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燕
中共溫州市委黨校,浙江 溫州 325013
美國的“337調查”首先是出現在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中,后來分別在1974年、1988年及1994年進行了修訂。它的大致內容是指如果任何進口美國的行為存在不公平行為(主要針對侵犯專利權或者商標權行為,也包括侵犯著作權、半導體芯片模板權利的行為,不正當使用商業秘密、侵犯普通法商標權及其他商業侵權行為),并且對美國產業可能造成抑止和壟斷,應美國國內產業的申請,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可以進行調查并采取制裁措施。美國“337調查”的性質是屬于美國當地的“行政救濟”。它的特點有原告申請門檻低、被告應訴時間短、應訴費用高,敗訴后果嚴重(一旦敗訴,被訴產品將永遠被排除在美國市場之外)等特點。
在中國加入WTO后,中美之間的貿易額增長很迅速。與之相伴隨的是中美之間的知識產權糾紛也日趨白日化。為了限制、封殺中國產品進入美國市場,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選擇“337調查”來對付中國企業。所以,也就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頻繁遭遇到美國的“337調查”。根據相關的統計,在最近的10年里,遭遇美國“337調查”案件數量最多的國家是中國,中國企業也已經成為美國“337調查”最大的受害者。在地區分布上,涉案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①在浙江省,由于溫州小商品大市場的顯著特點,溫州企業更容易遭受國外貿易壁壘的限制。據溫州商務局的信息顯示,溫州的接地故障斷路器、堿性電池、打火機等都曾遭遇過美國的“337調查”。中國商務部官方網站的數據信息顯示,今年以來,截止到7月17日,美國針對中國大陸企業發起的“337”調查案總共有23件,其中就包括針對兩家溫州企業的“337調查”案件。一家是溫州市聚尚機車部件有限公司,另一家是浙江瑞星化油器制造有限公司。溫州市聚尚機車部件有限公司由于自身企業實力的原因,無力應對,已經放棄了應訴,相關產品退出了美國市場。浙江瑞星化油器制造有限公司的規模比聚尚公司稍大點,但是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有效應對美國的“337調查”,對企業來說也是個大的難題。并且這些美國"337調查”也已經給我國企業造成重大損失。建議政府和企業要高度重視美國的“337調查”,并對如何有效應對它要未雨綢繆。
從337案件的源頭抓起,建議建立重點產業領域的知識產權海外預警機制。在日本崛起的上個世紀,日本企業也曾經頻繁遭遇到美國的337調查。后來,日本企業摸索出了應對美國337調查的成功經驗。在這些經驗中,有一個經驗值得我們中國借鑒,它就是建立有效的知識產權海外預警機制。海外知識產權預警是對企業在進出口貿易、赴國外參加展會等情況下開展的海外風險預警分析,內容包括幫助企業進行海外知識產權檢索,收集、跟蹤相關數據信息;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部署分析、侵權風險分析、技術狀況分析等,提出應對潛在風險的策略和建議;針對可能或已經對產品和技術出口、行業安全、國際聲譽構成風險的海外知識產權問題,向企業提供信息支持、法律咨詢等綜合服務。知識產權海外預警機制在預防美國的337調查上很重要。中國有些城市比如北京已經出臺了《北京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預警項目管理辦法》。②
在當前中美博弈中,我國在技術創新等領域產業政策是美國對華301調查主題和兩國目前爭議膠著點,美國對華301調查報告與“中國非市場經濟地位”報告,集中表達了對中國產業政策與體制特征的質疑,也得到歐盟等發達國家不同程度的共鳴,以往以勝訴補助等形式直接給予中方企業經費已然不可行。有鑒于此,應通過引導組建產業知識產權(專利)聯盟、開展特定產品專利導航等其它形式努力為企業提供智力和資金方面的支持。
在美國的337調查中,被告方的敗訴后果嚴重。一旦敗訴,被訴產品將永遠被排除在美國市場之外。它不僅僅是針對某一家或某幾家公司,實質上更多的是針對與被訴產品有關的行業。所以,即使行業內的相關企業沒有被調查,也不能指望“搭便車”,而是應該齊心協力地應對。比如在”電池337調查”案中,為了應對337調查,當時的中國電池協會建立了“應訴聯盟”。這個“應訴聯盟”包括了中國、日本和新加坡的相關電池企業。“應訴聯盟”約定以企業的出口份額、產能為標準,由企業共同分擔訴訟費。70%的費用由被訴企業承擔,其余的30%費用由沒有被訴的企業承擔。最終,經過長達5年的拉鋸戰,ITC終裁裁定原告專利因不具備確定性而無效。中國電池企業勝訴了。商務部公平貿易局壁壘調查處處長郭中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表示,本案最終勝訴很有意義,它既保障了我國電池及下游產品的正常對美出口,同時也遏制了原告濫用知識產權的勢頭。對其他行業應對美國337調查也有積極的借鑒作用。③
