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縣檢察院辦理毒品犯罪案件實證分析"/>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雷紅英
四川省樂至縣人民檢察院,四川 樂至 641500
L縣位于四川盆地中部,距離成都77公里,是一個典型的經濟欠發達的農業縣。近年來,L縣執法、司法機關嚴肅查處各類毒品犯罪案件,取得了較好效果。但受經濟發展、地理位置、社會管理現狀、執法辦案局限等影響,禁毒工作依然面臨巨大挑戰。本文擬對2015年至2017年L縣檢察機關辦理的毒品犯罪案件,重點是審查逮捕案件進行梳理,認真分析該地區毒品犯罪的特點,深入思考毒品犯罪高發的原因,提出治理毒品犯罪的對策建議。
L縣檢察院2015年至2017年分別受理毒品犯罪審查逮捕案件45件55人、40件47人、37件43人,受理毒品犯罪審查起訴案件分別為35件40人、40件47人、41件44人。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近三年查辦的毒品犯罪案件類型主要集中在制造毒品罪、販賣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非法持有毒品罪這四個罪名。其中,涉嫌販賣毒品罪案件逐年減少,分別為24件29人,20件23人,15件16人,而容留他人吸毒案件逐年上升,分別為13件13人,17件17人,18件18人。以上數據顯示,吸毒人員相應增多,而販毒人數減少,表明販毒人員反偵查能力增強,查處難度越來越大,查處力度亟待加強。
毒品犯罪主體呈現出“年輕化、低學歷化、無職業化、男性化、本地化”的特點。審查逮捕案件145名犯罪嫌疑人,平均年齡30.8歲,其中45歲以下犯罪嫌疑人135人,占93.1%;初中文化及以下121人,占83.4%;僅16人有較為固定職業,其余82人為無固定職業人,農村戶籍人員47人,而農村戶籍人員大多未實際從事農業勞動;男性犯罪嫌疑人127人,占87.6%。L戶籍人員126人,占86.9%。除1名犯罪嫌疑人是彝族外,其余均為漢族。
隨著科技的發展,支付手段多樣、物流運輸更為便捷。犯罪嫌疑人為防止“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帶來“人贓并獲”,利用網絡進行販賣現象逐漸增多,絕大多數毒品犯罪都可以看到用網絡進行聯絡、轉賬的身影。這類案件,利用微信、QQ平臺進行聯絡,達成毒品交易的合意,然后利用不相干的人去送、用虛假身份物流快遞,或者放在某處自行提取,偵查部門很難控制交易雙方。一旦一方被查獲,因認定販賣的證據不足、認定非法持有毒品的數量達不到立案標準,只能作為吸毒人員處罰,有的甚至以別人郵寄到的東西自己不知情來逃避法律制裁。
在辦理的122件毒品犯罪案件中,其中2件販賣毒品案件販賣對象為海洛因,其余案件無論是制造還是販賣犯罪對象主要為甲基苯丙胺晶體(冰毒)或查獲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的半成品。有部分販賣毒品、容留他人吸毒案件查獲毒品中,有少量的含咖啡因成分或其他成分的毒品。
近年來,毒品犯罪人員反偵查能力加強,增加了查處、打擊難度。主要表現有:一是毒品交易上下家采取單線聯系,隱瞞真實身份信息。二是人貨分離,無法人贓并獲。三是多采用零包散賣的交易方式,辯稱幫助吸毒人員購買。毒販大多采取化整為零的方法進行毒品交易,且拿到毒資后,離開一段時間再交付毒品。抓獲時,一般辯稱某某說要買來吸,作為朋友,我幫他在張三、李四那里買了一點,而又無法提供張三、李四的聯系方式。公安機關無法查實,因為存疑無法定販賣毒品罪。
犯罪分子為了逃避處罰挖空心思鉆法律漏洞。一是以身體殘疾公然作案。如劉某因販賣毒品曾在2013年被判處有期徒刑,因患病無法行走,只能采取監外執行方式。而其并未悔改,繼續公然販賣毒品。因看守所不收,導致抓了放,放了又抓,無法收監執行或采取拘留等強制措施,公安機關遲遲沒有立案或者立案后未能及時移送審查起訴,他成了許多零包販毒案件的上家。二是利用法律對女性的保護頻繁作案。例如,唐某曾因販賣毒品判處緩刑。因其連續懷孕、生產、哺乳,無法收監執行,不能有效采取監禁刑等強制措施,即便連續多次發現再次販賣,也無法及時追究其刑事責任。三是以有幼兒無人照顧為“護身符”實施販毒。比如,宋某有腦癱兒需要照顧,其丈夫因販賣毒品罪已判刑。雖然涉嫌販賣冰毒100克,刑期在15年以上,在偵查、起訴、審判階段均無法采取逮捕的強制措施,在法院判決后,長時間無法收監執行。
