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溪
吉林財經大學,吉林 長春 130117
在受到生命威脅之時,為了面對自身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權益及生命造成危險而進行的正當反抗就是正當防衛。而這種正當防衛不僅是對自身和他人安全的正當保護行為也是在正當地行使權益。但是在進行自我防衛的時候要注意有度,不能行使過度。正當防衛只是針對生命和權益進行的正當保衛措施和防范手段,并不是故意明顯意味的反抗和惡意報復。因此在正常情況下,正當防衛對于社會會產生積極的正面影響。法律積極地完善正當防衛政策,放寬正當防衛行為使用的范圍,更加具體地完善正當防衛權利成立的條件,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一)我國刑法規定,在受到不法侵害行為屬于現實中的行為時,公民才能開展正當防衛。這就是說,公民在有效行使正當防衛權利的時候必須是在自身或他人的生命和權利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之時。而正當防衛的成立首先是當事人受到了某種傷害和侵害,而這種侵害屬于事實。但是如果當事人進行正當防衛的對象并沒有對當事人進行侵害的意圖而被當事人進行防衛或者不同程度的傷害則正當防衛就不成立。對此,當事人應該正確的辨別事情的發生成因,不可主觀臆測認為對方即將對自己造成損傷和侵害(其實對方并沒有這個想法和意圖)就對其進行暴力反抗,一旦對對方造成傷害,而相關的證據一致倒向對方,則進行反抗的人的行為非但不能構成正當防衛,反而還會被認為是主觀上的故意傷害。
(二)正當防衛必須發生在受到侵害的同一時間,才能成立。如果不法分子的侵害已經停止或者中斷,不管侵害有沒有成功,當事人在事后再進行對不法分子的傷害行為則會被定性為事后報復的故意傷害行為。比如,不法分子在途中對當事人進行搶劫等行為,而當事人當場并沒有進行反抗,而是事后經過多方調查找到搶劫者的住所,偷偷潛入其住所,對其進行傷害等行為這就是嚴重的故意傷害行為。這不僅不是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相反還是在故意傷害他人的生命安全,即使這個犯罪者罪有應得。
(三)在受到不法分子侵害的時候,當事人對不法分子的正當反抗可以被定性為正當防衛,但是如果當事人對除了不法分子之外的其他人因反抗而造成其人受到傷害則不屬于正當防衛的范疇,相反超出了正當防衛而對除不法分子之外的人造成傷害則正當防衛不成立,反而還會被視為違法行為。比如當事人在被不法分子進行侵害之時,而旁邊的人非但沒有施以援手反而袖手旁觀,當事人出于報復心理,除了對不法分子造成傷害之外,又對那些看熱鬧的人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傷害,則不能構成正當防衛,還有可能會陷入刑事犯罪,對于那些看熱鬧的人,自會受到道德輿論的譴責。
(四)正當防衛成立的條件是當事人的合法權利,或者國家,社會及他人的利益受到侵犯和損害時進行的防衛措施才可能會被定性為正當防衛。而如果事情的發生屬于單挑,斗毆或者集體群架范圍,則屬于私人恩怨,當事人雙方屬于相互間的惡意爭斗,而在此期間的行為不能構成正當防衛。如果當事人故意挑釁他人,而導致自身安全受到威脅的時候進行反抗,對對方構成傷害,那么這種行為也不屬于正當防衛的范疇。這種類型的刑事糾紛每年都會發生,當事人因為自身過錯而導致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而進行的反抗,是不被正當防衛法律所應允的。而如果這期間,當事人對對方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還會因對方被傷害的程度而被追究法律責任。
(五)正當防衛要限制在一定的界限內才屬于正當防衛,不能超過度。一旦超過了正當防衛的范疇則不成立。比如某不法分子因為搶劫或者偷盜而和當事人產生爭斗,而這時當事人因為反抗過度造成不法分子死亡。及時這種行為一定程度上屬于正當防衛,但是卻因為造成對方死亡等生命迫害而超過了正當防衛法律保護的范圍,則這種防衛就是防衛過度,不但不會成立,反而還屬于犯罪行為。造成當事人被追究嚴重的刑事責任。
(一)目的
正當防衛就是確保國家,社會,個人或他人的利益不受侵害而采取的正當保護策略。其行為受到法律保護。正當防衛是公民在受到生命威脅的時候所采取的一種緊急保護行為,屬于公民在正確地行使權力,為了保證國家或者公共利益不受侵害,對不法行為和不法分子采取的有利的反抗行為。而同時,正當防衛的目的也就在構建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如果一個人在看到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人的生命安全利益受到侵害的時候而選擇逃避,或者視而不見,這嚴重影響了社會的和諧和秩序的建立和發展。因此,公民應該自覺地,正當的行使自己的正當防衛權利,堅決保護國
家和社會的利益,勇于保護他人,堅決和那些不法分子做斗爭,提高道德思想建設。而對于警察,或者保安等特殊職業的公民來說,正當防衛也是他們職責范圍內該履行的義務,當國家,社會,或公民權益受到侵害時,這些人如果首先逃跑就是逃避責任,同時會受到道德輿論的譴責。
正當防衛的首要作用就是保護自己或者是國家社會他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同時當事人積極地行使正當防衛可以有效地打擊不法分子,就算一定程度上對犯罪分子造成傷害其行為也會受到法律的保護,正當防衛是保護當事人免受法律責任的有效證據。國家積極地完善有關于正當防衛相關的法律法規就是在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同時鼓勵更多的人在個人,他人,國家或社會的利益受到侵害時能夠及時地站出來,使用正當防衛有效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法律規定,當事人在進行正當防衛的過程中對不法分子造成傷害,其行為并不會構成犯罪。這將會為公民積極向上的思想道德建設建立有效的法律保障,促使更多的人在危險發生的時候能夠勇敢的站出來。在合法和合理的范圍內正確地行使正當防衛權利,為整個社會樹立良好的榜樣,促進和諧社會秩序的建立。
正當防衛是公民在保護國家,公共利益,個人或他人正當權益的一個有效防范手段,行為受到法律的保護,他和故意傷害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但是公民在行使這項權利的時候要正確地了解正當防衛手段行使的范圍,以及法律成立的條件,不能違反正當防衛的條件允許,超過其規定的范圍。同時公民應該提高自我防范的意識,在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要正確地行使正當防衛的手段,及時保護自身生命安全。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勇于和不法分子做斗爭,堅決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為社會建立良好的道德形象。同時國家應該積極地完善有關于正當防衛的法律,更加深入地對正當防衛這一項公民的合法權利進行更加細致更加詳細的完善,保證公民在行使正當防衛之后不會被不法分子鉆了法律的空子,導致當事人的正當防衛受到法律方面的否認,這將嚴重打擊公民行使權力的積極性。所以,國家應該積極地保護公民正確行使正當防衛這一項合法權利。
[ 參 考 文 獻 ]
[1]史豐.對我國刑法中的正方防衛問題的研究[J].博覽群書.教育,2014(06).
[2]于文超.探析刑法中的正當防衛[J].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2014(08).
[3]王政勛,賈宇.論正當防衛限度條件及防衛過當的主觀罪過形式[J].法律科學,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