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楠
中共訥河市委黨校,黑龍江 訥河 161300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審議并發表了重要講話,做出了“要深入推進法治建設,著力打造全面振興好環境”的重要指示。為以我省為代表的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指明了方向,同時也為黑龍江法治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抓手。
(一)加大簡政放權力度,降低企業“制度性成本”
截至目前,全省已經取消省級行政權力事項816項,省級權力清單調整到3030項,精簡了69.9%。大幅降低了企業“制度性成本”。近五年來,我省共降低企業成本約685億元。法治環境的優化,極大地激發了市場活力,調動了投資者的積極性。①
(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
黑龍江省將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作為行政體制改革的重點。例如哈爾濱市政府行政服務中心在2013年創新編制了33種情形的27個綜合審批流程圖,審批要件減少58.6%,極大提升了審批效率。
(三)加大對公權力監督力度,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一方面是加大政務公開推行力度。有條件的地方全部在網上予以公開。另一方面是政府加強了內部監管。目前,齊齊哈爾市100%的縣(市)區、100%的鄉鎮已與市政務中心聯網,基本實現了視頻實時網絡監控。
(四)重視法治建設,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一是加強科學立法。黑龍江省政府第96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黑龍江省政府規章制定辦法》,從立法上加強規范,為優化法治環境把好第一道關。二是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和公職律師制度。我省已經全面開展全省公職律師受理審批工作。三是司法服務發展環境工作取得新進展。例如齊齊哈爾市公安局出臺了優化發展環境便民利企55條措施等,進一步優化了營商環境。四是加大普法宣傳力度。
(一)部分領導干部法治意識有待提高。目前來看,我省部分領導干部法治意識質量并不高,權力失范、行為失矩的現象還較為明顯。
(二)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我省部分地區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地方保護主義、部門保護主義和執法不規范的問題依然存在。
(三)優化法治環境的體制機制有待創新。比如,許多行政機關把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事項作為權力“尋租”的重要手段,這種“灰色地帶”,給企業帶來極大的困擾。
(四)司法不公、司法效率低下問題有待解決。低效的司法,使已經產生糾紛的社會關系長期處于不確定狀態,訴訟周期過長無法確保產權明晰、合同繼續履行,從而無法保障公平交易的秩序和經濟發展的效率。
(五)民眾法律意識淡薄,法治文化大環境有待形成。信訪不信法的事情時有發生,法治文化的大環境沒有營造起來。
(一)轉變觀念,強化公職人員的法治意識
一是堅持法治為引領,樹立公職人員新的權力觀。行政機關人員應摒棄傳統行政理念,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新觀念。二是加強對領導干部法律素質的培養,領導干部率先垂范,必然會產生上行下效的效果。
(二)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
一是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讓市場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政府負責提供良好的環境,并在市場出現失靈的時候,能夠起到預警和調節作用。二是完善權力清單制度。合理劃定政府職能部門與行政執法機構的職責邊界。三是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三)創新體制機制,釋放市場活力
一是完善地方立法機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二是加快推進“互聯網+法治+政務服務”工作。三是創新用人機制,明確責任主體。四是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制度。
(四)加強司法規范化建設,切實優化法治環境
良好的執法和司法環境,可以增強投資者的利益期待值,增加做大做強企業的保障性。一是繼續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優化司法體制性資源要素。二是加強司法隊伍專業化建設。三是支持司法機關和司法活動的獨立性。四是重點解決清理拖延的涉企案件。
(五)加強法治文化建設,形成“以法為本”的法治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②等普法工作新要求,我省要把全民普法作為長期基礎性工作常抓不懈。
一是加大普法力度,樹立全民法治意識。大力推動法治文化建設并將其納入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整體布局中,樹立憲法和法律的權威性,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識,自覺遵紀守法,營造有秩序的市場經濟環境。
二是豐富普法宣傳形式,增強公民法治觀念。利用黨報黨刊、電臺電視臺等傳統模式進行宣傳,更要發揮“兩微一端”“互聯網+法治宣傳”等普法新媒體新技術的功能,擴大法治宣傳工作的影響力。創新開展“12·4”國家憲法日宣傳活動。鼓勵創造優秀的法治作品,打造法治文化精品。
[ 注 釋 ]
①梁冬,閆睿.龍江奮起會有時——黑龍江優化發展環境漸顯“洼地效應”[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7-10-09.
②《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即十九大報告),201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