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鐿俊
安徽師范大學法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2
弄清楚電商平臺第三方提供商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既可以更好地保護買方和賣方的合法權益,也能更好更快地推進電子商務的發展。根據電商平臺第三方的地位和特征,可以發現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應承擔交易規則合法、用戶信息保密責任、廣告擔保責任、交易活動審查責任、正確傳輸數據信息責任、遵守公序良俗責任等六項責任。
在這六項電商平臺第三方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中,又以交易活動審查責任較之為更重要。所謂電商平臺第三方的交易活動審查責任,就是審查交易主體的資格。網上交易活動涉及買方、賣方以及電商平臺第三方。電商平臺第三方是網絡交易的紐帶和媒介,買方和賣方的詳細信息電商平臺第三方都能掌握。對于買賣雙方信息的真實性,電商平臺第三方應當承擔信息審查責任,對于提供的信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買方或賣方應當禁止為期提供平臺服務。由于網絡交易具有較強的隱蔽性,比起現實交易更不易讓人察覺。于是有相當數量的犯罪分子選擇依靠網絡交易對法律法規禁止的相關物品進行出售,然而關于網絡交易的具體信息,只有買賣雙方和電商平臺第三方知情。這就要求電商平臺第三方應當對交易活動的內容進行審查,一旦出現違法交易,電商平臺第三方應當及時關閉交易,并將違法交易信息告知相關監管部門。
通過相關規定可得知電商平臺第三方知識產權侵權可以采用過錯責任原則,對于如何承擔責任也有非常詳細的要求,從整體上來說,當前的規定是不主張平臺承擔責任的,也就是說有很多限制進行解釋。這樣以來就造成了誤解,很多人以為平臺在運行過程中不承擔義務,因為太多的限制為其脫責。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平臺還是需要承擔很多的義務的,從網絡環境,使用人群等復雜性來分析,不能讓平臺承擔太多,這樣會影響平臺的發展,同時也不能不承擔任何的義務,因為這樣會為違法犯罪等一些行為提供溫床。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平臺應該承擔以下幾個方面的義務:
這是由電商平臺第三方的業務性質所決定的。所謂“中立”,是指電商平臺第三方應通過技術化的自動過程提供服務。通常,電商平臺第三方是不參與網絡用戶之間的信息交流的,同時對于合法的交易或交流也不會隨意干涉,在這個過程中,電商平臺第三方扮演的是一個中立者的角色。但有例外,即在電商平臺第三方知道或應當知道侵權違法行為的存在和發生的時候除外。
監控義務就是指對交易進行監控,從而確保整個交易過程的安全和順利。監控包括事前監控和事后監控,事前監控主要是對信息進行審查,如果有違規信息,就進行清除避免出現侵權行為。在事后監控方面,如果侵權事件正在發生,需要立刻制止,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平臺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需要有一個謹慎的態度,在提供服務過程中,雖然不需要做到面面俱到,每個信息都是做到完善,但是需要在總體上做到謹慎。該需要負責的事物還需要有義務進行負責。其主要需要做的就是提供的信息要真實準確,不能有欺騙行為。
在信息時代,網民通過互聯網來完成各項事物,在這個過程中網民是使用者,網站屬于信息提供者,所以網站的權利相對較大,可以有權利選擇什么樣的內容作為呈現方式,但是網民也有反作用力,其消費需求能夠起到導向作用。從這方面來說,網站就有協助的義務,需要保護交易人的信息,如果發現有侵權行為,那么就需要根據相關的規定協助被侵權人,做好信息提供工作。不過,相關信息如何提供,提供給誰,如何保證這些信息會不會被別有用心的人給利用,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信息存儲于網上,在不加以保護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其他問題,比如說使用者的基本信息,購物時的交易記錄等,對于這些隱私類的內容要注意保護不得向外界透漏,除非在極為特殊的情況下,不能公布于網讓其他人了解使用,以免造成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