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婧
江西財經大學,江西 南昌 330013
存在主義是以海德格爾,薩特等為中心的現代西方重要哲學派,其主題是揭示人類的真實存在。存在主義的影響是深遠的,是人文傳統的進一步擴展。存在主義的影響是普遍存在的,人道主義傳統的進一步擴展。現有的哲學不僅將哲學轉化為個體的個性化歷史,而且從歷史的根本性出發去解讀存在的意義,強調人類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主張人的一種主觀能力、自主選擇權利。
面對自己的責任是非常重要的。人們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全部責任。社會工作包含的理論派別非常的多樣化,有精神分析理論、存在主義、社會支持理論、人本主義理論等,其中存在主義和人本主義理論給社會工作的開展奠定了最基本的思想和價值基礎。存在主義非常關注存在者的心理狀態,尤其是一些負面的情緒如焦慮感、愧疚感、空虛感、孤立感等,試圖通過傳導自由的思想、選擇的權利和責任的擔當來突破消極和逃避的人生觀。然而,自由和責任往往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的。而存在主義鼓勵人去自由的選擇生活的路徑,但是應該對自由選擇的生活毫無怨言[1]。
存在主義的核心是關注個人的存在,彰顯個人具有自由選擇的權利,通過自由的選擇,更深層次的領悟生命的真諦。海德格爾認為,人的自由是人類的本質特征。生命注定要自由。自由的選擇是人的命運。雅斯貝斯分裂了人的自由。他將人類自由分為外在自由和內在自由。雅斯貝斯認為,生存的確定性和科學意義有所不同。人們在生活中一旦擁有完全的自由,往往會有一種不確定的心理存在。由此可知,自由給人帶來呼吸也帶來了界限。人類想要得到真正的自由必須要不斷地超越,尋求更深層次的根基。它不受任何因素的影響,它是真正的自由。然而,人類自由的產生并不意味著人們會故意,人們必須服從上帝的指導。
基于存在主義心理的社會工作是為了揭露和接受自由和行動的可怕責任,并在生活中看到不真實或自欺欺人,做出決定,尋求改變,轉向現實。湯普森(1992)以薩特的存在主義為基礎,為社會工作提供了一個實用的理論框架,并提出了幾個能夠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具有一定價值的基本原則。如,自由和責任是人類獲取經驗的基石,自由能夠解放自我放飛負擔,通過自欺欺人、解放、承認等過程形成責任,承認控制,權威和非指導之間的緊張關系。[2]
社會工作是一種以價值為基礎的專業活動,可以幫助人們。社會工作的價值植根于西方社會的宗教和哲學。在社會價值觀中,(1)充分地重視人的尊嚴,肯定人的價值觀,承認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人和人之間都是平等的關系;(2)價值的方向是由案件自我決定和客戶尊重自由,促進客戶間的友好相處,能夠快速地適應環境。存在主義的價值取向尊重人的存在感,給予人自由選擇和責任,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義,以期尋求自我發展。
在社會工作的實踐過程中,大多數社會工作者往往只能滿足人們的基本的一些心理方面的需求,給予人們一些情感上的安慰,以及幫助人們提升適應周邊外部環境的能力。這是當前社會工作主要擬實現的基礎任務和目標。根據存在主義哲學對人類生存狀況的關注,我們必須對社會工作的操作概念進行更高層次的改進——注重人的生存,正如存在主義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來看人們所面臨的那樣。一系列問題正在重新思考,聲稱從死亡,自由和焦慮中理解人類存在的意義。從當前人們生存的狀態和生存的方式來分析社會關系,我們應該從如何提升人的外在生活條件著手進一步增強人們生活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社會工作是一項致力于能夠最終實現人們自我幫助的活動。這項工作的目的是通過使用訪客的可能性做出選擇。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游客很難采取自由選擇和擁有責任感。當然,這有著深厚的文化根源,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饋了我國人們思維上不具有主體性。例如,在實際生活中,人們經常感覺受到束縛,但是一旦給他們自由,他們卻并不知道他們渴望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去選擇,更不知如何去達成自己的期望。這種人一半都具有缺乏鮮明的個性的特征,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很大。在社會工作談判過程中,社會工作者應注意形成未來游客的選擇自由,保持個性,增強游客的主體性和創造性。[3]
當前,對現代社會文化的存在主義的批判被認為是理性主義和人道主義緊張所產生的人類生存的兩難選擇。考慮到當代人面臨的問題源于變化和沖突,社會工作的觀點不僅是涉及到個人,社會,制度層面,而且還需要考慮問題根源的文化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