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艷嫦,黎雪娃,趙新瑤
(江門市中心醫院 產科二區,廣東 江門529200)
在婦產科中,產后出血屬于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產婦成功娩出胎兒后,觀察其24 h內出血量,若高于500 mL則視為產后出血,危險性較高[1]。可能引發產后出血的因素包括子宮收縮乏力、生殖道創傷、妊娠殘留物、凝血功能障礙等。相關研究[2]顯示,宮縮乏力是造成產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強對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產婦的護理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針對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產婦,給予綜合護理措施,效果較佳,具體報道如下。
1.1 基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間59例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30例和對照組29例。觀察組產婦年齡 23~38歲,平均年齡 (26.3±4.2)歲;孕周 38~42周,平均孕周 (39.4±0.3)周;剖宮產 16例,正常陰道產14例。對照組產婦年齡24~37歲,平均年齡(25.8 ± 4.6) 歲; 孕周 38 ~ 41 周, 平均孕周 (39.6 ± 0.2) 周;剖宮產14例,正常陰道產15例。兩組產婦的年齡、孕周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產婦給予常規護理措施,對產婦進行健康教育,密切觀察產程,給予產婦相應的用藥指導、日常生活護理、體征檢測等護理措施。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①產時護理。動態監測產婦的產程變化情況。第一產程中,密切監視產婦的宮縮以及胎心情況。該階段中,一般產婦的進食量較少,可適當給予產婦靜脈滴注維生素C 2 g以及5%葡萄糖500 mL,部分產婦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給予鎮靜劑。第二產程中,護理人員應指導產婦采取正確的腹壓方式,避免過早腹壓消耗過量體力,從而增加宮頸裂傷以及水腫的發生率。如果發生宮縮乏力,則需要給予產婦注射縮宮素。第三產程中,胎盤娩出后對各征象進行合理處理,檢查并記錄產婦出血量,檢查產婦有無胎膜破損。若產婦依然繼發性宮縮乏力,則可使用20 U宮縮素 +500 mL葡萄糖靜脈滴注,直腸置入米索前列醇20 μg。針對流血不止的產婦,給予250 μg欣母沛于肌肉深部注射。②產后護理。一般情況下,產婦分娩2 h后,多會發生出血,因此在產婦分娩后應及時對其心率、血壓及子宮收縮等指標進行監測,并準備好相應的急救措施。為減少產婦產后出血的可能或降低出血量,需要對產婦的宮底高度進行仔細檢查,并排除宮腔內的積血,若產婦子宮下段有明顯的收縮不良,應及時針對此癥狀給予按摩處理,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子宮纖維應激收縮,降低產后出血量。告知產婦及時排空膀胱,降低陰道出血的發生率,可根據實際情況留置導管,從而保證子宮收縮。產婦在分娩后,身體各項機能均處于虛弱狀態,而分娩過程中會導致外陰沾染血液,若不及時清理,很可能出現產褥感染的情況。若產婦留置尿管,則有可能發生泌尿系統逆行感染。因此護理人員應及時對產婦的會陰進行擦拭與消毒,每日給予陰道消炎處理。產后1 h,產婦需要補充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流質或半流質,并及時補充水分,降低產后貧血的發生率。產婦產后30 min內,應讓母嬰之間有適當的接觸,并讓嬰兒開始適量進食母乳,以使產婦腦垂體分泌內源性催產素,利于子宮收縮,減少產后出血。③心理護理。在產前、產時以及產后均對產婦進行針對性心理護理,減少產婦緊張、恐懼等情緒,避免因情緒不佳對血壓、子宮收縮等造成影響,從而達到降低產婦出血量的效果。產婦分娩全過程中,均需護理人員對其進行護理,通過交流等方式對產婦的心理狀態進行了解,給予針對性的疏導、安慰等護理措施,告知產婦關于產后出血的相關知識,提高治療依從性,避免產后抑郁癥的發生,促進產婦的康復。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產婦的產后出血止血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產后出血的診斷標準:產婦娩出胎兒24 h內,子宮出血量 >500 mL。療效判定標準[3]:有效:經過治療護理后,產婦陰道出血速度≤50 mL/h,體征穩定,尿量正常;無效:經過治療護理后,產婦陰道出血速度>50 mL/h,生命體征惡化,尿量<30 mL或無尿。對無效患者,應采取相應的醫療止血措施,如注射縮宮素、應用B-Lynch縫合術等。采用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對產婦的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護理滿意度 =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數據均由統計學軟件 SPSS 12.0處理,計量資料(平均年齡、平均孕周)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 (性別、年齡、止血情況、滿意度等)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的產后出血止血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婦的產后出血止血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的產后出血止血情況比較 [n(%)]
2.2 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 <0.05)。 見表 2。

表2 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n(%)]
產后出血的臨床表現以分娩后陰道大出血以及失血性休克為主,嚴重情況下容易導致產婦死亡。宮縮乏力屬于影響產婦產后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所占比例在70%~80%[4]。因此,臨床中應給予產婦相應的護理干預,降低產后出血的發生率,保證產婦的生命安全。
產后宮縮乏力性出血具有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的特點,若未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很可能導致產婦出現休克。綜合護理干預是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結合產婦的實際情況,對產婦進行全面的護理,加強與產婦的溝通,緩解產婦的不良心態。一旦在護理中發現異常情況,要立刻上報臨床醫師,并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若產婦已經出現宮縮乏力性子宮出血,需要立刻對子宮進行按摩,并進行急救。因此,當出現產后出血后,護理人員應當保持冷靜,根據實際情況,對產婦進行有效的止血、促進宮縮以及糾正休克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5]。同時,還要加強對產婦的心理輔導,了解產婦的心理,并給予安慰、鼓勵,提高產婦的治療依從性[6]。此外,在搶救過程中,還要做好相應的配血準備,快速建立靜脈通道,短時間內快速為產婦補充血容量[7],并嚴密關注產婦的生命體征。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的產后出血止血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亦顯著高于對照組,可見觀察組的護理效果相對較佳。由此可見,給予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產婦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止血,產婦滿意度高,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 朱琳,李琳.綜合護理干預在預防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中的應用價值探討 [J].中國社區醫師,2015,31(19):151,153.
[2] 勇霞.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合并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護理體會[J].廣西醫學,2009,31(11):1735-1737.
[3] 潘麒羽.護理干預在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臨床應用研究 [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7):1239-1240.
[4] 沈曉燕.護理干預對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臨床應用價值 [J].大家健康 (學術版),2013,7(6):138-139.
[5] 謝長蕓.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護理干預對促進產婦產后康復的作用 [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9):2658-2660.
[6] 孫冬梅.綜合護理干預聯合冰水囊壓迫在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效果 [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3):707-709.
[7] 陳鷙志.欣母沛聯合護理干預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療效評價[J].中國藥業,2017,26(2):70-72.