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麗
海南師范大學,海南 ???571127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婚姻逐漸成為法律所約束的對象,但其形勢并不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而是人類在步入高級別社會形態后,逐漸形成的統治階級管理社會秩序的重要方式。利用《婚姻法》,有效的將當前的婚姻雙方當事人自身的權利與義務通過制度化進行合理的規定,并成為當前社會普遍承認的法律規定,得到法律的保護。
實際上,無效婚姻是當前婚姻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自身具有較深的歷史淵源。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促使當前相對發達的國家建立無效婚姻制度,其主要目的是對違反當前婚姻法的當事人進行規定,對于當前不符合當前婚姻法并且主要是以當前的情緒定下的條件而產生的婚姻行為統統不屬于合法行為,因此,該類婚姻自身的形式被納入當前的無效婚姻范圍,所以也不存在婚姻法律后果,同時會受到相應的制裁。可撤銷婚姻主要是指當前婚姻雙方中有一方采取威脅、暴力以及恐嚇手段等,對于另一方造成不良影響,或者對于另一方的親友人身自由、財產、名譽甚至是健康進行要挾,迫使另一方違背自身的真實意愿而進行虛假的行為,形成婚姻關系。實際上,由于一方當事人在進行婚姻行為時由于自身的意識不真實而在要件造成欠缺,因此,通過當前的撤銷權對當事人進行行使權利,將形成的婚姻關系消除其自身存在的法律效率,進而滿足當前的需求[1]。
當前,我國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違反婚姻法的情況屢有發生,尤其是對于婚姻雙方中的弱勢一方,很有可能受到來自于精神、財產、人身以及情感方面的傷害,也逐漸成為當前我國婚姻家庭事務中較為常見的問題。通過無效婚姻與可撤銷婚姻制度可以有效的處理當前出現的違反婚姻法情況,并將其造成的社會不良影響降到最低,促使我國法治建設逐漸完善,滿足當前的需求,具體來說,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方面,利用其制度自身的功能,有效的維護社會穩定,并促使社會和諧與進步,例如,現階段我國現實生活中違反婚姻法的事情屢見不鮮,如,近親結婚、重婚等,通過新婚姻法出臺的撤銷婚姻制度與無效婚姻進行有效的解決,促使廣大公民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不在婚姻關系中受到傷害。另一方面,有效的維護當前我國婚姻法的權威,通過詳細的規定,對于當前利用婚姻關系進行違法活動的不法分子積極進行法律嚴懲,如,偽造身份證明、隱瞞婚姻狀況等,通過相關的制度維護婚姻法律制度的權威性與嚴肅性,為我國的法律制度體系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相對來說,精神損失是一種相對無形的概念,其自身并不具備實際參考物對具體賠償的數值進行限定,只能以實際的受損失一方提出的賠償進行估算,基于此,導致精神賠償與財產賠償存在不同的效力,難以利用數值進行明確。因此,在進行婚姻關系賠償過程中,應對婚姻雙方當事人在該段情感中投入程度進行判斷,例如,情感、時間、金錢等,進而在一般情況下不具備法律意義。當婚姻關系形成撤銷或者宣判無效時,其自身為婚姻中的一方或者雙方帶來精神上的痛苦,在該婚姻下,應充分考慮當前的實際關系,并促使婚姻關系中無錯方向有錯方提出精神損失賠償,保證自身的合法權益[2]。
道德倫理是我國五千年文明傳承的重要思想,并且其理念在我國的精神長河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在當前我國的新婚姻法制定過程中,應嚴格遵循當前的道德倫理,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結合中國社會發展的倫理特點,充分展現出倫理道德,促使社會文明進步。例如,保證婚姻法遵循當前的倫理道德最明顯也最直接的方式是禁止當前直系姻親的婚姻關系進行明確的確定,如,繼父母與繼子女、養父母與養子女之間的婚姻關系,改變傳統無效制度中存在的模糊觀點,將當前的無效婚姻行為從傳統血親婚姻擴展為非中國傳統倫理觀念所不認可的親緣關系,進而以此為基礎,維護現階段的不正當婚姻關系,為婚姻中的弱勢群體提供良好的保護。同時,還應積極對當前的婚姻法中的撤銷對象限制進行有效的優化,例如,近年來由于金融欺詐、人為失誤等導致的婚姻傷害未能做出明確的限制與規定,從而維護社會的安全,滿足當前的需求。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背景下,我國無效婚姻與可撤銷婚姻兩種制度是我國婚姻法的重點內容,直接影響我國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因此,應積極對當前的婚姻法進行創新,在不斷的發展優化過程中,促使其迎合時代文明的發展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作用,維護婚姻中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并進一步擴大其保護范圍,推進我國法治社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