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程序從簡的風險與防范

2018-01-22 22:19:00馬杰田馨月
關鍵詞:程序制度

●馬杰 田馨月

2016年11月,“兩高三部”聯合下發了《關于在部分地區開展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的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在全國18個地區各級法院全面鋪開。從《辦法》中不難看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包含兩個改革維度,一是程序從簡;二是量刑從寬。①參見陳衛東:《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中的幾個問題》,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7年第1期。程序從簡的目的在于加快訴訟進程、節省司法資源,從而實現刑事案件的繁簡分流,提升審判質效。然而,程序從簡畢竟意味著對被告人程序權益的減損,筆者在參與任職法院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中發現,基于程序從簡可能帶來一些與改革目標相背離的風險。

一、司法公正與效率之辨

司法公正,指司法機關在司法活動中嚴格遵循程序法規定,準確適用法律,使案件處理的過程和結果體現法律的公平正義,主要包含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兩方面的內涵。司法效率,是指投入一定的司法資源所獲得的有效司法工作量,主要包括訴訟的不拖延和訴訟成本的控制兩方面內涵。②參見張大海:《司法公正與司法效率關系研究》,載《經濟師》2006年第8期。確保司法公正,提升司法效率是一系列司法體制改革工作的總目標、總要求。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一方面是通過量刑實體從寬,貫徹寬嚴相濟的刑罰政策,化解社會戾氣,敦促被告人改過自新;另一方面是通過訴訟程序從簡,加快訴訟進程,合理配置司法資源,提升司法效率。從這個角度來看,此項制度改革的推進是確保司法公正,提升司法效率的一項重要舉措。改革之所以會出現風險,其根本原因在于沒有準確把握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的關系。

關于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的關系,司法實務界和理論界已有諸多探討。訴訟過程中如果一味地追求絕對公正,會導致司法資源耗費大增,司法效率也就無從談起;如果對司法效率追求不當,司法公正也就無法在訴訟活動中得以體現,蘊含冤假錯案的風險。一般情況下,應當在堅持司法公正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司法效率,在一定情況下,為了效率可以對司法公正作出適當平衡。但是,這里所說的平衡應當僅限于程序,實體公正是我國刑事司法的基本要求,不得以任何對價犧牲實體公正。這一點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我國刑事司法領域存在適用空間的根基。

程序公正的適當平衡,在司法實踐中表現為訴訟程序從簡,旨在提升司法效率,這是司法者所喜聞樂見的。因此,研究如何簡化訴訟程序成為部分法院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的重頭戲?;诔绦驈暮啠J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可能存在兩種風險,一是如果過分強調司法效率,將導致訴訟程序被盲目的克減,就會給案件處理帶來實體公正的減損,例如犯罪證明標準的降低,這是我們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面臨的最大風險;二是如果訴訟程序的簡化不當,將會導致對程序的克減沒有區分情況、抓住重點,從而導致某些訴訟關鍵環節被不當簡化或刪減,造成另一種形式的司法“不公正”,例如認罪認罰刑事案件庭審中自愿性審查不到位、量刑程序不規范等等,這是我們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面臨的另一風險。要在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中防范風險,應當堅持“抓住事物主要矛盾”的哲學觀點去理解司法公正與效率的關系,在不同案件類型、不同情況下,對于公正和效率的側重有所不同,努力尋求兩者的平衡。

二、認罪認罰案件中程序從簡存在的風險

(一)犯罪證明標準的降低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講求審理程序從簡,對于刑事訴訟法規定普通程序中庭前送達、法庭調查、訊問發問、法庭辯論等環節可以進行簡化和刪減,旨在加快訴訟進程,提升司法效率。降低證明標準,意味著偵查機關不必進行繁瑣的案件偵查,公訴機關不必進行嚴格的審查,審判機關也不再依照“證據確實充分”的標準審查證據,其目的也是為了節約司法資源,加速案件辦理。從目標來看,兩者似乎是殊途同歸,在邏輯上降低證明標準似乎也是審理程序從簡的自然延伸。然而,恰恰是這種看似順理成章的過渡,才使證明標準的降低成為我們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中面臨的最大風險。

