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翔 任 遠 黃振亞
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云巖區分局,貴州 貴陽 550001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公安交通管理作為政府社會治理中的重要構成,不僅關系到公安機關內部的有效管理,還體現了社會治理水平的高低,其對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有著深遠意義。
云巖區為貴陽市老城區之一,轄區道路潮汐現象顯著,交通參與者普遍對交通通行狀況不滿意,雖然交管部門作出了大量的努力,但收效甚微。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如何從體制機制上優化設計,增加民警見警率和管事率,完成交管工作轉型升級,提高群眾滿意度,成為分局破局的唯一之選。
云巖區分局牢牢把握“民生”二字,通過打破固有機制創新工作方法、收集基礎數據建立管理導向、提煉工作步驟形成工作模式等方法,逐步實現了交通治理從“管理”到“服務”的轉型、警民關系從“緊張”到“共建”的轉變,群眾對“回家最后一公里、送醫最后一公里”的擔憂得到一定消除,具體體現在:
為了保障警務機制社區化的成功過渡、轉型,云巖區分局在體制機制設置上作出了一系列調整。
一是,勤務制度創新。以警區為單位,依據基礎數據研判優化警力資源分布,提高管理效率,解決交通狀況與硬件配備不匹配的尷尬局面;二是,考核評價創新。對勤務評價體系進行修訂,通過將亂點處罰率、群眾投訴率等綜合指標納入考評實現單一考核向立體考核過渡;三是,社會治理創新。通過深入小區參加居民議事會、依靠屬地政府綜合治理等方式整合社會力量,在社會矛盾和群體利益間尋找切入點達到共治、共建、共享目的。
2016年以來,為了進一步鞏固警務機制改革的豐碩成果,云巖區分局積極探索和試行數據研判工作方式,巧用數據碰撞思維助推管理水平提升。
一是,強化問題導向。組織警力對轄區內不同種類的交通管理主體進行信息搜集,形成了29個自建工作臺賬,建立了31個管理分析模型,為倒推管理措施、提升管理效率打下良好基礎;二是,堅持民意導向。搭建民意“數據庫”,將收集的群眾投訴數據,以彩點標注的形式映射在地圖上,結合考核評價方式的創新,引導民警將工作重心向民生需求轉移;三是,聚焦數據導向。優化部門構成,明確了數據考核辦和法制中隊兩個部門。將民警工作情況和案件卷宗管理納入數據監督,確保民警積極性、群眾滿意度得到提高。
受益于“管理體制、治理方式、考評機制”的創新,民警在交通秩序管理中有了更多的參與感和獲得感,工作積極性有了顯著提高,各項工作步入良性循環。
一是“執法效果、社會反響”雙提升。對外公布聯系電話,推行“一站式服務”等措施讓群眾逐步感受到了身邊變化:道路暢通了、秩序變好了、問題有了申訴的渠道,社區交通管理工作漸入佳境;二是“群眾支持、職業榮譽”雙促進。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座談交流等形式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和建議,加強與廣大交通參與者的溝通交流,增進共識、拉近距離,民警的職業榮譽感得到大大提升,工作進入良性循環;三是“警民關系、合作共治”雙改善。通過民警進社區召開“居民壩壩會”收集基層群眾的聲音,完善社區交通秩序綜治新方法,顯示和印證了社會治理需要不同主體共同參與、協同合作的變化趨勢,更好的協調了社會矛盾,平衡了群體利益關系,為完善共享共治共建積累了實踐經驗。
推進社區警務戰略長效發展是未來交管工作的大趨勢,雖然通過上一階段的探索、實踐,云巖區分局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其深知這只是踏出“民生警務”的第一步,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將繼續完善新的交通治理體系,將考秩序、考群眾滿意度、考民警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管理目標,不斷求新、求變,未來的路還遠且長、任重道遠,云巖交警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