長期以來,公、檢、法辦案部門案多人少的矛盾根深蒂固。尤其是公安機關,在社會轉型期和矛盾凸顯期,面臨巨大的維穩、綜合治理、打擊刑事犯罪等工作,警力嚴重不足。在經濟欠發達地區,辦案人員的不穩定嚴重影響到辦案質量的提升。如,L縣毒品犯罪案件大多由禁毒大隊牽頭,最終由基層派出所辦理。由于基層派出所辦案人員辦案經驗不豐富,偵查思維和收集證據的能力不足,導致一些關鍵證據未及時收集到位,最后錯失機會。或者是本應追究其販賣毒品犯罪的,因最初偵查方向的問題,導致最后僅認定容留他人吸毒或者非法持有毒品罪。犯罪分子因偵查能力問題逃脫處罰后,并不會引以為戒,而是變本加厲,總結脫罪經驗,相互宣傳、學習“經驗”,反偵查能力不斷偵查,為查處增加難度。
毒品本身的強成癮性及高復吸率使其具有穩定且日趨龐大的消費群體。在毒品交易巨額暴利的驅使下,販毒人員不惜前赴后繼、鋌而走險。另一方面,以甲基苯丙胺為代表的新型毒品,因其制造方法簡單、成本相對較低、吸食方法便捷、群眾對其危害性認識不足等優勢迅速占領了毒品市場的主導地位。利用易制毒物質提煉甲基苯丙胺,用一個電飯煲、電磁爐加熱,有燒杯、漏斗等工具在房間內制造就行,方便快捷,不易發現。其低廉的價格,讓更多初接觸毒品的年輕人經濟上沒有太大壓力,為尋求精神刺激逐步染上毒癮,進而由單純吸毒轉變為容留他人吸毒、販賣毒品等犯罪。
社會管理的缺失對毒品犯罪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政府職能部門對旅館、網吧、游戲廳、KTV等場所監管不嚴格。同時,這些場所的經營管理者缺乏行業自律,對發生在本場所內的吸販毒行為采取放任態度,為毒品交易提供了便利條件。二是低學歷人口的就業問題未得到妥善解決。在沒有穩定的經濟收入情況下,精神空虛、好逸惡勞、自我沉淪,該類人員未獲得存在感容易群居,相互影響,易成為吸販毒的高發群體。三是對吸毒人員、刑滿釋放人員長期關注、幫助少。一些有吸毒、販毒前科的人缺乏謀生技能,長期游手好閑。無精神寄托更難以拒絕誘惑,沒有固定收入更容易重操舊業,再次走向犯罪道路。
要遏制毒品犯罪,首先必須加大對禁毒預防的宣傳教育,減少新增吸毒人員。“真正意義上的犯罪控制應該是對潛在犯罪人行為的控制”。因此,要把禁毒預防宣傳教育工作作為一項社會基本工程。政府及各職能部門要充分運用網絡媒體、報紙、廣播電視、法律講座、公益廣告等多種形式,深入社區、鄉鎮、學校開展以案說法等普法教育,加強對《禁毒法》、新型毒品危害、毒品犯罪的法律處罰的宣傳力度,提高廣大群眾特別是針對廣大青少年、有前科人員、外來務工人員、無業人員、娛樂場所從業人員等群體的拒毒、防毒意識。嚴厲打擊網上制毒信息的發布、制毒工具、原料的宣傳販賣行為,搭建起人民群眾參與禁毒斗爭的良好平臺,在全社會營造積極的禁毒輿論氛圍。
要加強公檢法之間的工作協作,提升辦案質量,通過辦案減少毒品對社會危害。一是要拓展信息情報收集渠道。偵查機關要積極主動與鄰市、鄰縣禁毒部門加強交流、聯系與協作,學習先進經驗,互通信息。二是強化技術偵查手段。加強網絡管理,對網上有關毒品、易制毒化學品交易的信息及時篩選、管控。網絡監管販毒分子利用手機微信或網絡信息等現代科技手段交易毒品的行為。加強與銀行、通信行業的合作交流,及時發現、收集、固定錢貨分付、人貨分離毒品犯罪中所使用的電子匯款、銀行轉帳等證據。三是全面收集證據。要通過及時提取固定犯罪現場生物檢材、搜查扣押物證、全面恢復電子數據并進行綜合分析等方式全面搜集客觀證據,防止因證據收集不及時而被湮滅。四是加強公安、檢察、法院之間的合作交流,統一認識。對查處販賣毒品案件過程中存在的取證難、采證難、定證難等問題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聯席機制,形成打擊工作合力。對以患病或家庭無人照顧為“護身符”實施販毒、以身體殘疾或養育孩子為由公然作案的犯罪分子要正確適用法律,解決后顧之憂,嚴肅查處。
公安機關應聯合工商、文化等職能部門加強對賓館、旅館、網吧、游戲廳、KTV等場所的管理力度。以定期檢查和突擊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上述場所的涉毒問題進行專項治理,一經發現有涉毒、販毒問題嚴肅查處,并對經營者予以重處,從而規范其經營。鼓勵群眾及上述場所服務人員積極舉報涉毒、販毒線索,防止此類犯罪在上述場所的蔓延。
加大對戒毒工作的投入,改善目前戒毒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增強幫助吸毒人員脫癮的有效性。加強網格化社會治理力度,強化對涉毒高危人員的24小時監控。建立健全幫教制度,及時了解吸毒人員的思想動態,跟蹤幫扶指導,切實幫助吸毒人員解決生活、就業上的實際困難,助其早日回歸社會,防止其重回毒友圈。加強對外來務工人員、失業人員、有犯罪前科人員等高危群體的就業指導,提高其就業能力,積極搭建就業平臺,拓寬就業渠道,使得上述高危群體遠離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