對于認罪認罰刑事案件,是否可以降低證明標準,尤其是一些輕微的認罪認罰案件,能否在尚未達到“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情況下直接定罪量刑,學術界和實務界確實有過激烈的爭論。有觀點認為,僅僅依靠程序從簡提高訴訟效率的效果十分有限,對于輕微的認罪案件,證明標準可以有所降低,以進一步提高訴訟效率。③參見謝登科:《論刑事簡易程序中的證明標準》,載《當代法學》2015年第3期。筆者認為,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構建中,應當堅持犯罪的證明標準不降低,這是刑事司法理念上的一大原則問題。一方面,證明標準的降低容易使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異化為“疑罪從輕”,動搖我國刑事法律體系的兩大基石——罪刑法定和疑罪從無,導致有罪推定的回潮;另一方面,證明標準的降低會導致“口供中心主義”卷土重來,容易產生強迫、引誘口供現象,難以保證刑事偵查的質量。

另外,從《辦法》不難看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借鑒了域外訴辯交易、認罪協商等訴訟制度中的一些合理因素,例如強化認罪認罰的法律效果、完善相關法律程序、尊重被告人的程序選擇權等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絕不是訴辯交易的簡單移植。域外訴辯交易制度主要用于解決疑罪問題,④參見蔡元培:《認罪認罰案件不能降低證明標準》,載《檢察日報》2016年6月13日。是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的產物,被告人可以與檢察官就罪名、事實及量刑進行協商處分、交易還價,只要被告人作出認罪答辯,一般即可定罪量刑,法官對交易結果只進行形式審查。而我國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被告人只是通過認罪認罰爭取從寬,案件的辦理仍然應當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基本原則,貫徹證據裁判要求,是否從寬及從寬幅度也要依照法律規定和政策來把握。

(二)適用范圍的盲目擴張

關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范圍,《辦法》并未作出明確規定,僅在第2條對不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幾種情況予以排除,包括精神病人、未成年人、不構成犯罪等。顧名思義,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應當排除被告人不認罪認罰的刑事案件,這一點已經無需探討,而對于罪名范圍、刑罰輕重等因素是否可以不加區分一律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目前還存在爭議。

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能夠簡化訴訟程序,緩解司法機關案多人少的壓力,司法機關當然希望該制度的廣泛適用,這也就導致試點過程中會存在適用范圍被盲目擴張的風險。有觀點認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應當廣泛存在于刑事訴訟過程中,可以適用于任何性質、任何訴訟程序類型的案件”。⑤劉廣三、李艷霞:《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范圍的厘清》,載《人民法治》2017年第1期。筆者認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不宜適用于所有刑事案件,主要是基于以下幾方面的考慮:

第一,僅適用于輕罪案件,足以達到加快訴訟進程、節省司法資源的目的。推行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對認罪認罰案件簡化訴訟程序,加快訴訟進程,節省司法資源,從而實現刑事案件的繁簡分流,提升審判質效。筆者調閱了任職的基層法院近三年來司法統計數據,審結刑事案件被告人的刑罰情況,可以看出目前刑事犯罪呈現輕刑化趨勢,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故意犯罪和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過失犯罪,占到每年審結刑事案件總數的80%以上。僅對此類輕罪案件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意味著80%以上的刑事案件審理可以予以“程序從簡,實體從寬”,已經足以達到加快訴訟進程、節省司法資源的改革目的。

第二,適用于重罪可能導致被告人為追求輕判盲目認罪認罰的現象。對于輕罪被告人來說,其可能的刑罰本身比較輕緩,因此其與公訴機關的量刑協商也容易達成共識。實踐證明,每一名重罪被告人都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相對于指控罪名,其更在意可能受到的刑罰。尤其是對于可能判處無期或死刑的被告人,認罪認罰可能是其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如果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范圍擴大到重罪案件,極易出現被告人為追求輕判盲目認罪認罰的現象。

