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潔
上海市崇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上海 202150
隨著群眾法律意識與觀念不斷增強,醫患雙方正在逐步審視各自在法律關系中的地位,考慮各自在法律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這就表明醫患雙方必須要及時調整固定的思想,充分做換位思考,特別是醫生站在醫療信息的有力方面,對于患者的知情同意權要進行充分的尊重。醫患關系中知情同意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需要保護醫療患者的知情同意權,這對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減少醫療糾紛具有非常積極的價值和意義。
在醫患關系中,由于醫療信息的不對稱現象,使得對于知情同意權的概念認知出現偏差。一些醫生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過分注重技術標準,忽視了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效的信息溝通,并沒有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權,只是單方面認為只要患者或者是家屬在知情同意書上進行簽字,就能夠避免在醫療事故中自己的責任。但是在實際的醫療糾紛過程中,很多病人家屬都認為知情同意書只是一項例行的工序,患者及其家屬并沒有權利來增加或者是減少知情同意書的項目,因此不管病人家屬是否同意,都必須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這也是醫院進行免責的霸王條款。
由于我國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衡,導致看病難的問題廣泛存在,主要的衛生資源大多集中在大城市的大醫院之中,基層醫療服務設施及醫療水平比較差。這就造成大醫院門庭若市,一些大醫院的醫生門診人滿為患,這必然導致醫生工作量超出預定的負荷,在醫生的一天的工作中需要為很多病人進行問診,這樣就沒有充足的時間與患者或者是患者的家屬進行適當的溝通和交流。
由于我國醫療衛生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因此存在著很多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如果沒有健全的醫療衛生保障制度,那么患者所使用的治療費用基本上要依靠家族的幫助才能夠實現。因此,在對于患者的知情同意權上還受制于其他家庭成員的影響。
醫患雙方必須本著尊重各自人格的前提進行交流,醫生需要尊重病人及其家屬的人格尊嚴。而使得患者享有知情同意權,也就是尊重其自主的權利,如果患者在咨詢以后選擇不同意,那么醫生也應該表示尊重,不能夠輕易否定患者所選擇的方向。同時作為患者來說,也應該對醫療方案的選擇上進行科學的選擇,并且承擔相應的后果。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醫生需要主動了解患者的病情,積極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這樣會有助于醫生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分析,采取相對應的有效的解決方案。醫院要建立自身的評估機制,對患者的知情同意權進行合理的評估,這樣能夠保障最佳的方式與患者進行交流,使得醫患雙方形成良好的互相信任的關系。
需要全面提升基層醫療服務體系的建設水平,這樣可以有效減少大城市大醫院醫生的工作負荷,使得每一個醫生都能夠有充足的時間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病情上的交流分析,這樣也能夠確保患者知情同意權的實現,有利于促進和諧的醫患關系的建立。
知情同意權是有自我感情色彩的否定權以及同意權,因此并不僅僅涉及到患者的健康問題。必須要在患者與醫生之間建立一個平衡點,這樣才能夠建立兩者之間的和諧關系。醫生首先要保障對患者的告知原則以及告知的標準,同時也能夠在細部細節上對于告知的方式進行相應的優化,既要注重對規范流程的相關完善,也要注重實體性的規范。醫生在行使知情同意權告知的基礎之上,既要對于患者的權利進行保護,也要能夠防止該項權利被濫用。我國已經基本上建立了醫療法律制度,但是在關于患者的知情同意權的法律層面上,目前還存在諸多的不足。相關司法部門需要根據實踐作為標準,維護患者的知情同意權,維護相關醫護人員的權利,這樣才能夠建立和諧有效的醫患關系。
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是貫徹知情同意權實現的重要目的,確保患者本身的知情同意權權利同時也是患者自身的選擇權利,同時也是相關醫生的義務。從醫學倫理的角度來看,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醫生有義務對于患者實施人道上的幫助,這并不僅僅是幫助病人治療疾病,而且更重要的是實現其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因此,患者知情同意權的實現有助于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為醫患雙方的深入理解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