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益溪
長春理工大學,吉林 長春 130000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體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商業活動的迅猛發展,使得商業經濟活動中出現很多問題。從商者權利得不到很好的保護,所建立商法機制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民法和商法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意義,關系到我國人民的主體地位,國家要根據社會發展實際建立民商法立法模式,努力對其進行研究常識,旨在保障社會的和諧穩定,為促進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奠定堅實工作基礎。
改革開放使社會經濟得到很大的發展,我國經濟體制的不斷進行優化,最終實現了改良發展,其對我國現有法律提出更多的要求。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上層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順應經濟體制變化所帶來的影響,我國有關部門對現有法律體系進行改良,對與商法相關的法律進行調整,努力打造出適合我國經濟發展的法律體系。商法是為了調節市場中關系而存在的,從而致使有人認為商法是民法的分支之一。我國的民法看似涉及非常廣泛,表面上幾乎包含全部的商業經濟活動,但實際上只是商業經濟活動在法律上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商法卻是在某些特定領域中對商品關系調整,它是民法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所以有些人認為商法也屬于民法,民商兩法之間是互為基本和互相補充的關系。
有人認為民法分為普通民法和特別民法,商法屬于特別民法的一種。當前我國走的是民法和商相結合的道路,我國現行的民法通則就是一般法,廣泛應用在各行各業當中。保險法、公司法之類的則歸屬于特別法。雖然在法律研究領域中他們之間的關系問題熱度從未消減,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商法在我國法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商法是民法的特殊體現,兩者都是調整民事關系的法律。從市場角度來說,民法規定民事行為權利的一般性規定,這種規定是相對寬泛的、不是一種具體的規定。但是商法是根據不同類型商事交易、商事形勢進行分析,從而做出具體行為規定及其行為規則。相較而言,商法更加具體,民法相對寬泛。民法作為我國幾大法系之一,其具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穩定、普遍和原則。商法與民法比較來說商法是特別的法律,而且具備技術、靈活、特殊的特點。
社會有些人認為,民商兩法應該分別立法,民商兩法的分離立法就是民法和商法分別立法,執行分立立法。其在調整民事管理與商事管理等方面具備調節作用。民商二法分離立法的方式最早出現在法國,路易十四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關于商業活動的法典《路上商法典》。為商業活動提供了國家的有利保障。法國商業法典的成功,引得世界上商業活動頻繁的國家爭相學習,多個民主國家都實行了民商二法分別立法,例如葡萄牙等國家。而這一思想在主張民法與商法分立的觀點中又分成兩種不同的觀點。一部分人認為商法和民法之間是兩個完全不相關部門,另一部分人人為商法和民法之間雖然存在區分,但是需要對民法不同的商法內容加以規范。在清朝末期校改律例時,通過分離立法的方式,將商法與民法編成兩種不同的律例。
另外有些人認為,民商兩法應該相結合,民商兩法結合立法就是將民法中包含各類商業活動進行行為規范。商法是民法中特別的存在,民商兩法結合立法方式起源于十九世紀后,一些編制民法的國家他們編制法律的一種方式。在世界上現行的民法中,《意大利民法典》是民商二法結合立法的典例,但它只是民商二法的簡單結合并沒有對商法部分進行特別說明。由此可見,民法與商法結合立法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現有的民法與商法的結合模式,只是承認了商法單獨存在于民法之外,它還不能做到民法與商法真正的融合。未來需要持此看法的人們多加探討,努力做到二者的真正融合。
綜上所述,本篇文章通過對民商二法關系進行分析和探討,深入的研究了現有民商二法的立法方式,通過對現有的兩種立法方式進行分析,發現了這兩種立法方式都存在不足之處。目前我國還沒有形成為關于商法的法律理論體系,對于民商二法也沒有統一的觀點,所以我國更應該建立符合民商二法立法模式,為我國未來建設更符合我國國情的法律體系提供了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