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祖晏
宿遷學院法政學院,江蘇 宿遷 223800
科學的理念只要付諸于發展的實踐,就會向人們展現其巨大的現實價值意義。五大發展理念是中國共產黨在堅持和立足于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形成的,是中國發展建設實踐寶貴經驗的總結和深化,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實踐價值。習近平曾指出:“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發展理念搞對了,目標任務就好定了,政策舉措也就跟著好定了。”②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的提出,一方面為實現和諧永續發展提供方法的借鑒,另一方面又是當代中國發展的行動指南。
首先,五大發展理念具有鮮明的問題導向。五大發展理念是以發展問題為導向,緊扣中國發展變化特征和趨勢,指出中國創新總體水平較低,發展方式屬于粗放型,產業結構急需優化完善,在發展的核心攻堅時期,只有把發展優勢集中到重點領域,實現關鍵技術的突破,才能促進生產力的全面提升,引領經濟新常態。在經濟方面,如何實現市場對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政治作用兩個優勢的互補,增強生態綠色指標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改善城鄉、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實現全面的發展,提升國家發展戰略的合理布局?在民生方面,如何構建公平公正的社會分配機制,消除貧富極端化現象,貫徹精準扶貧、脫貧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在社會方面,如何全面實現法制建設?如何完善公共基礎設施,提高人們的素質水平以及社會文明程度?五大發展理念直指中國發展所面臨的矛盾和問題,洞察發展的問題內在原因,并提出相應的發展途徑。創新發展理念著力解決創新驅動力的問題,突破動力不足的問題,增強發展的后勁;協調發展理念致力發展布局的問題,旨在補齊發展短板,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增強發展的協調性;綠色發展理念旨在解決發展的可持續問題,以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方向;開放發展理念致力營造一個內外聯動、互利共贏的開放環境和空間;共享發展理念致力于發展為了誰的問題,最終實現人民共同富裕的發展目標。增強人民福祉。五大法發展理立足于中國發展的實際,將發展理念上升到發展戰略方法論的高度上,為解決發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協調發展問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展提供了方法論的依據和借鑒。
其次,五大發展理念為破解發展難題提供方法論指導。唯物辯證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最根本的方法。從唯物辯證法的觀點來看,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諸多矛盾和問題,其實質是社會、人和自然之間的沖突。五大發展理念直面發展實踐中的各種矛盾,運用矛盾對立統一的特征,闡明了社會、人、生態之間是共生共存的辯證關系,通過科學地解決三者之間的矛盾問題推動發展的進程。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是建立在對唯物辯證法科學運用的基礎上取得的最新理論成果,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對唯物辯證法與時俱進品質的深刻把握以及自覺堅持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分析和解決發展矛盾沖突的責任擔當。唯物辯證法是對事物內部之間以及諸要素之間的聯系、特點以及功能作用的深刻認識和科學總結。從內在的邏輯關系看,唯物辯證法堅持事物內因和外因、質變與量變之間的辯證統一。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和運用唯物辯證法的觀點,科學的揭示了發展動力、發展方式、發展道路、發展本質之間的辯證關系,是對發展總體布局戰略重點、目標的科學把握,強調在發展進程中必須堅持整體性、全面性,不能顧此失彼。
首先,五大發展理念是引領經濟新常態的行動指南。五大發展理念深刻洞悉當下發展所處的階段,堅持中國社會主義所處的初級階段國情,堅持中國所面臨的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要求同中國發展總體水平不高的基本矛盾,順應新常態的內在要求,是對發展目的和方向的科學把握。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發展生產力,實現人的自由解放和社會的全面發展。五大發展理念作為當代中國發展戰略的頂層設計,是對新時期更為科學、高效、公平、永續發展道路的深刻揭示,是實現“四個全面化”、“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發展戰略要求的重要舉措,創造性的回答了“實現什么樣發展”重大問題。五大發展理念是中國發展總體布局的具體舉措,符合其他各項發展戰略的內在要求,是新時期引領經濟發展的行動指南。
其次,五大發展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行動指南。理論源于實踐,是實踐的產物。同時,又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引領和指導實踐。理論是實踐的先導,思想理論的成熟是一個國家、政黨成熟的根本標志之一,在科學成熟理論的指導下,黨和國家才能調動和凝聚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力。中國的發展正處于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共建小康社會的攻堅階段,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以及完成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必須切實落實“十三五”規劃的戰略布局。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關于“十三五”規劃的《建議》,回顧和總結發展歷史的建設的經驗,突出發展問題,明確指導思想、根本原則、基本理念、發展目標以及發展的政策、舉措等各個方面,把發展主題作為貫穿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體布局的主線。五大發展理念作為新時期的發展觀,堅持以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為核心,鮮明的指出發展方向、發展路徑以及發展目的,為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理論指導。因而,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馬克思主義發展觀最新理論成果的五大發展理念,是當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行動指南。
最后,五大發展理念符合全球發展觀的內在要求。發展仍是當今世界的主題,實現發展必須堅持世界各國的合作與共贏。五大發展理念旨在實現人類共同的發展,提倡走全面、公平、開放的發展道路,為全球的發展提供了科學的發展理念,為世界各國發展共同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其中開放發展理念指出“堅持開放發展,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公共產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③闡明了全球的發展與中國的發展是相互交融的,世界的發展離不開中國,中國的發展蘊含在世界發展的軌跡之中。世界各國的發展觀點是全球發展理論的基礎,全球的發展觀點是世界各國發展理論的外化和延伸。五大發展理念作為中國新時期的發展理念,符合全球發展觀的基本要求,著眼于中國國內發展以及世界發展歷史趨勢,實現互惠共贏發展趨勢的行動指南。
[ 注 釋 ]
①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4:127.
②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N].人民日報,2015-11-04.
③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