第三,適用于案情重大復雜的案件可能造成冤假錯案。此類案件的裁判結果,事關被告人的切身自由甚至生命,被告人的認罪認罰理論上可能帶來實體從寬,但出于刑事司法的審慎原則,卻不宜進行程序從簡。法庭審理程序的從簡,可能導致某些關鍵審理環節的缺失,例如可能有非法證據沒有排除、可能關鍵證人沒有出庭,從而埋下冤假錯案的隱患。

第四,適用于被告人“再犯”案件與改革的目的背道而馳。⑥此處的“再犯”案件,泛指被告人具有犯罪前科且在前罪定罪量刑過程中已經享受過認罪認罰從寬的案件??v觀我國的刑法體系,對于“再犯”案件一般應當給予從重處罰,這也是刑法懲治犯罪的應有之義。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目的在于,通過給予被告人一定的量刑優惠,敦促其悔罪自新,從而減少社會戾氣,維護社會穩定。如果已經享受過從寬優惠的被告人再次犯罪,有理由認為其認罪認罰并非出自悔罪改過的積極目的,如果再次認罪認罰還能再次享受從寬,無異于縱容犯罪,有違公平正義的法律原則,也與改革的目的背道而馳。

(三)認罪認罰自愿性難以保障

被告人自愿認罪認罰,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得以適用的基本前提,而缺乏自愿性的認罪認罰,會導致該項制度成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水。認罪認罰的自愿性,涵蓋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被告人認罪認罰的自愿性,意思是被告人認罪認罰是出自自我的意思表示,沒有受到司法機關的引誘、脅迫或者其他精神、肉體的壓力;二是認罪認罰的明智性,意思是被告人知悉其犯罪性質、可能的刑罰以及認罪認罰的法律后果等等。

司法實踐中,被告人虛假認罪的現象并不鮮見,試點過程中也的確存在被告人認罪認罰自愿性審查流于形式的風險,有的法院簡單的認為被告人簽署了具結書就可以認定為自愿,庭審過程中幾乎沒有規范的認罪認罰自愿性審查程序,即使有往往也只是簡單詢問。實際上,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設計的本意在于被告人通過自愿認罪認罰獲得一定的量刑從寬對價。被告人一旦選擇認罪認罰,意味著在強大的國家機器面前解除了武裝,放棄了無罪辯護的權利。文化程度不高、法律知識匱乏的被告人有可能只是如實供述事實,而對其行為無法做出準確的“價值判斷”,對認罪認罰的法律后果也是一知半解。所謂的自愿認罪認罰并不僅僅是被告人對法官詢問的口頭回應,還應該包含多方面的主觀心態和客觀行為,比如認罪可以體現在被告人對犯罪的認識、悔改的意愿等主觀心態,認罰可以體現在同意量刑建議、主動繳納罰金、積極退賠退贓等客觀行為,這些都應當成為法官審查的重點。

(四)量刑程序不規范

我國的刑事程序法中雖然規定了宣判一律公開,但實踐中量刑的具體過程、各量刑情節對刑期的增減幅度等細節并未做到向被告人完整開示,部分法院在自行訂制的部分犯罪量刑規范時甚至附有“限內部掌握,禁止外傳”的附加條款。量刑從寬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的另一重要維度,試點過程中應當警惕量刑程序不規范的風險。

關于認罪認罰刑事案件的量刑程序,很多試點地區(例如試點工作起步較早的北京海淀區法院)通行這樣一種模式——公訴機關與被告人進行量刑協商,將達成一致的量刑意見寫入具結書,移送法院做出最終裁判,量刑協商過程并無法官的參與。⑦參見游濤:《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量刑規范化的全流程實現——以海淀區全流程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試點為研究視角》,載《法律適用》2016年第11期。這種模式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公訴機關與被告人之間畢竟是追訴與被追訴的關系,面對強大的國家機器被告人明顯處于被動地位,協商的平等性和自愿性難以保證。畢竟法官才是對被告人定罪量刑的主體,但法官未必一定要做高高在上的裁判者,也可以成為“圓桌會議”的主持者,與其公訴機關與被告人進行“非對稱”量刑協商,再由法官審查裁判,倒不如直接由法官主導進行公訴機關、被告人、法律幫助律師共同參與的量刑評議。

