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恒釗,周振煌,巫禮敏
(潮州市人民醫院 腎內科,廣東 潮州521000)
目的 探討血液透析聯合血液透析濾過、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間于我院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患者60例,隨機分為聯合組 (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濾過+血液灌流,30例)和對照組 (血液透析,30例),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收縮壓 (SBP)、舒張壓 (DBP)及血管緊張素Ⅱ (ATⅡ)、腎素活性 (PRA)、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SBP、DBP、ATⅡ、PRA、Hcy水平比較無統計學差異 (P>0.05);治療后,聯合組患者的SBP、DBP、ATⅡ、PRA、Hcy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結論 血液透析聯合血液透析濾過、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可控制患者血壓及血管活性物質水平,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
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濾過;血液灌流;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
頑固性高血壓 (refractory hypertension)為尿毒癥患者常見的嚴重并發癥之一,為尿毒癥患者充分透析達到干體重后,聯合3種及以上降壓藥仍不能控制血壓穩定,且出現持續性高血壓的患者[1]。頑固性高血壓為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控制血壓穩定對改善尿毒癥患者的生活質量及預后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采用血液透析聯合血液透析濾過、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患者,以尋找治療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患者的最佳治療方案,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間于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計算機抽取患者透析編碼分為聯合組 (30例)和對照組 (30例)。納入標準:①患者均規律維持性血液透析5個月以上,透析達到干體重,聯合使用3種及以上降壓藥物,血壓仍>140/90 mm Hg,明確診斷為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②患者及家屬均在醫師告知下自愿配合完成治療和研究。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嚴重心功能不全,肝功能障礙患者;②合并有精神疾病、認知功能障礙、癡呆等依從性較差患者;③存在治療禁忌,或對本研究用藥存在使用禁忌患者;④治療和研究期間退出患者。聯合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29~74歲,平均 (52.8±4.2)歲;透析時間6個月 ~14年,平均(6.2±1.4)年。對照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32~77歲,平均 (52.3±4.6) 歲; 透析時間 6個月 ~13年, 平均 (6.1±1.7)年。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無顯著差異,分組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治療,指導患者飲食,促進紅細胞生成,控制血壓水平。聯合組患者每周進行2次規律血液透析、1次血液透析濾過,并每月進行2次血液灌流。對照組患者每周進行3次規律血液透析。采用瑞典金寶AK96血透機,膜面積為1.4 m2,透析血流量為180~260 mL/min。采用瑞典金寶AK200S血液透析濾過儀,膜面積為1.7 m2,血流量為200~280 mL/min,透析液為碳酸氫鹽透析液,速度為500 mL/min。采用HA130型一次性血液灌流儀,在血液透析或血液透析濾過前連接于透析機,透析2 h后,取下灌流器繼續透析2 h,采用碳酸氫鈉鹽透析液。兩組均連續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檢測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的收縮壓 (SBP)、舒張壓 (DBP)水平。采用袖帶式水銀血壓計,在清晨患者未用藥、未活動狀態下測量上臂血壓水平,連續測量3次,間隔2 min,取平均值。②檢測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的血管緊張素Ⅱ (ATⅡ)、腎素活性(PRA)、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置入抗凝管中,送檢驗科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ELISA)法檢測ATⅡ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PRA水平,采用免疫化學法檢測Hcy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壓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SBP、DBP水平比較無統計學差異 (P>0.05);治療后,聯合組患者的SBP、DBP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 詳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壓水平比較 (x±s,mmHg)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管活性物質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ATⅡ、PRA、Hcy水平比較無統計學差異 (P>0.05);治療后,聯合組患者的ATⅡ、PRA、Hcy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P <0.05)。 詳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管活性物質水平比較 (x±s)
高血壓為尿毒癥患者的常見并發癥之一,與尿毒癥患者血管活性物質分泌和代謝異常、水鈉潴留均有相關性,在規律透析達到干體重情況下,聯合應用3種及以上降壓藥物仍不能控制患者血壓水平臨床上稱為頑固性高血壓[2-3]。頑固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較高,波動較明顯,為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4],臨床中應引起重視。
臨床研究[5]指出,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困難與腎素依賴、中分子物質清除不徹底有相關性。常規血液透析對血管活性物質透析不充分,即使給予足量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聯合鈣離子通道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等仍難以控制血壓水平穩定[6-7]。血液透析濾過和血液灌流對彌散小分子溶質、中分子及大分子物質及某些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質均有良好清除效果[8],聯合用于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患者的治療,相對常規血液透析能顯著降低患者的血壓及血管活性物質水平 (P<0.05),表明血液透析濾過聯合血液灌流在清除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患者血管活性物質后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壓水平。
綜上所述,血液透析聯合血液透析濾過、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可控制患者血壓及血管活性物質水平,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
[1] 張焱,高峰.血液透析濾過與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的療效比較 [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6,23(2):203-204.
[2] 鄒懿,王茜茜,程宗華,等.維持性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對伴有頑固性高血壓的尿毒癥患者心臟結構和功能的作用 [J].實用醫學雜志,2016,32(20):3321-3324.
[3] 黃健,劉暢,閔亞麗,等.應用人體成分分析儀評估干體重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頑固性高血壓的影響 [J].實用醫學雜志,2017,33(10):1557-1559.
[4] 張力支,汪虹,吳瑞格.阿魏酸鈉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血液透析患者頑固性高血壓的療效觀察 [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4,14(2):241-242.
[5] Thomson BK,Huang SH,Chan C,et al.Nocturnal home hemodialysis associates with improvement of electrocardiographic features linked to sudden cardiac death[J].ASAIO J,2014,60(1):99-105.
[6] Machado CK,Pinto LH,Del Ciampo LF,et al.Potential environmental toxicity from hemodialysis effluent[J].Ecotoxicol Environ Saf,2014,102:42-47.
[7] Chan CT,Chertow GM,Daugirdas JT,et al.Editor's choice:Effects of daily hemodialysis 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results from the Frequent Hemodialysis Network(FHN)Daily Trial[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14,29(1):168-178.
[8] 張樂文,李炳德,李金梅,等.高通量血液透析配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療效觀察 [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1,28(4):569-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