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巍
陜西青年職業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8
黨的十九大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是一次理論創新的大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被寫入黨章,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高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的偉大旗幟,就是不忘初心,保持本色,面向未來。
(一)新時代的含義。所謂時代,就是歷史上依據政治、經濟、文化來劃分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角度來判斷的,就是在新時代的歷史條件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把我國建成小康社會,建設成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創造美好高質量的生活,實現國家富強,全體人民共幸福的時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是不斷為全人類謀幸福,為世界人民做出貢獻的新時代。
(二)新的時代需要新的理論。首先,進入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重要標志就是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就是從“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生產力之間的矛盾”,變為“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新時代主要矛盾轉化,是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其次,主要矛盾確立,表明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基本得到滿足,還要接受更好的學習教育,過上美好生活,享受良好的環境,拓展到了民主、法治、正義、公平、安全、環境等方面。
(三)新時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思想的內涵。這一新思想內涵十分豐富,核心內容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概括的八個明確,包括政治與經濟、法治文化教育及科技發展、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國防建設、以及內政外交和黨的建設等等,所有這些方方面面形成了新時代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思想,系統的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戰略布局、發展方向、戰略步驟、政治保障,實現了真理性與實踐性、繼承性與創新性、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一,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四)新時代兩大任務。一是全面決勝小康社會,從2000年到2020年為建設小康社會,這是我們常說的第一個百年目標。經濟上,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實際上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排名世界第二,原定經濟指標已提前完成。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解決精準扶貧,環保生態建設,化解金融危險等項工作有條不紊進行。二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征程。十九大提出分兩步走,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即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2050年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強國。
(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來自偉大的社會主義實踐中,又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首的黨中央,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論、新戰略、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結合的最新成果,是當代的馬克思主義。
(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像一面旗幟,只有高高舉起這面旗幟,學習貫徹落實這一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深遠實踐意義。第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指導思想是一個政黨的精神旗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結果,宣示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奮斗目標。第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繼承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寄托著仁人志士的理想和愿望,凝聚著億萬人民的心聲,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
(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政治意義。有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有了思想保證和理論基礎,就有了前進方向。新時代新思想新理論為世界貢獻了新智慧,一帶一路發展戰略,規劃了共建人類共同體,這些為化解世界矛盾提供新方案,為世界的和平安寧幸福出謀劃策,提升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讓我們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