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兵
廣州珠江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1300
(一)利益平衡通常也稱為利益均衡,一般來說利益平衡主要是通過法律或者是其它的一些手段,來讓處于不同體系或者格局下的利益來進行協調分配,最終能夠使各方的利益得到合理的安排。在知識產權法中,利益平衡在其中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關系到個人權益與公共利益之間的矛盾協調。
(二)社會矛盾究其根本來說,是由于在社會當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主體,那么這些各個不同的主體他們所追求的利益肯定也不盡相同。社會當中每一個個體之間存在著利益的沖突,那么在每一個個體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肯定也存在著一定的沖突。而這時候法律作為利益沖突的調節者,在調節社會關系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種不可缺少的調節手段。而法律本身也就是立法者對社會沖突與利益進行調節的一種結果,法律通常能夠使利益得到合理的有效分配。在社會發展中,利益沖突是客觀存在的,因此能夠達到利益的平衡對緩解利益沖突來說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手段。
(一)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社會經濟知識以及文化的發展使得知識產權也顯得越來越重要,并且越來越被更多的人所重視。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不僅能夠加快社會科學技術以及知識文化發展的速度,還能夠為人們的物質生活以及精神生活提供非??煽康挠辛ΡU稀5蔷湍壳拔覀兯⒌闹R產權法來說,它的建立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會給社會帶來一定的不好影響,所以說在知識產權法當中進行利益平衡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二)近現代社會以來,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創新已經成為了第一生產力,那么這就需要我們對相應的科技創新成果進行鼓勵、支持、引導和保護,使得那些具有創新發展的技術推廣能夠得到普遍的應用。那么對于這些技術創新來說,只有將它所創新的內容向大眾進行普遍的推廣,讓社會產生了解和認識,才能夠更進一步地推動這些技術的發展。但是在這些技術創新進行公布的同時,一些個人或者企業就會進行模仿、盜用,這就導致了那些促進技術創新的人員造成一定的打擊和損失,因此這時候知識產權在其中的作用就顯得非常突出了。但是在其中如何去協調個人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矛盾,只有通過利益平衡原則才能夠實現利益的雙方互贏。
(一)在知識產權當中,利益平衡能夠體現在區分專業領域和公共領域,這對于明確權利的種類和范圍是非常有用的。在社會的發展歷史過程當中,不同的社會歷史時期以及相應不同的經濟環境下,對于知識產權所包含的權利也是不完全相同的。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知識產權它所包含的范圍也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并且它所包含的內容也會不斷的豐富和完善。在知識產權體系當中,它所構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在逐漸完善起來的,對于在知識產權當中專有權利的不斷完善就是利益平衡在其中的一種直接體現。比如說掌握專有權的人在將這項專有技術投入使用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人進行模仿或者是盜用,那么在此情況下,享有專利權的人可以將一部分權利讓渡出來以實現法律的專利保護,或者是持有專利權的人將自己的技術引入到公共領域,這也是利益平衡的結果。
(二)利益平衡當中對專有權利使用期限的平衡。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特殊的權利,它是有自己獨特的特點的,那就是具有實效性,比如說專利權中具有期限為10年、20年不等的保護期限。具體的保護期限需要根據專有權所持有的不同主體以及不同的專有權利來進行相應規定的,這也是利益平衡的結果,讓同屬于知識產權的不同權利具有了不同的時期。因此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在知識產權當中的實效性是對于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之間保持利益平衡的一種有效機制。
(三)對于享有知識產權的人來說,自由的行使他的權利是他的自由。但是必須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他在行使專有權利的時候不能損害社會公眾利益,應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之內進行正當權利的使用。而對于社會公眾來說,在行使相應的知識使用權的時候也不能夠損害專利權人的利益,這種利益平衡的方式對于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平衡起著非常大的作用。
總而言之,利益平衡在知識產權法中的作用也是不斷進步和發展的,是一種動態中的利益平衡,我們也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來對利益平衡在知識產權法中的作用進行一個動態的分析,以滿足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平衡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