三、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風險防范的設想

(一)適當限縮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范圍

第一,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范圍應當排除重罪案件。以被告人可能處以的刑罰為標準,刑事案件可以分為輕罪和重罪兩類。對于如何區分輕罪和重罪,我國刑法體系中并無明確規定。從我國刑法各罪名的刑罰設置來看,廣泛存在有期徒刑三年和七年兩個檔次,這或許可以成為輕罪與重罪的分界線。在刑事和解程序中規定了該程序適用范圍,⑧刑事訴訟法第277條規定:下列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和解:(一)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二)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筆者認為,可以參照該范圍將輕罪的標準暫定為 “可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故意犯罪和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過失犯罪”,本文對輕罪、重罪的表述亦以此為標準。大陸法系國家在適用簡易程序時,在被告人認罪的基礎上一般還有罪輕的要求,⑨參見劉岑岑:《“以審判為中心”背景下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解讀與完善》,載《學習與探索》2017年第1期。這一點是我們可以借鑒的。將重罪案件排除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范圍之外,一方面并不影響該制度提升司法效率的功能;另一方面也是確保被告人認罪認罰自愿性,筑牢該制度得以推行的基礎。

第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范圍應當排除案情重大復雜的案件。實踐證明,正義的實現往往以更多的司法資源消耗為代價,而“繁案精審”理應通過“簡案快審”予以平衡。在多數案件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情況下,對于少數性質及其惡劣、影響極其嚴重、案情重大復雜的刑事案件,其審理程序不僅不應當從簡,反而應當構建的越來越復雜,這個時候適當犧牲司法效率以確保司法公正是有必要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范圍排除案情重大復雜的案件也是司法公正與效率辯證關系的體現。

第三,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范圍應當排除“再犯”案件。排除“再犯”案件是為了防止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被濫用,成為被告人逃避法律制裁的工具,因此對于“再犯”被告人不能進行量刑從寬,但仍可以為案件審理的程序從簡保留一定的空間。

(二)堅持“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證明標準不放松

刑事訴訟法第53條第2款規定了“證據確實、充分”的三個條件:一是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即實體條件;二是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即程序條件;三是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即主觀條件。不難看出,實體條件體現的是罪刑法定的刑事實體法基本原則,而主觀條件體現的是疑罪從無的刑事程序法基本原則。⑩參見孫遠:《論認罪認罰案件的證明標準》,載《法律適用》2016年第11期。筆者認為,犯罪證明標準中實體條件和主觀條件均不存在放寬或降低的空間,否則將動搖罪刑法定和疑罪從無兩大基石。如果說認罪認罰案件的審理程序從簡需要以證明標準的降低為代價,那么只有在程序條件的放寬上尋找出路,即認罪認罰案件對證據查證程序的嚴格程度可以相對其他案件進行一定程度的降低。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達到實體條件代表著實體公正,達到程序條件代表著程序公正。如前文所述,在一定情況下為了效率可以對司法公正中程序公正方面作出適當犧牲,這也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為了提升司法效率而講求程序從簡的應有之義。刑事訴訟法規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不受送達期限、訊問被告人、詢問證人、鑒定人、出示證據、法庭辯論程序規定的限制……”實際上就是指簡易程序的證據查證程序之嚴格程度可以相對于普通程序適當降低,筆者的上述觀點是具有合法性基礎的。司法實踐中,認罪認罰案件的犯罪事實和量刑情節已經經過偵查機關、公訴機關和審判機關“流水作業”進行三重把關,庭審中再加上認罪自愿性審查程序和量刑評議程序(下文進行詳述)予以補強,基本可以達到堅持實體條件和主觀條件的效果。由此可見,在堅持證明標準不放松的前提下,對審理程序進行合理簡化、科學簡化,能夠兼顧司法公正和效率,與我們進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的總目標相契合。

