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芳芳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公證處,四川 成都 610000
目前,各大公證機構在讓當事人最多跑一次的措施上面雖然各有千秋,但在真正實現讓當事人辦證最多跑一次的做法上,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為銀行等批量業務提供的駐點服務。此類業務因為銀行等金融機構大批量辦證的特殊性,即使是在司法部提出讓當事人最多跑一次的要求之前,各大公證機構已經通過指派專人駐點服務的方式,實現了讓當事人只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的辦證模式,在完成出證后也是由專人進行送達,無需當事人前往公證機構申辦公證和領取公證書。
2.為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提供的上門服務。針對身處醫院、監獄等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包括我處在內的各大公證機構均可通過上門服務的方式為當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公證服務,從而實現讓當事人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也不跑的辦證模式。
3.涉外等簡單的公證事項。即使是前往公證機構辦理,涉外以及民事的部分委托、聲明等簡單的公證事項也都能實現讓當事人最多跑一次,因為所申辦的公證事項本身并不復雜、所需資料也比較簡單、待核實審查的內容也相對較少,所以對于簡單的公證事項讓當事人最多跑一次是必然的。
目前,互聯網+公證的浪潮已席卷全國各地,微信、支付寶、官網、自助受理機等各種在線申辦公證的便捷化渠道已屢見不鮮,此類方式則是只需在出證環節讓當事人跑一次,即前期的申辦以及受理過程均是通過線上完成,在出證后當事人再攜帶相關證件原件交由公證機構審核無誤后領取公證書。
在申辦公證的過程中,當事人除了可能會往返公證機構多次外,還有可能會多次前往派出所、社區、房管局等其他機構開取辦理公證的各類證明材料;針對這一現象,不少公證機構通過讓公證人員多跑路或成立專門調查團隊進行調查核實的方式,從而讓當事人盡可能的少跑路,實現在辦證過程中避免讓當事人在多個機構之間往返奔波造成的不便。
目前,公證機構只在受理環節讓當事人跑一次的方式往往在送達方面存在一定問題。大多都還在沿用之前的做法,無論通過上門送達還是郵寄送達,仍讓當事人在申辦時將包括送達回執在內的所有公證資料全部簽署完善。但當事人并未領取到公證書卻提前簽署了送達回執的做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為公證人員提供了一定便利,可是一旦被人抓到把柄,引起投訴、舉報或是訴訟等不利影響時,對于公證人員和公證機構來說是得不償失的,所造成的后果也是不堪設想的。
據了解,大多通過在線方式受理的公證事項,在當事人領取公證書時需補簽相應的公證資料。申請表、受理通知單等均填寫為線上受理的時間,簽字、日期等均為補簽,為此除了需向當事人解釋清楚之外,詢問筆錄上也會體現出采用線上受理的方式以及相應的時間等信息;由于詢問工作是在領取公證書的當天進行,對于補簽詢問筆錄,這一做法似乎不太妥當,公證書是在當事人前來領取前就已經通過審簽并完成出證了,而因當事人還未親自前來申辦公證,此時相關詢問筆錄還未進行,補簽詢問筆錄的這種程序上的倒置是否會成為日后爆發質量問題的一大隱患呢?
大多數公證機構因公證人員數量有限,由承辦公證人員親自前往為當事人需要開具的證明材料進行調查核實存在一定困難,因此一些公證機構成立了專門的調查團隊。針對調查人員出具調查報告,就會有兩個問題:一是承辦公證員是否會采用該調查報告;二是調查報告一但被采用,如后期出現問題應如何劃分責任。若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能夠以辦理證據保全公證的標準將所核實的情況做成了一個不可推翻的證據,公證人員采用這樣的調查結果也是能夠放心的,但在實際調查過程中有大多數被調查人對調查人員采取錄音錄像等保全證據手段是十分抵觸的。若無法將調查核實的過程固定起來,調查人員形成的調查報告則具有一定主觀推斷性,此時調查報告是否會被承辦公證人員采用以及采用之后需要承擔的風險是很難確定的。
綜上所述,讓當事人申辦公證最多跑一次對其是皆大歡喜的好事,但是對于公證人員來說需要承擔的風險以及考慮的細節無疑是有增無減的,因此如何在精簡流程的同時嚴把質量關仍是需要我們共同研究和探討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