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林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江西 贛州 341000
作為一種文化形態,紅色文化是新時期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流文化。紅色文化的數字化即是,將紅色文化資源以數字媒體的形式展現出來。贛南地區作為革命老區,現存有大量紅色文化資源。運用新時代的數字技術,使贛南紅色文化資源得以合理運用和有效傳播,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紅色文化蘊含有大量的精神財富,是我們黨長期執政的重要文化資源基礎之一。傳統的紅色文化存在于老舊的革命遺址之中,不便于人們深入了解和學習。通過數字化的傳播手段,使贛南紅色文化資源通過數字化技術和網絡渠道等,更便捷、更直觀、更直接地傳遞給人們,可以引發人們對贛南紅色文化的興趣,激發人們的愛國情感和理想信念。這種數字化的形式,有利于傳播我黨的政治理念、影響人們的價值觀念,對于穩固政治環境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贛南紅色文化的物質資源產生的年代大多數比較久遠,傳統手段的保護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要求。而通過高精度的數字化技術將贛南紅色文化資源以數字化的圖片、聲音等形式加以保留和傳播,能有效破解贛南紅色文化資源保護中的難題,使贛南紅色文化遺產所蘊含的歷史和文化價值,更完整、更加現代化地得到展現,進而實現文化資源的有效、長久保護。
贛南地區紅色資源比較豐富,但轉化為經濟效益的不多,究其原因還在于沒有形成紅色旅游產業。紅色文化的數字化運用可以將傳統的單一展館模式轉變為現代化、立體化、科學化的圖文音像演示,有效提升游客的體驗興趣。也就是說,對紅色文化的數字化傳播,可以帶動贛南紅色旅游產業的發展,進而形成新型的紅色產業經濟模式,促進贛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通過數字化的技術,將廣泛散布于贛南各地的紅色文化資源加以搜集整理,制作成圖片、影像和聲音等數字信息,可以使贛南紅色文化更為系統,而具備教育的更強引導力。同時,這種數字化的贛南紅色文化,拓展了教育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教育學習更加便捷。此外,通過數字化的仿真技術等,可以使傳統的贛南紅色文化資源變得更加直觀和震撼,進而激發人們的學習興趣,提升對贛南紅色文化的學習效果。
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進一步建立健全贛南紅色文化數字化應用的體制機制,從更高的層面對此項系統工程進行統籌安排。贛南地區市一級的發展改革、科技、黨史、文化、旅游、教育、共青團等相關部門以及各縣區要參與其中,共同推進贛南紅色文化的數字化運用進程。要確保政策、人員、資金等方面的保障到位,使贛南紅色文化的數字化運用得以有序推進、有力推動。
要對贛南紅色文化進行數字化運用,首先要充分掌握贛南地區紅色文化資源的現狀。要通過文獻資料分析、實地調查走訪等多種方法,組織專業團隊,對贛南地區紅色文化資源的現狀特別是數字化運用情況進行系統性梳理。在系統梳理的基礎上,分門別類、有計劃有步驟地實現對贛南紅色文化的全面數字化應用。
可采用相關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對贛南紅色文化數字化傳播的優勢分析,并總結制約贛南紅色文化廣泛傳播的主要因素。針對當前贛南紅色文化傳播所面臨的困境,探析贛南紅色文化數字化傳播的驅動機制。在此基礎上,從個人學習需求、學校紅色文化教育、政府政策支持機制三個層面,著眼于紅色文化傳播的內容、媒介、受眾、效果、控制五大核心要素,結合價值、環境、規范、意識四大邊際因素,構建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整體互動傳播模式。
全面使其數字化,建構數字化運用及傳播模式,旨在更好地促進贛南紅色文化的傳承發展,而這些都需要高素質技能人才。基于這種認識,培育一批本土人才勢在必行。一方面,要依托贛南本地的高等學校,開設訂單培養班,培養既懂信息技術、又熱愛贛南紅色文化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對廣大已經從事紅色文化相關工作的人員進行培訓,使他們能夠跟上新時代的腳步,在數字化應用及傳播過程中發揮應有的重要作用。
總而言之,贛南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在贛南紅色文化的數字化應用及傳播中,要特別注意從歷史和長遠的眼光入手,基于保護第一、傳承為要的宗旨,開展相關工作,使贛南紅色文化彰顯其應有的生命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