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泉
福建省福清市人民檢察院,福建 福清 350300
在邁向全面決勝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區域法治合作一項作為我國走向法制現代化的重要議題,對于政治、經濟以及法律的發展都具有彌足珍貴的意義。通常來說,“區域”一詞的覆蓋面可分為兩個方面來看待,其一屬于全球范圍意義上的區域合作,另外則是指在主權國家范圍內,按照行政管轄層級進行劃分的地區單元,屬于以地緣關系作為劃分區域的主要依據,這一項決定了該話題具有可議論性。
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轉型階段,各項潛在的矛盾正不斷的凸顯出來,導致社會沖突事件變得高發。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推進區域間的法治合作,一定要遵循安全原則,著力保障區域法治合作的順利推進。比如,位于東北亞經濟區中心地帶的環渤海區域,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逐步構建了包括京津、遼冀晉魯以及內蒙古中部等區域在內的法治合作關系,主要目的是為了達到合作共贏,實現合作區域間的共同發展[1]?;诖耍诨ヂ摼W發展的時代大背景下,應著力強化對于各區域的安全保障力度,率先在法治層面確立統一的合作標準,最小化區域合作之間的矛盾沖突,充分滿足各區域對于合作發展的利益訴求,從而樹立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法治思維方式,進一步深化與各區域臨近省市之間的交流合作,逐漸以互聯網背景為基礎,在大范圍內構建和諧公正的法治環境。
在互聯網發展以及經濟新常態的發展形勢下,環渤海區域的合作地區之間面臨著公共問題與公共事務的壓力,導致合作過程中的一些潛在問題開始凸顯。因此,可以積極借助互聯網技術強化法治宣傳力度,例如,可以參考浙江省溫州市和福建省寧德市共同簽署工商聯合執法發展協作協議書的方式,率先拓展在環渤海區域的共同執法范圍,此后逐漸在環境保護、公共衛生事件等方面形成統一的合作執法力量,利用互聯網技術逐步實現跨地域協助解決公共事務的協同合作目標。其次,還可以借鑒江、浙、遼、甘等幾個省合作構建環境保護聯合體的形式,逐步構建司法協作組織,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傳播通訊技術,增加合作區域之間法治管理工作的交流互動頻次,實現法治管理經驗的互相學習互相借鑒,最終為環渤海區域司法合作平臺的構建奠定基礎,增進互聯網信息互通和交流互訪的合作關系,提升環渤海區域法治合作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立足于互聯網發展的時代背景,區域法治合作關系的正常維持離不開法治提供的保障,利于協調合作區域之間的法治沖突,逐漸促進區域合作的一體化發展。例如,圖們江自由貿易區屬于略有別于環渤海區域合作模式的現代化區域經濟一體化模式,即將走向區域法治合作的道路,因此要利用互聯網技術強化區域之間的法律交流關系[2]。像是在長春市成立的圖們江國際合作學會,主要是為了促進全省對外的經濟交流以及法治合作,爾后東三省的科研院校始終致力于培養法律專業人才,而且延邊大學的法學院利用互聯網技術,聯合縣市檢察院和法院構建了法律生實習基地,主要是為了培養兼顧互聯網與法律知識的復合型人才,輔助圖們江自由貿易區逐步加強與區域之間的法律交流關系,利用互聯網技術促進區域之間法治合作關系的構建。
要想促進區域法治合作關系的進一步發展,關鍵在于立足互聯網背景提供新時期的發展動力,逐步構建區域法治的長期合作機制。同時,合作區域之間還應積極成立法治建設互聯網合作機構,專門為合作區域提供平等對話的網絡交流合作平臺,及時利用互聯網傳送合作信息,幫助各區域及時了解合作區域的真實想法,從而有效緩解合作區域在司法、執法方面的矛盾沖突,逐步構建統一性的合作規則,協調解決合作區域的法治事務,保證合作區域法治事務的規范化發展。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社會正經歷轉型與變革的陣痛期,同時社會、政治、法律等領域的變革行動正在有條不紊的鋪開,都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向新的歷史發展高峰做好完全的準備。只是,區域法治合作從來都屬于復雜的議題,尤其是在紛繁復雜的互聯網背景下,要想推動區域法治進程的飛躍發展,還要確保與各環節的相融相生,將區域法治合作的各方面關系理順,逐漸組合為有機合作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