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炳蔚
(100039 中國鐵建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安家落戶,使房地產行業獲得了較長時期的高速發展,房地產企業紛紛涌現,眾多房地產項目相繼投入建設。在此過程中,由于房地產相關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缺失,各種知識產權糾紛不斷。因此,積極構建和完善房地產企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對維護房地產企業利益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一,專利權。專利權是指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獨占實施權。國內專利法的保護對象是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自我國實施專利法后,保護的重點關注方面有一個明顯變化的過程,近些年來,隨著外觀設計專利侵權案件數量迅速增加,企業尤其是房地產企業應高度重視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
第二,商標權。商標即品牌,是商品生產方或服務提供方在商品或服務中所用的一種明顯的標記,消費者可以通過這種標記來區別不同的生產方。從房地產行業的角度來看,以注冊商標為基礎創建房地產品牌,對于房地產開發商的無形資產有巨大的保護作用,這樣不僅能避免自身樓盤創意被他方模仿或克隆,還能保持并持續擴大市場份額[1]。從購房消費者角度來看,選擇品牌房產意味著在房屋質量、物業服務、房產增值等方面更有保證。
第三,版權。房地產業版權的保護主要是指著作權中建筑作品的保護。《伯爾尼公約》對建筑作品的受保護范圍有清晰規定,主要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在外觀、裝飾設計上含有獨特成分的建筑物本身,另一方面是建筑相關模型、設計圖以及立體圖等。
第四,商業秘密。商業秘密使得企業在行業中保持優勢地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從行業現狀看,我國很多房地產企業并未過多關注商業秘密保護問題,競標報價泄漏、合作條件曝光、核心團隊被瓦解等問題層出不窮,直接導致投標失敗、合作終止、核心人員流失等,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為杜絕類似事件出現,房地產企業一定要嚴格保護自身的商業秘密。
第一點,加強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建設。從房地產企業自身來講,要積極制定符合自身需要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并把知識產權管理納入到企業資產管理范疇中,對知識產權的創造、申請、保護等各個環節都用制度進行明確規定。同時,還要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加大合同管理力度,在規劃設計、咨詢服務等涉及知識產權的合同中清晰約定權利歸屬和權利范圍。
第二點,組建房地產知識產權保護組織。房地產行業應積極組建房地產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組織機構,以增強行業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通過專門組織和專業人士的工作,宣傳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提高業內從業人員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拓展行業企業獲取信息資源獲取渠道,同時,通過專門組織的宣傳,擴大企業社會影響力,提升房地產品牌效應。
第三點,協調各方共同打擊盜版現象。一方面,社會大眾是各種商品房的直接消費者,若房地產企業能投入大量成本對所建商品樓盤進行精心設計,從未來住戶的實際利益出發,一定會受到大眾的歡迎,進而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但若房地產企業只是抄襲模仿其他著名建筑的外型、名稱等特點,短期內也許可以獲得可觀效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會被消費者所批判和摒棄。所以,房地產行業應建立健全反盜版機制,加強普法宣傳工作,尤其是對于剛需消費者,避免他們受到蒙蔽。另一方面,房地產領域的盜版行為具有較強的國際性特點,所以國內應加大國際合作力度,對國際相關律法規進行深入了解,同時與我國實際國情有效結合,合理解決現階段房地產領域出現的盜版現象[2]。
第一點,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知識產權制度體系涵蓋了知識產權相關的法律、法規、國家政策、行業規定。以商標權保護為例,房地產企業應積極建立自身的商標保護、防御體系,申請企業字號注冊登記,將樓盤名稱注冊為商標,注冊防御性商標,打造一道完美的防護墻[3]。與此同時,立法機構應促進商標法其他相關法律的有效銜接,如企業名稱登記和地名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的沖突協調,外觀設計相同或相似的判定標準確定等。
第二點,實施法定賠償制度。我國已修訂的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等,以積累的司法實踐經驗為基本依據,仿效發達國家司法行為,確立法定賠償制度,例如《著作權法》第四十九條第二款關于賠償數額的規定。
第三點,堅持完全賠償原則。完全賠償原則應用在知識產權領域,是指對侵權人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行為,不管其是否出于主觀故意,也無論其行為是否受刑事或行政制裁,都應按照由侵權行為造成的財產損失額度來確定賠償范圍。充分落實該原則的出發點是盡最大可能、最大程度地保護權利人的權利,以恢復或有效滿足權利人的利益。
[1]劉佳.試論我國房地產行業知識產權立體化保護策略[J].中國房地產,2016(27):3-9.
[2]賀志麗.盜版問題及反盜版對策研究[J].大慶社會科學,2017(3):106-108.
[3]倉豐.商標注冊須下好防御這步棋[J].東北之窗,2017(6):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