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藝鋒,劉焯明,禤美群
(恩平市人民醫院,廣東 江門529400)
伴下尺橈不穩定的尺骨遠端骨折屬于臨床上少見的腕關節受損類型,極易影響患者下尺橈關節協調性以及穩定性。由于尺骨遠端骨折患者常伴有骨質疏松,且骨折位置靠近關節面,治療難度明顯增加[1]。臨床上常采取內固定術進行治療,如克氏針以及微型鋼板等,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應用效果,但并未有合適的內固定器材,導致治療效果并不顯著[2-3]。隨著醫療技術不斷發展,尺骨遠端鉤狀鋼板是應用于尺骨遠端骨折內固定治療的最新設計[4],在臨床應用中,尺骨遠端鉤狀鋼板與其他治療方法相比是否具備優勢,目前國內外均罕見報道。本研究選擇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期間收治的40例伴下尺橈不穩定的尺骨遠端骨折患者作為對象,探討尺骨遠端鉤狀鋼板治療的應用價值,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間收治的40例伴下尺橈不穩定的尺骨遠端骨折患者,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鉤鋼板組與克氏針組各20例。鉤鋼板組男11例,女9例;年齡26~71歲,平均年齡 (47.5±4.3)歲;受傷原因:摔傷4例,交通事故傷7例,墜落傷3例,運動傷6例;骨折AO分型:A型7例,B型4例,C型9例。克氏針組男8例,女12例;年齡 27~72歲,平均年齡 (48.1±4.5)歲;受傷原因:摔傷5例,交通事故傷9例,墜落傷2例,運動傷4例;骨折AO分型:A型6例,B型6例,C型8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5]:①均經過臨床診斷以及檢查確診為伴下尺橈不穩定的尺骨遠端新鮮骨折;②患者以及家屬同意并自愿參與本研究;③依從性較好,能夠聽從醫護人員安排進行治療。排除標準:①具有嚴重并存病,合并顱腦、胸部、腹部等嚴重損傷;②合并同側肢體骨折;③同側肢體因既往損傷或其他疾病造成畸形或功能障礙;④傷后超過三周的陳舊骨折。
1.2 方法 鉤鋼板組:患者取仰臥位,進行麻醉后,根據尺側縱行進行切口,并在骨膜下作分離操作,切開復位后使其完全暴露,根據患者骨折線方向選擇合適位置,將鉤狀鋼板置入并進行遠端固定,加壓后采取螺釘將近端固定,密切關注復位情況,按照規定放置鎖定螺釘。克氏針組:麻醉后,利用牽引方式整復骨折,切開復位,根據患者具體骨折情況選擇進針點,在向心性方向穿入克氏針進行固定,手術結束后可將克氏針尾部埋在患者皮下。兩組手術均由同一組醫生完成,且在術后采取常規石膏托固定四周,拆除石膏后協助患者進行功能鍛煉。
1.3 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均進行隨訪,記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時間,并在治療前后均進行視覺模擬評分(VAS)以及上肢功能評分 (DASH),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以及并發癥情況。VAS評分標準[6]:0分屬于無痛;3分以下屬于輕微疼痛,患者可忍受;4~6分屬于中度疼痛,并影響患者睡眠,尚可忍受;7~10分屬于重度疼痛,影響患者食欲和睡眠,無法忍受。DASH評分標準:總分為100分,分值越低說明患者上肢功能正常,反之分值越高說明上肢功能極度受限。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VAS評分和DASH評分比較 治療后,鉤鋼板組的VAS、DASH評分均顯著低于克氏針組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的VAS評分和DASH評分比較 (x±s,分)
2.2 兩組的治療相關指標比較 鉤鋼板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均顯著少于克氏針組 (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治療相關指標比較 (x±s)
2.3 兩組的術后并發癥情況比較 鉤鋼板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0.00%, 顯著低于克氏針組的 40.00% (P <0.05)。 見表 3。

表3 兩組的術后并發癥情況比較 [n(%)]