(三)完善被告人認罪認罰自愿性審查程序

對被告人認罪的自愿性進行嚴格審查是各法系的通行做法,例如美國的刑事司法程序中設有“罪狀答辯程序”(arraignment),[11]參見陳瑞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若干爭議問題》,載《中國法學》2017年第1期。用以審查被告人選擇有罪答辯的自愿性和明智性。我們的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只有在庭審中建立相對完善的自愿性審查程序,才能確保認罪認罰時被告人自愿、明智的選擇,有效防止被動認罪認罰、盲目認罪認罰等現象,從而防止冤假錯案的發生。這一點在《辦法》的第15條也有所體現。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雖然增設自愿性審查程序貌似增加了工作量,但是其本身能減小被告人訴訟反悔的概率,提高認罪認罰案件的服判息訴率,從而在整體上提高訴訟效率。

根據《辦法》相關規定,公訴機關移送起訴的材料中應當有被告人在值班律師見證下簽署的具結書。法院在送達起訴書副本時,一般也應當詢問被告人是否認罪認罰,并記入筆錄。法官對被告人認罪認罰自愿性的審查首先應當是書面審查,閱看偵查階段筆錄中被告人的供述、審查起訴階段簽署的具結書以及送達起訴書副本筆錄中的認罪認罰情況自述。庭審中審查被告人認罪認罰的自愿性應從兩方面進行,一是被告人的主觀狀態,包括被告人是否知悉犯罪的性質、是否認識到錯誤、是否有悔過自新的愿望、是否發自內心地愿意接受處罰改造等;二是被告人的客觀行動,包括是否積極退賠退贓、是否積極賠償被害人損失、是否主動繳納罰金等。對于后者,基本上有書面證據可查,通過書面審查即可,而對于前者則需要法官面對面的接觸被告人,以確定其認罪認罰的自愿性。中國古代官員升堂問案就有“辭、色、氣、耳、目”的“五聽”制度,主要用于揣摩當事人的心理變化,現代刑事案件的庭審中對被告人主觀狀態的審查,也應當推行這種“聽其言觀其行”的方式進行,這也是庭審實質化中直接言辭原則的體現。

在這一程序中,法官應當通過與被告人面對面的交流,觀察其語言、動作、表情和神態等外在表現,對其認罪認罰的自愿性形成內心確認。如果被告人語言上譴責自己的行為、發自內心地懺悔并在表情和神態上顯露悔意,并表示完全接受處罰,法官再結合書面材料和被告人客觀行動進行綜合分析,認為其屬自愿認罪認罰,即可進入量刑評議程序。反之,如果被告人態度囂張,甚至以認罪要挾法官必須給予從輕,或發現其他缺乏認罪認罰自愿性的情形,應當排除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轉入普通程序審理。

