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武 林維武
武警工程大學,陜西 西安 710086
近年來,武警部隊開展“三庫”整治工作,成效顯著,進一夯實了武器裝備應急保障基礎,但從調研的情況來看,部隊武器裝備應急保障能力建設仍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認真研究解決。
一是戰備物資儲備[1-2]不夠充分。近年來,大量新式武器裝備配發部隊,但與之配套的零配件只配發了團配件,而團配件中包含的易損件極少,如要按照《武器裝備維修器材籌供標準、戰備運行量標準》完成全部新式武器零配件儲備和籌措難度較大。
二是專業人才比較缺乏。武器裝備管理工作是部隊的“帽子”工程,要求高、制度嚴,專業管理人員的個人發展受限,導致很多官兵不愿從事該工作,專業人員留不住、流動性大的問題比較突出;特別是新式武器配發后,雖然各級每年都在進行相關培訓,但由于培訓時間較短、成份新、訓練不夠系統、培訓條件有限等原因,造成部分管理人員和修理工對新式武器常見故障判斷不準確,維修技能較弱。
三是檢驗標準還不夠完善。武警部隊下發的《應急保障能力檢驗評估標準》,雖然對處突武器裝備保障各項工作標準進行了規范,但從部隊平時執行任務情況看,由于不同任務動用兵力、裝備、處置方法等各有不同,對武器裝備保障要求也不盡相同,任務部隊需要根據不同情況進一步完善評估標準和實施細則。
一是搞好物資儲備。要按照《武器裝備維修器材籌供標準、戰備運行量標準》儲備零備件,每年利用75%以上的業務經費用于采購新式武器零備件和裝護具,在滿足部隊日常執勤、訓練需要的同時,確保有一定的戰備儲備。
二是加強檢查保養。我們要經常性抓好武器裝備的技術管理,做好日常的檢查保養工作,落實定期檢查、保養和隨機抽查,重點檢查武器裝備的數質量和庫室溫濕度及設施設備運行情況,保證武器裝備經常處于良好的戰術技術狀態。
一是選準訓強專業人員。裝備管理人員選配要突出政治優先,要把政治堅定、有事業心責任感、懂業務、善管理、現實表現好的官兵選配到專業崗位上來。充分利用業務技能培訓、職業技能簽定、專業兵比武等時機不斷強化專業人員技能。
二是扎實抓好應急保障訓練。總隊、支隊應每月組織武器裝備管理人員進行不少于2次的分人員、分模塊的單項訓練,其中干部重點訓練保障需求測算、保障勤務組織、保障物資籌供等內容;保管員重點訓練武器裝備物資快速識別、收發、裝載等內容;修理工重點訓練武器配件快速識別、武器性能檢測、戰場武器搶修等內容。
一是學習標準制度。武器裝備管理不但技術性強而且制度嚴、要求高,在武器裝備管理隊伍中,要開展經常性戰備教育,牢固樹立戰備意識。管理人員要把《應急保障能力檢驗評估標準》學深悟透、全面系統地掌握其標準要求和精神實質,同時還要學習《戰備工作規定》、《后勤戰備規定》、《處置突發事件后勤保障規定》等內容,開展戰斗力標準大討論,使全體武器裝備管理人員牢固樹立時刻準備打仗的思想。
二是進一步細化標準。各單位應結合部隊實際,對檢驗方法、內容、標準和要求進行細化,提高檢驗評估的針對性。可擬制武器裝備應急保障工作操作指南,并細化支隊級單位處突攜行武器裝備物資標準,對武器裝備應急保障的內容、方法、標準和“一組五隊”中武器裝備保障人員組成(綜合物資保隊1名武器裝備干部、1名保管員,維修技術保障隊1名武器裝備修理工)進行明確。
三是檢驗評估常態化。每年都要對旅團級單位應急保障能力進行集中檢驗評估,采取抽查與普查相結合、靜態與動態相結合、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支隊每季度、總隊每半年至少組織1次應急保障能力檢驗評估,持續推動應急保障能力建設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