臨床上治療尺骨遠端骨折時,由于骨折塊較小,明顯增加固定難度,其治療方式已成為一種挑戰,受到醫療界相關人士廣泛關注。其中非手術治療會造成下尺橈關節不穩以及慢性疼痛,并使三角纖維軟骨失去支撐[7]。手術治療成為唯一選擇,內固定方法包括克氏針以及微型鋼板等,由于克氏針難于固定骨質疏松性以及粉碎性骨折,且術后需制動,常出現針道感染、移位以及松動現象。而相關研究[8-9]顯示,微型鋼板內固定后,將普通螺釘打入尺骨頭菲薄的皮質中,可能加重骨折粉碎程度,甚至固定失效。
隨著醫療事業的不斷發展,有研究[10]提出尺骨遠端鉤狀鋼板的治療效果更好,不僅能有效緩解疼痛,同時減少術后并發癥 (發生率僅13.50%)。本研究結果顯示,鉤鋼板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0.00%,低于克氏針組的發生率40.00%(P<0.05),表明鉤鋼板組的安全性較高。尺骨遠端鉤狀鋼板具有低切跡,其光滑、圓形邊緣可明顯降低軟組織解剖、切除的必要性。針對遠端部固定尺骨頭部分,采取固定角度螺釘可達到角度穩定性的作用,而近端固定尺骨干部分有鎖定加壓結合孔,利用鎖定或非鎖定皮質骨螺釘來進行加壓或調節長度。遠端帶具有兩個鉤,可有效緊握尺骨莖突,為鋼板放置提供參考點。因此在尺骨遠端骨折治療中,鉤狀鋼板具有不同內固定選擇、合適強度以及角度穩定性等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鉤鋼板組的VAS、DASH評分均顯著低于克氏針組 (P<0.05),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時間均顯著少于克氏針組 (P<0.05),表明鉤鋼板組的治療效果更好,能有效緩解疼痛感,改善患者上肢功能,縮短手術時間,降低對患者的傷害,促進骨折恢復。
綜上所述,伴下尺橈不穩定的尺骨遠端骨折患者采取尺骨遠端鉤狀鋼板治療效果顯著,能明顯縮短治療時間,促進骨折愈合,有效緩解疼痛,安全性較高,具有推廣及應用的價值。
[1] 李征,張振偉,徐達傳,等.腕掌側雙通道改良手術入路治療橈尺骨遠端骨折的解剖學基礎 [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15,33(3):259-261.
[2] 何家文,禹寶慶,黃建明,等.尺骨莖突骨折對橈骨遠端骨折手術療效及腕關節功能的影響 [J].實用骨科雜志,2014,20(10):881-884.
[3] 王朝暉,唐艷平,何波涌,等.后入路平行或垂直雙鋼板固定治療成人C型肱骨遠端骨折的比較研究 [J].創傷外科雜志,2014,16(1):21-24.
[4] 肖凱,謝鳴,黃若坤,等.尺骨遠端鎖定加壓鉤板治療難治性第5跖骨近端Ⅰ區骨折 [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6,24(6):509-514.[5] 沈楚龍,楊康勇.Y型鋼板及雙鎖定鋼板治療C型肱骨遠端骨折療效研究 [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4,22(12):1068-1071.
[6] 李書振,陳躍平,林宗漢,等.尺骨莖突骨折對下尺橈關節穩定的橈骨遠端骨折術后療效的影響 [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4,16(1):85-87.
[7] 簡小飛,陳廖斌,王華.尺骨莖突骨折及分型對復雜橈骨遠端骨折鋼板內固定術后療效的影響 [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4,16(10):918-920.
[8] 黃曉楠,沈明杰,范猛.鎖定加壓鉤鋼板治療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的療效分析 [J].中國骨與關節雜志,2015,4(2):115-119.
[9] 李益軍,金少波.鎖定鋼板掌側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32例[J].交通醫學,2015,29(4):342-343.
[10]呂興元.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和閉合復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療不穩定型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研究 [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3):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