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鋒
陜西師范大學,陜西 西安 710061
大學生網貸是指一些網貸平臺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的貸款業務。無需任何擔保,只需動動手填張表,就能貸款幾千甚至更多。由于受市場經濟發展中不良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受享樂主義等的侵蝕,高校大學生超前消費的現象常有發生,不少學生視網貸為一種校園新時尚。然而,由于大學生普遍缺乏社會經驗,導致大學生在網貸行為中很容易出現諸多問題。
(一)具有高利貸性質
一些不法分子將目標鎖定高校,抓住大學生社會經驗貧乏,防范意識弱的特點,進行短期、小額的貸款活動,表面上看這種貸款盈利甚微,但實際上他們獲得的利率是銀行的10倍甚至更多。更有甚者利用“高利貸”進行其它犯罪活動,比如詐騙學生的抵押物、保證金,或利用學生個人信息進行電話詐騙等。
(二)會滋生大學生的惡習
大學生由于家庭背景等的不同,經濟條件、消費水平難免存在差異。處于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穩定的大學生,很容易形成盲目的攀比心理。由于他們的經濟來源主要靠父母提供,一旦有此心理,那些費用肯定不能滿足日常需求。因此他們的消費就會受限,一旦有網貸公司利用“零利息”、“快速到賬”等口號向他們宣傳,他們很容易被吸引。調查統計,在校大學生網貸消費的物品主要是手機、電腦、單反等數碼產品,另外,旅游、服飾等同樣是他們的主要消費內容。由于攀比心理及相關物品的誘惑,這些學生很可能會通過網貸獲取資金,并養成酗酒、賭博等不良習慣,嚴重的還會因無法還款而逃課、自殺等。
(三)學生人身安全無法保證
部分貸款機構在開展業務時,經常會要求學生提供有價值的東西作為抵押,還要收取學生證、身份證等證件,借此全面掌握學生的個人信息,一旦學生不能及時還款,他們則會通過威脅、恐嚇、毆打學生的方式進行催款,對學生人身安全造成極大威脅。
(四)影響大學生的學業和將來
由于申請條件便捷,網貸切實為大學生提前消費創造了有利條件,但還是有不少學生消費失控,深陷負債泥潭,嚴重影響學業;更有甚者,一旦出現逾期未還款的情況,將會影響學生個人信用,嚴重的還會面臨被起訴的危險;而一旦個人信用受損,將來步入社會后,凡涉及辦理貸款業務的都會比一般人困難很多。
(五)對個人生活的影響
網貸會給學生自身心理產生極大的壓力,讓生活陷入網貸的沼澤不可自拔;使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網貸的陰影,增加了家庭的經濟負擔以及父母的心理壓力;在同學及朋友間的信譽受損,影響個人正常的人際關系。
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看出,大學生網貸所帶來的問題日益嚴重。如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已迫在眉睫,必須盡快通過政府、高校、社會等多方聯動,才能有效防范網貸給大學生帶來的各種困境。
(一)政府部門應加大對網貸的監督管理
在政府的統一協調下,組織工商、銀監等相關部門加大對網貸公司、平臺的監管力度,出臺嚴格的業務審批及監管制度,嚴厲打擊高校校園內的各類非法網貸行為,采取堅決的態度大力整治,徹查經營者的不良行為,對涉嫌違法犯罪的嚴懲不貸;同時,還要出臺對校園網貸的監管規定,確保其經營在各個環節符合相關法律的規定。
(二)高校應完善對大學生的教育管理內容
針對大學生網貸現象,高校有關部門、思政工作者應重點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進一步完善教育管理內容。
1.大力開展校園網貸的教育引導工作。積極發揮輔導員的帶頭作用,定期召開“拒絕校園網貸、提高安全意識”的主題班會,讓學生充分認識校園網貸的危害性,提高防范意識;組織學生黨員、干部隊伍密切關注同學異常消費行為,及時發現學生在消費中存在的問題。
2.廣泛開展拒絕校園網貸的宣傳活動。利用校園網站、微信、校園廣播等渠道,向學生推送校園網貸的宣傳圖片、視頻和典型案例,讓學生切實明白網貸危害性。在學生中積極開展以“理性消費、拒絕網貸”的宣傳活動,讓學生遠離網貸,樹立正確消費觀。
3.拓寬幫扶渠道、加大精準扶貧力度。各高校要切實加大對經濟困難學生的幫扶力度,認真了解學生在生活和學習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對其進行生活幫扶、就業指導等。
4.做好所有學生的風險提示工作,提醒學生嚴密保管個人證件及信息,不要將個人信息隨意泄露給他人,更不要做貸款擔保人。
總而言之,盡管大學生網貸還屬于新興事物,但由此引發的多種問題不容小覷。除了政府部門需要加強對貸款機構的監管力度外,各高校更應該加大對學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 參 考 文 獻 ]
[1]劉昕.大學生網貸的調查報告及策略[J].價值工程,2017(25):213-215.
[2]曹迪.大學生網貸的現狀研究及建議[J].市場論壇,2017(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