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麗娜
北京德恒(珠海)律師事務所,廣東 珠海 519000
就目前我國法律體系來說,其存在諸多的弊端,由于法律準則的多樣性,導致案件的審理出現不同的結果。因此,為了保證債權人權益得到有效的保護,就需要在遵循法律權威性的同時,關注法律條約的負責性,多方面分析案件產生的原因,從而保證案件審理的準確性。民商法作為一項與民生問題密切相關的法律,其連帶責任制度存在諸多問題,在實際運用中不能有效的處理債務糾紛問題,導致案件審理缺乏高效準確性,因此,需要深入探究民商法中連帶責任,推進我國民商法律體系的完善。
對于任何一項具體的法律制度來說,都需要其他法律制度的支撐,而作為我國法律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民商法來說,其法律公正性的發揮,法律效果的提升都需要其他法律的支持,這樣才能更有效地規范我國社會制度,使人們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的保障[1]。但是就我國目前民商法來說,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法律內容不斷更新,而民商法也處于不斷地更新變化中,這就導致連帶責任在民商法中的性質不同于程序法中,二者可能出現嚴重的脫節現象,連帶責任的操作就缺乏實質性,在發生實際的民生案件時,相關責任的執行會面臨嚴重問題。
對于具體經濟糾紛案件來說,盡管能夠認定債務人之間的連帶責任,但是由于債務人往往存在不同的過失程度,需要承擔的責任也應該有所不同,這樣才能保證在保障債權人合法權益的同時,對債務人之前的權益也進行有效的保障。但是就我國目前民商法連帶責任制度來說,在遇到具體的經濟糾紛案件時,債務人由于過失程度顯著不同,但是其連帶責任的劃分并不能根據具體的過失比例進行,這就導致債務人責任劃分出現不同程度的偏差,不能有效保證債權人權益。
由于在民商法案件中,共同侵權的現象普遍存在,但是就目前民商法來說,其并不能有效的全面劃分共同侵權責任,這就需要將程序法和實體法緊密聯系起來,從而對案件進行有效的審判。程序法的運用能夠給實體法的執行提供有效保障,實體法對相關責任人的權利義務進行有效的明確劃分,通過二者之間的緊密結合,能夠使民商法連帶責任得到準確劃分,這樣才能更有效地保證案件審理的合理有效性。
首先,對共同侵權人的責任進行分類認定。為了能夠更好的對共同侵權人的責任進行劃分,就需要進一步改進現在的侵權行為法,在目前認定標準的基礎上增加新的認定標準,從而解決某些案件中由于共同侵權人數量問題導致法律責任認定難的困境。對共同訴訟和部分訴訟來說,如果由于案件情況嚴重,或者共同侵權人熟練超過標準,就需要采取全面訴訟的措施,將所有侵權人都包括在案件訴訟審理中[2]。另外,法院可以具體分析實際情況,看案件審理是否可以通過部分訴訟,深入分析案件牽連程度,從而對共同侵權人的責任進行有效的認定。
其次,確定共同侵權人的責任輕重程度。就我國目前民商法來說,共同侵權人責任劃分缺乏準確性,往往只是規定共同侵權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是侵權責任的輕重緩急往往被忽略,從而導致侵權案件公平性的缺失,難以保障侵權人之間的合法權益。因此,為了能夠保證民商法公平公正性的有效發揮,就需要適時引入責任輕重劃分標準,從而在保證案件審理有法可依的前提下,保障債務人之間的權益,從而確保法律案件審理結果的高效性。
盡管我國已經存在連帶責任制度,但是其并不完善,在民商法運用中的作用發揮有限,連帶責任制度作用的發揮不能得到有效保證,因此,就需要對我國連帶責任制度進行不斷的完善,保證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劃分明確有效。連帶責任制度的有效完善,不能僅僅局限于其自身,而需要將其在法律中進行規范,這樣才能確保連帶責任制度的權威性。另外,要出臺來帶責任制度相關法律的時候,要充分關注程序和制度等多方面,從而更有效地保證民商法中連帶責任具備更高的公正性。將連帶責任中不可劃分的損害作為連帶責任處理,并根據輕重進行具體操作,從而同時保障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我國民商法連帶責任存在諸多的問題,民商法與程序法聯系不緊密,連帶責任制度不完善,債權人責任劃分不明確,這都嚴重影響了民商法連帶責任制度效果的發揮。因此,要不斷完善連帶責任制度,確保法律的公平公正性,將民商法和程序法進行有效連接,確保程序法和實體法之間相互促進,要進一步明確連帶責任的劃分,從而保證我國人民合法權益得到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