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藝源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4
刑事案件自立案至一審判決要經過偵查、審查起訴、審判三個階段,其中審查起訴階段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對于律師來說,在這個階段開展的辯護工作決定著整個案件的走向,更是辯護是否成功的基礎。
在審查起訴過程中,為了讓律師有效地履行辯護職責,維護被告人合法權利,同時也為了將法律公正原則落到實處,我國法律賦予充當被告辯護人的律師擁有以下權利:
《律師法》第30條,《刑事訴訟法》第36條、第96條規定,律師有權與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會見或通信;有權會見在押嫌疑犯,且不被監聽。出于對案件真相的調查和對辯護權的行使,律師都有權且有必要會見犯罪嫌疑人,通過嫌疑人直觀地了解案情。而事實上,嫌疑人此時往往處于在押階段,律師會見嫌疑人必須經過看守部門的同意。在這種情況下公安部門有義務接受律師會見的要求,提供必要的方便,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脫、阻撓或干擾。
根據訴訟法相關法律法規,辯護律師在起訴階段可以查閱、摘抄、復制相關訴訟材料,包括立案決定書、拘留證、逮捕證、搜查證、起訴意見書、和法醫鑒定、物證技術鑒定等。這些資料是律師對犯罪事實是否成立、法律適用是否正確的判斷的基礎,也是律師進行依法辯護的基礎。
在中國,法律賦予并切實保障律師的調查取證權。根據法律,辯護律師經有關單位和個人同意,可以向他們收集與案件有關資料,經相關人士同意,可以邀請其出庭作證,還可以直接向檢察院或法院申請收集、調取證據。調查取證是辯護律師施行辯護的一項法定權利,也是查明事實真相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雖然我國《律師法》和一些訴訟法對審查起訴階段律師的權利有著系統的規定,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律師合法權利的行使卻受到諸多阻礙,產生了許多問題。
根據法定程序,律師在審查起訴階段申請會見相關嫌疑人,應該先聯系案件的具體經辦人,再由公安的有關部門安排律師會見,在必要的情況下案件經辦人會陪同律師會見。
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律師卻會遇到很多問題。首先,案件具體經辦人擔心律師會見后不利于破案,所以借故拖延律師會見的時間以便給自己留下足夠的審訊時間;其次,在允許會見后,律師會見的人數、時間或次數被不合理地限制導致不能滿足會見的客觀需要。對于公安某些部門阻礙會見犯罪嫌疑人,該部門相關人員往往無需承擔實質性的責任。即使律師以行政不作為為由提起行政訴訟,根據現有法律規定,也會被法院以該行為不是行政行為而是司法行為從而不屬于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為由,給予駁回。
在實踐中,律師閱卷時會遇到種種限制的。在法律允許查閱、摘抄、復制案卷的階段,律師需先聯系案件具體經辦人,雙方約定見面時間,由經辦人提供查閱地點,律師取得案卷方可閱卷。
因此,在實際閱卷的情況下,律師可能遇到以下幾種情況:相關部門沒有提供合適的律師閱卷場所;有關部門的機器條件無法滿足律師復制與案情相關材料的客觀需求;律師閱卷時間被不合理地限制;同時還有的機關只允許翻閱卷宗,而禁止其摘抄或復制。
在案件代理的過程中,律師會去證人處了解案情,獲得證詞,必要情況下還會邀請證人出庭作證。但法律規定,上述活動必須經過當事人同意。而事實上證人卻常常不配合律師工作。他們中有的害怕卷入案件危及自身而拒絕出庭,有的出于對律師的不信任而拒絕提供證據,有的還向律師索要報酬,甚至有的證人出于對自身利益的考慮做假證。
在審查起訴階段律師向有關部門調查取證的時候,常遇到有的單位不愿配合或者是不是很好地配合。例如:大多數工商部門要求律師必須持有人民法院或仲裁委員會案件受理書,才能查閱、復印相關資料;財稅相關部門則常以保護商業秘密為由拒絕律師的調查取證,甚至是法院的調查也不予配合;在電信部門調查電話傳真等證據的過程中,律師也會遇到困難,通話記錄保留時間短,對傳真證據效力認定困難,對相關記錄 真實性的確定困難等。
針對以上問題,下面將在立法、司法、律師協會推動和律師個人素質培養四個方面來闡述應對的方法。
雖然我國出臺的《刑事訴訟法》、《律師法》對律師在審查階段的權利都有規定,但是這種法律規定缺乏具體細則,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律師的合法要求仍可以被人用各種理由搪塞,更重要的是法律并沒有對侵犯律師權利的當事人任何懲治措施。這兩者的作用導致了辯護律師在審查階段的權利難以行使。而究其根本,就是國家在被告獲得律師辯護權方面沒有給予足夠重視。
所以在立法上,應該將“公民有權獲得律師辯護”視作一項基本人權寫入憲法,以此強調律師辯護的重要性,為律師在審查起訴階段行使權利提供最強有力的保障,使政府各部門對律師辯護給予足夠重視。同時出臺相關法規,寫明在審查階段律師辯護權行使的具體細則,以及妨礙律師辯護的懲處措施,使律師在辯護權受到侵犯時,可以捍衛自己和辯護人的合法權利。
律師在偵查時遇到“會見難”、“取證難”等現象,主要原因是司法部門對辯護律師在刑事程序中地位的認知不明,司法人員出于對原告的感情傾向和對檢察官工作上的熟悉,主觀地將他們提升到高于辯護律師和被告的地位,導致辯護律師和被告人在程序中被當場成客體,這就是在司法程序中辯護律師的許多合理要求無法滿足的根本原因。
因此,在司法過程,特別是審查階段,公檢法機關應該對被告的合法權利給予足夠重視,充分認識到法律程序上原告和被告應具有同等地位,強調程序正義原則,切實維護被告合法權利,規范司法程序,進而保障審查起訴階段律師辯護權的具體實施。
律師協會的宗旨有維護律師和律師事務所合法權利,但是實際上我國律師協會在律師執業的過程中并沒有充分發揮自己作用,對他人妨礙律師工作時并不能出面維護律師權利,在司法過程中,律師協會不能切實維護律師權利。
因此,國家和社會應給予律師協會相應的權利,而協會本身更要主動履行職責,調處律師在職業活動中的糾紛,并協調律師與相關司法、行政機關的關系,保障律師行使權利,防止干涉律師依法執業的現象出現。
在調查取證、獲得證人證詞的過程中,律師的交際能力至關重要。當個人或單位對律師的工作表示顧慮而拒絕配合時,律師要通過溝通交流打消他們顧慮;當他們因自身利益而拒絕時,律師更要用自己過人的表達,讓其明白這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同時,更重要的是向別人展示自己專業的業務能力,獲得信任,今后的工作就會事半功倍。
所以,律師自身應該積極主動地學習別人先進經驗,通過實踐,總結工作經驗,提高業務水平,加強溝通交流能力,成為一名善謀略、能合作、懂交際的合格律師,以此避免執業過程中不必要的麻煩,為自己辯護成功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