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 寧
河南省新鄉市延津縣人民檢察院,河南 延津 453200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我國雖然在各個領域獲取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可是在這激烈的轉型時期同時也面臨著很多的矛盾,我國的司法工作面臨著極大的挑戰。所以為了滿足人民日益提高的法制意識、公平意識及民主意識等,就必須要強化基層檢察院的司法公信力。筆者結合工作經驗,簡談一下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意義與途徑。
檢察機關在日常的工作中只有把群眾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了解每一位辦事群眾的心底訴求,并以此作為工作進行展開和落實的關鍵點,這樣才能拉近與群眾之間距離,使群眾自覺地尊重法律,在生活中運用法律去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進而使檢察機關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理解、信任與支持,這樣檢察機關的工作人員才能在工作時更有底氣,檢察工作才能更有作為。
檢察機關除了能采取預防、監督、教育等職能解決人民群眾的合理訴求,解決一些在社會上存在的矛盾,還能夠利用法律手段有效的打擊犯罪分子,使犯罪分子在得到懲治的同時,威懾其他有犯罪苗頭的人員,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社會上的一些不安因素,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
隨著我國司法體制的不斷改革,黨和人民對司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目標,借此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因此檢察機關的工作人員除了要依據法律履行職責的同時,還要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敏銳地捕捉到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切入點,進而為“公正司法”奠定堅實的基礎,使群眾理解與支持司法工作,進而使司法工作能夠有序的開展與進行。[1]
一部分基層檢察院忽視了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沒有意識到人民群眾的理解與支持對于司法工作的重要意義,所以在工作的時候只注重獲取的法律效果,而忽視了對于社會的影響與意義。另外一部分基層的檢察院缺乏相關的保護與宣傳工作,沒有把群眾的需求進行深入的挖掘和了解,這就使檢察機關與人民群眾之間產生了隔閡,嚴重的影響了基層檢察院司法公信力的建設進程。
基層檢察院的工作與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息息相關,因此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到人民群眾對于檢察機關的評價。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司法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雖然在管理隊伍的素質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依舊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是一部分工作人員專業素質不高,缺乏相關的工作經驗,有一定的得過且過的心理,這就直接影響了所承辦案件的質量與效率,不能得到群眾的認可;第二,個別工作人員在執法中以權謀私,嚴重地破壞了檢察機關在人民群眾面前的形象,進而影響了基層檢察院司法公信力的建設。
基層檢察院要以人民利益至上為原則,進行公正執法,在保證案件處理準確度的同時要兼顧一定的處置效率,這樣才能使每一位辦事群眾獲得滿意的結果,才能有效地推進基層檢察院公信力的建設進程。所以這時就需要每一位工作人員要具有正確的工作態度,在處理案件是不回避、不推諉,把每一個案件的細節都考慮清楚,以法律為依據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真正的做到執法為民。[1]
基層檢察院中每一位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著案件處理的質量,因此必須加強對于工作人員的思想教育與專業技能的培訓,要讓他們在工作中逐漸的堅定政治信仰,逐漸的積累工作經驗強化自身的業務水平,不斷的完善與改進自身的綜合素質。另外基層檢察院還需要以“兩學一做”為契機,嚴抓部門內的黨風建設,進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檢察隊伍。
由于檢察機關與普通群眾之間獲取信息的渠道不同,所以這就造成了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發生,這就使群眾對于檢察機關的工作質量與進度沒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對檢察工作產生了一定的誤解。而陽關檢務就是使檢察機關的相關工作在透明的狀態下進行,群眾能對政府的工作進行監督,有利于消除兩者之間的矛盾,進而提升基層檢察院的司法公信力。
總而言之,為了能夠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服務,基層檢察院一定要加強司法公信力的建設力度,要從人員、理念、質量等多個方面對傳統的工作方式進行改善和更新,使其滿足現代檢察工作的需要,進而有力的推動我國依法治國理念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