一旦收到美國337調查的通知,企業就要著手應對337調查。目前中國國內企業在“337調查”中敗訴率很高。敗訴率很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被調查的企業沒有積極參與應訴。有些被調查的企業考慮到337調查的應訴費用巨大,就直接放棄了應訴。而如果不應訴,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就按缺席裁決,最后的裁決往往都會對被告不利,甚至會被采取排除令、禁制令等嚴格的處罰。整個行業的該類產品就將被禁止進入美國市場,后果很嚴重。實際上,在實踐中,正確應對337調查,除了直接應訴外,被調查企業還有很多其他策略可選擇。其他策略比如尋求和解的方式。溫州接地故障斷路器分別于2002年和2007年兩次遭遇337調查。這3起調查案由于應對有力,取得勝訴2起,和解1起的良好結果。還有在2006年的時候,溫州打火機企業也遭遇了美國337調查。當時只有溫州市恒星煙具眼鏡有限公司單獨應訴,被調查的其他被訴企業都放棄了應訴。最后,美國的申訴方國際知名打火機制造商美國芝寶制造有限公司(ZIPPO)和溫州市恒星煙具眼鏡有限公司簽署了和解協議。恒星公司成為芝寶公司特許的商標保護范圍內唯一能向美國出口的供應商。據恒星總經理陳建華透露因為他們采取了“釜底抽薪”的應對策略,迫使芝寶公司在開庭前就與他們和解了,200萬人民幣就是他們公司為此次“337調查”總共所花的金錢成本。此次“337調查”是我國企業在應對337調查中的一個很好的和解案例。雖然恒星只花了200萬人民幣,但是因為他們應訴很成功,他們不僅保住了美國市場、還排除了生產同類打火機的其他中國企業在美國市場的競爭,順勢擴大了美國市場。不僅以前的老客戶紛紛追加訂單,一些在美國遭遇困難的打火機經銷商也紛紛找上門。④而其他未應訴的被告被ITC判令違反337條款,被發布了普遍排除令。其他策略再比如在國內提起訴訟。如果美國申訴方在中國境內有工廠生產或者又產品銷售,企業可以在國內提起訴訟,以此作為籌碼,爭取以較低的專利許可費等對企業有利的條件與對方順利達成和解,我們國家已經有企業在應對337調查的過程中成功應用這種策略,與申訴方達成和解。⑤積極應對337調查是應對成功的第一步。
創新既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創新也是一個企業的靈魂。企業唯有創新方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不敗之地。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就是鼓勵創新。在已經提起的針對我國企業的美國337調查案件中,不可否認,有些案件確實存在著中國企業侵犯美方知識產權的問題。而且從較長遠的趨勢來看,中美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就是知識產權的競爭。所以,要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要有效應對美國337調查,中國企業最根本途徑還是要不斷提高自身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的能力。
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是指企業為獲取與保持市場競爭優勢,運用知識產權制度進行確權、保護與運用從而謀取最佳經濟效益的策略和手段。⑥現在是知識經濟時代,積極開展知識產權工作,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是這個時代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有的企業發展案例證明,所有的世界著名跨國公司都把知識產權戰略做為企業經營戰略的重要環節,并且憑借知識產權戰略逐步取得對相關市場的控制權。
[ 注 釋 ]
①張換兆,等.美國對華337調查研究與應對策略[J].中國科技論壇,2014.9.
②關于申報2018年北京市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預警項目的通知[P].北京市知識產權局,2016-5-30.
③謝曉婷.中國電池業勝訴美國337調查[N].南方都市報,2008.5.
④王金燕.溫州民企應對美國337調查的思考[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9.4.
⑤王娜.我國企業與美國337調查:困局與應對[J].溫州大學學報,2015.7.
⑥馮曉青.企業知識產權戰略[M].知識產權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