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甫
張家口市橋西區人民檢察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
檢察官聯席會議制度是在完善司法責任制改革的背景下,旨在為檢察官在辦理重大、疑難案件時提供參考意見的一項會議制度。該制度對于提高辦案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全國大部分省級檢察院都制定了自己的檢察官聯席會議制度。河北省人民檢察院也較早的于2017年4月28日出臺了《河北省檢察機關檢察官聯席會議制度(試行)》(冀檢〔2017〕13號)規定,該《制度》對檢察官聯席會議的人員組成、議案范圍、會議程序等作出了明確規定。
檢察官聯席會議制度與檢委會制度的價值追求都是為了提高案件質量、維護司法公正和提高司法公信力,二者之間既有必然的聯系,也有著本質的不同。為了對檢察官聯席會議制度有一個全面、深刻的理解,下面就對檢察官聯席會議制度與檢委會會議制度的聯系與區別作一粗淺的剖析:
(一)檢察官聯席會議是檢委會會議的前置程序。河北省人民檢察院《關于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完善人民檢察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冀檢〔2015〕23號)第9條規定:“檢察官就承辦的案件提出提請檢委會討論請求的,一般應由檢察官聯席會議討論,……”。《河北省檢察機關檢察官聯席會議制度(試行)》第4條規定:“下列案件應當提交檢察官聯席會議討論:(一)……,(二)需提請檢察委員會審議的案件,……”。由此可見,檢察官聯席會議是檢委會會議的前置程序,承辦檢察官如果欲將案件提請檢委會討論決定,就必須先召開檢察官聯席會議進行充分討論,并將會議情況全面、客觀記錄后歸檔。否則,就是程序違法。
(二)會議程序基本相同。會議程序基本都是承辦檢察官先匯報議題基本情況,然后參會檢察官就議題有關情況進行提問和討論、參會檢察官發表意見,最后是主持人發表意見。而且二者都實行“主持人末位表態制”,這有利于每位參會檢察官都能發表自己的真實意見,而不被領導的意見所左右。
檢察官聯席會議制度與檢委會會議制度的區別主要有以下五點:
(一)會議組成人員不同。檢察官聯席會議一般由本部門全體檢察官組成,而且不少于3名,本部門檢察官少于3名的可跨部門組建。
檢委會會議則由本院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委會專職委員及部分檢察官組成,基層院檢委會的檢察官人數為7至15人。
(二)召集和主持人不同。檢察官聯席會議一般由業務部門負責人召集和主持,檢察長(副檢察長)提議、決定召開檢察官聯席會議時,也可以由檢察長(副檢察長)主持。
檢委會會議則由檢委會辦事機構召集,而且必須由檢察長主持召開。檢察長確實因故不能出席時,應當委托一名副檢察長主持。
(三)決定機制不同。檢察官聯席會議不要求形成一致的意見,也不要求形成會議決定,參會檢察官就案件的事實、證據、法律適用等疑難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為承辦檢察官提供參考。至于案件如何處理,完全由承辦檢察官自行決定,即檢察官聯席會議對案件處理的決定權在承辦檢察官。
檢委會會議實行民主集中制,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由全體組成人員過半數同意形成會議決定。對案件的處理,承辦檢察官必須嚴格按照檢委會的決定執行,即檢委會會議對案件處理的決定權在會議的民主決定,而不在承辦檢察官。
(四)會議效力不同。檢察官聯席會議討論案件時,如果案件承辦檢察官的意見與會議多數人意見不一致,則承辦檢察官既可以按照多數人的意見辦理,但也完全可以不按照多數人的意見辦理,而按照自己的意見辦理?!逗颖笔z察機關檢察官聯席會議制度(試行)》第12條規定:“承辦檢察官對職權范圍內的案件、事項處理意見應當自行決定,檢察官聯席會議討論意見僅供承辦檢察官參考。承辦檢察官意見與檢察官聯席會議多數人意見不一致時,承辦檢察官應當充分聽取檢察官聯席會議討論意見,承辦檢察官不采納多數意見的,應當報部門負責人備案。”由此可見,對檢察官聯席會議的意見,承辦檢察官可以采納,也完全可以不采納。檢察官聯席會議的意見,僅僅只能作為承辦檢察官的參考意見。
而檢委會會議一但按照多數人意見形成決定時,承辦檢察官必須按照多數人的意見辦理,而絕對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見辦理。
(五)責任承擔不同。完善司法責任制是司法體制改革的核心,在司法責任承擔上,二者之間有著本質的不同。檢察官聯席會議的宗旨其實就是發揮集體的智慧,為承辦檢察官處理重大、疑難案件時提供科學的參考意見,但案件最終如何處理必須由承辦檢察官自行決定。所以,在司法責任承擔上,承辦檢察官也必須獨自承擔。
比如,承辦檢察官采納了檢察官聯席會議多數人的意見,但案件辦錯了,這個責任也只能由承辦檢察官獨自承擔,其他檢察官無需承擔;再比如,承辦檢察官沒有采納聯席會議多數人的意見,但承辦檢察官的意見是對的,多數人的意見是錯的。此時,也不能追究承辦檢察官不采納聯席會議多數人意見的責任,而且也不能追究多數人錯誤意見的責任,因為其他檢察官在檢察官聯席會議上發表的意見,一概不承擔責任?!逗颖笔z察機關檢察官聯席會議制度(試行)》第13條對此規定的很清楚:“檢察官在檢察官聯席會議上發表意見,不承擔司法責任。承辦檢察官是否采納檢察官聯席會議討論意見,不能作為其免除司法責任的依據?!?/p>
而檢委會會議的責任追究比較復雜,基本原則是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完善人民檢察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高檢發〔2015〕10號)的規定,檢委會討論決定的案件,檢察官對事實和證據負責,檢委會對決定事項負責;檢察官向檢委會匯報案情時,故意隱瞞、歪曲事實,遺漏重要事實、證據或情節,導致檢委會作出錯誤決定的,由檢察官承擔責任;檢委會委員根據錯誤決定形成的具體原因和主觀過錯承擔部分責任或不承擔責任。因此,檢委會會議的責任追究不像檢察官聯席會議由承辦檢察官獨自承擔,而是分別按照各自的職責范圍進行承擔。
通過對兩種會議制度的粗淺剖析,使我們對檢察官聯席會議這一新制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以便更好的發揮它在提高案件質量中的積極作用,努力實現“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