(四)量刑程序的透明化、科學化和規范化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首次引入了“認罰”的概念,認罰說到底就是量刑問題,因此量刑評議在認罪認罰案件的庭審中不僅不能省略,還應當成為庭審的重點。實際上,考慮到前文所述的適用范圍,認罪認罰案件往往量刑情節、事實和證據相對簡單,在庭審過程中增加專門的量刑評議并不見得會增加更多工作量。而對于被告人來說,量刑程序的規范、量刑過程的透明、量刑結果的公正卻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辦法》第11條規定了公訴機關量刑建議的相關內容,對于量刑建議的形成過程卻沒有詳細規定。從部分法院試點經驗來看,部分試點法院采用公訴機關和被告人量刑協商的方式進行,如圖1(Ⅰ)所示,但是如前文所述這種協商是非對稱的,有的地區在量刑協商過程中甚至沒有值班律師的參與,此種協商的平等性就更加令人擔憂。在此,筆者提出一種“圓桌會議”式的量刑評議程序設置于認罪認罰案件的庭審過程中,如圖1(Ⅱ)所示。首先,公訴機關在審查起訴過程中不再與被告人進行量刑協商,僅按照《辦法》規定根據案件審查情況提出量刑建議,告知被告人和法律幫助律師即可,目的在于使其對可能受到的刑罰有初步的心理預期;其次,在認罪認罰自愿性審查程序之后,由法官主持進行公訴、法官、被告人、法律幫助律師共同參與的量刑評議活動,由公訴人根據量刑情節制作“量刑菜單”用以說明量刑建議的形成過程,對于控辯雙方沒有異議的量刑增減法官可以直接確認,對于有異議的部分或者法官認為不合理的量刑意見,可由法官組織進行舉證質證或說明。最后,法官綜合量刑評議活動情況,確定最終的量刑結果。采用此種量刑評議方式,克服了《辦法》的第20條、第21條的弊端,避免了量刑建議在法、檢之間往復調整造成的資源浪費,也回歸了法官的裁判功能。

圖1 量刑程序

(五)保障被告人獲得有效法律幫助

根據刑事訴訟法和《辦法》的規定,委托辯護人是被告人的權利,而為被告人提供法律幫助卻是司法機關的義務。對于委托辯護律師的被告人,法律幫助律師可以直接由辯護律師擔任,而對于沒有委托辯護律師的司法機關應當為其提供法律幫助律師。從試點實踐來看,目前認罪認罰案件被告人的法律幫助水平不容樂觀,法律幫助律師充其量就是見證被告人簽署具結書和參與量刑協商,并不具有上庭辯護的權利。由上述可見,筆者設想的認罪認罰自愿性審查程序和量刑評議程序中,均需要法律幫助律師的全程參與,以確保被告人自愿、明智的認罪認罰和公正、透明的進行量刑評議。陳瑞華教授提出的“值班律師辯護人化”的觀點,筆者頗為認同。認罪認罰案件被告人法律幫助律師應當全面辯護人化,除了為被告人釋法之外,還應當賦予其會見、閱卷、調查及上庭辯護的權利。不可否認,囿于我國司法行政工作現狀,法律幫助律師的全面辯護人化還存在諸多困難,但這至少應當引起改革決策層的重視,成為改革的努力方向,成熟完善的法律幫助制度也應當成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的配套措施之一。

猜你喜歡
程序制度
淺探遼代捺缽制度及其形成與層次
試論我國未決羈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人大建設(2019年12期)2019-05-21 02:55:44
失能的信仰——走向衰亡的民事訴訟程序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樣
英國與歐盟正式啟動“離婚”程序程序
環球時報(2017-03-30)2017-03-30 06:44:45
簽約制度怎么落到實處
中國衛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構建好制度 織牢保障網
中國衛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一項完善中的制度
中國衛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
論讓與擔保制度在我國的立法選擇
創衛暗訪程序有待改進
中國衛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软件| 九色在线视频导航91|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大杂乱 |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色偷偷综合网|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清无码久久 | 日本在线亚洲| 成年看免费观看视频拍拍|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www.av男人.com| 日韩av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亚洲精品不卡午夜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毛片视频网址|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日韩av无码DVD| 国内黄色精品| 精品久久蜜桃|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无码中文字幕加勒比高清| 日本免费一区视频| 999国产精品| 亚洲人成网址|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亚洲性色永久网址|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国产经典免费播放视频|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中文字幕伦视频| 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色吧|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97se亚洲综合在线韩国专区福利| 免费激情网址|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风韵丰满熟妇啪啪区老熟熟女| 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欧美一级高清片欧美国产欧美|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 午夜啪啪福利| 一级成人a做片免费|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 欧洲极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 伊人色在线视频| 亚洲天堂.com| 亚洲男人天堂2020| 91日本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色综合成人| 91亚洲精选| 国内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三级| 午夜福利亚洲精品|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福利在线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