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媛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陜西 西安 712046
實際上,“法定公證”這一詞匯在我國經濟市場中出現的頻率是比較高的,雖然我國法定公證體系的構建時間稍晚,但相關法律制度在我國法律體系中早已存在。盡管我國法律體系中有關于法定公證的相關法律條例,但在處理民商事糾紛的過程中,卻沒有得到有效的運用。鑒于此,我國相關部門必須盡快完善法定公證體系,并加強其執行力度,為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社會的穩定發展離不開法定公證機構,特別是對于社會運行過程中出現的重大法律行為或重要事件,在處理過程中若沒有進行法定公證,就會使相關的法律文書及條款失去法律效力,在民商事處理中也是一樣[1]。換言之,在處理民商事法律事件的過程中,必須進行及時、嚴肅的法定公證,確保民商事交易的最終結果具有法律效力。實際上,我國民商事領域中涉及法律層面的糾紛事件非常多,一旦某個環節沒有處理得當,很可能引起更大的糾紛事件,對涉事企業或個人造成嚴重的后果,也會使基于法律層面處理的相關事宜處于比較混亂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參與民商事活動的行為人自身的權利很難得到保證。因此,為了確保民商事活動中的相關行為具有法律效力,必須充分重視法定公證的作用,使法定公證環節更加制度化與規范化,維護民商事法律秩序的穩定性。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針對維護民商事法律秩序方面,也制定了相對完善的法律條款,主要體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之中。
隨著人們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民商事領域中的法律秩序得到有效的維護,我國公證機構的法律性質近幾年也一直在不停轉變,以便適應社會的發展與變化。事實上,我國最初可以進行法定公證的機構主要是國家行政機關,隨著各領域的繁榮發展,法定公證的執行單位也由單一的國家行政機關轉變為由國家行政機關、國家事業單位及兩者合作這三種法定公證方式[2]。2000年后,為了適應社會的多元化發展,我國中央政府又制定了新的公證方式,現如今的法定公證機構主要為事業管理體制。總之,在民商事領域的發展過程中,想要有效維護法律秩序的穩定性,必須將權利與規則進行有效結合。公證機構作為執行的一方,具備一定的審查權利,其代表國家對事物與事物之間建立的關系進行證明,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防止不法分子弄虛作假糊弄他人,維護民商事法律秩序的穩定。
法定公證與一般的法律執行方式不同,由于具有公證的特性,是民商事法律秩序中一種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手段,對事物或已經發生的行為進行定性。實質上,任何事物的產生與發展都具有兩面性,經濟市場中存在的各種交易行為也是一樣。在我國經濟社會的運行過程中,任何一個組織或個人采取的任何一種行為,一定是帶有目的性的。正因如此,在民商事交易過程中,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會使民商事交易的整個過程變得盲目、唯利及具有較強的自發性。在這種情況下,參與民商事交易的企業或組織的信譽度就會不斷降低,導致民商事交易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3]。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趨勢下,各領域之間的聯系愈加緊密,民商事交易的環境也越來越復雜。因此,必須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去維持民商事交易的穩定性。目前,法定公證制度已經在國際上取得了各權威機構的認可,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鑒于此,我國法定公證機構也必須針對公證體制這一制度,建立相關的監督體系與管理體系,保障民商事交易的有效性,使相關部門能夠對民商事交易進行有效的監管。
隨著社會各領域的繁榮發展,民商事交易不斷增多,法定公證的社會作用逐漸凸顯出來,民商事交易規模也越來越大,直接導致民商事交易過程中出現的法律糾紛事件也不斷增多。通常情況下,各地方法院會采取相應的措施對民商事交易中的糾紛事件進行調查與處理,從而維護民商事法律秩序。但是,由于出現的糾紛事件較多,而法院的管理能力及人手有限,不能及時對所有的民商事糾紛事件進行有效的處理。因此,采用法定公證的方式,對參與民商事交易的各方進行保護,能夠對預防民商交易糾紛的發生起到很好的作用,保證交易各方的權益不會被侵害。此外,在民商事交易過程中,法定公證維護其法律秩序的穩定還表現在以下方面。基于法定公證的基礎上,參與民商事交易的各方人員必須對整個交易流程進行更慎重的考慮,并應考慮到公證結果對自身的影響。鑒于這種情況,一旦發生民商事糾紛,根據法定公證的相關內容,有關部門就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解決問題,也可以使各方都信服。
在民商事領域中,之所以發生了重大的糾紛事件或難以處理的案例,主要原因一般都是該事件涉及的法律條文比較多,有關的法律關系與處理流程比較復雜,使得此類事件的處理會耗費很長的時間,處理結果也很難獲得有關方的一致認可。同時,在處理糾紛事件的過程中,有關部門采取的處理措施往往只是針對糾紛事件的表面情況,并沒有切實了解糾紛事件產生的原因,使一些糾紛事件并沒有真正得到解決。而采用法定公證的方式,其主要是依據公證法的相關條例進行的,公證責任制度的執行標準非常嚴格。所以,一旦在處理糾紛事件的過程中遇到違法行為,能夠做到嚴肅處理、嚴懲不貸。在這種情況下,也就要求公證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業務水平及實踐能力,保證法定公證的執行力度。此外,我國相關部門對法定公證機構也給予了大量的支持,包括法定公證中需要花費的資金,以及需要的人力資源等方面。這種做法,從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工作人員由于自身需求得不到滿足而出現降低審查標準的情況,維護了民商事法律秩序的穩定性。
總之,在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運行過程中,法定公證在民商事領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地維護了該領域中法律秩序的穩定性。隨著經濟社會的多元化發展及人們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法定公證也具備了更高的社會價值。因此,必須進一步探究更加合理的法定公證方式,將其應用到民商事法律事件的處理中,增強法律秩序的穩定性。相信我國的公證制度將不斷完善,民商事領域將會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