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清華
永安市人民檢察院,福建 永安 366000
修改后《刑事訴訟法》第85條規定:“必要的時候,人民檢察院可以派人參加公安機關對于重大案件的討論”。新修訂的《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361條規定:“對于重大、疑難、復雜的案件,人民檢察院認為確有必要時,可以派員適時介入偵查活動”,這對檢察機關介入偵查制度注入了具有指導性的法律依據。
1、案件類型特型化
所介入偵查的案件類型為:涉嫌黑社會性質組織、邪教組織等犯罪案件;重大的集團犯罪案件;嚴重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案件;本轄區有重大影響、引發群體上訪刑事案件;重大疑難復雜案件、理論和實務爭議較大的新型案件。上述案件類型均呈現出社會影響大、涉案人數多、涉案金額高、犯罪類型新等特點。
2、引導取證與偵查監督并重
一方面,對收集、固定證據、完善證據體系以及非法證據排除等提出引導意見;另一方面,監督偵查活動是否合法,改變檢察機關監督偵查取證的滯后性,通過強有力的“事前監督”制約公安機關潛在的不規范、非法取證行為,引導公安機關建立“證據裁判”意識。
1、存在公安機關過于“依賴”檢察機關的現象
實踐中經常出現公安機關一碰到“吃不準”的普通案件,在未尋找法律法規研究案情的情況下,即要求聽取檢察機關意見和建議,讓檢察機關幫助分析案件、指導取證,給原本緊張的檢察力量增添了更多的負擔。
2、存在啟動程序不規范的情況
實踐中公安機關經常只是由具體經辦的偵查人員直接拿著卷宗材料同檢察人員聯系要求聽取意見和建議,甚至并未通知法制部門人員到場,使得該項工作變成個人行為,具有一定程序上的隨意性。
1、確定參與主體
筆者認為,應把偵監和公訴部門都納入參與主體,可以批捕為節點,建議由偵監部門負責提請審查逮捕前的介入偵查工作,公訴部門負責偵監部門作出批捕決定后的引導偵查工作。而對于社會影響大、案件爭議大等類型的案件,偵監部門認為確有必要也可以商請或者報經檢察長批準后通知公訴部門共同介入,以保證檢察機關提供意見和建議的統一性和全面性,更好地服務起訴和審判。
2、規范啟動程序
一是依申請啟動。對于公安機關主動要求聽取檢察機關意見和建議的,應當向檢察機關出具書面邀請函,并提供基本案情介紹以及偵查資料等。情況緊急的可以先向檢察機關發出口頭邀請,但應將情況記錄在案;二是依職權啟動。檢察機關認為有必要提出意見建議并進行監督的,可以經檢察長批準,并以書面形式通知公安機關。
3、規范參與方式和內容
應把握“引導而不指導、參與而不干預、討論而不定論、配合而不代替”原則,推動偵查工作實現由“抓人破案”向“證據定案”轉變。主要包含三方面內容:一是以證據為核心,切實貫徹證據裁判規則。根據庭審證明的需要,從證據的收集、固定、補充、完善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促進偵查工作圍繞庭審標準進行。二是對案件事實認定、法律適用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幫助公安機關確定正確的偵查方向,但不對案件是否提請批準逮捕以及可否批準逮捕、可否起訴作出結論性意見。三是對偵查活動進行法律監督。將監督融入引導偵查之中,運用各種監督方式督促偵查機關依法偵查、規范偵查,提高偵查取證的質量。
1、建立部門聯動機制
一是建立與公安機關溝通聯系機制。加強與公安機關的聯系,通過對公安機關科所隊劃片區包干聯絡、信息共享通報以及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等制度,發現偵查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在偵查取證問題上做到事前預防和同步引導;二是建立捕訴聯動機制,檢察機關內部公訴、偵監部門之間加強協調配合,互通情況,交換意見,形成工作合力,避免各自為戰,以保持引導偵查工作思路的一致性。
2、從個案引導走向類案引導
一是引導同類案件中的共性問題,對同類案件的證據標準等方面提出統一的意見,解決共性問題;二是引導偵查活動中出現的普遍性問題,對偵查活動中的普遍性問題予以整理歸納,通過糾正違法、檢察建議等方式進行解決。類案引導偵查有利于解決公安偵查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檢察資源有限性的問題,更加有利于現代執法理念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