督體系,采取自查自糾、公開評議、集中評查等方式自覺接受社會監督,推動評議考核指標體系的完善。
③建立行政執法違法責任追究體系。按照水行政執法違法責任追究辦法的有關規定,依法確定執法機構和執法人員違反法定義務應當承擔的責任。建立執法督查制度,依照有關規定對執法不力的執法單位,責令限期整改,通報批評。對有關責任的執法人員批評教育,調離執法崗位。
綜上,我們將在實踐中不斷研究水政監察隊伍規范化工作的新情況,探索新方法,開辟新途徑,解決新問題,為實現依法治水新目標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